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执教者:胡阿红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9个生字以及相应词语2、 理解比喻句、有感情的朗读句段3、 正确书写“珍、珠、勺、数”四个生字教学重难点:1、 重点是识字写字2、 难点是理解词句,带感情朗读教学准备:生字词卡、课件教学过程一、 课题导入1、 猜谜语:初三初四弯又弯,十五十六圆又圆2、出示一年级下册识字八,引出北斗是指什么?(北斗七星)师贴星星。3、这节课咱们也将在这一片星空下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板书:数、的孩子)4、指名、齐读课题数星星的孩子二、全文感知,字词过关1、字词过关(词语)(1)、这个数星星的孩子究竟是谁呢? 预习了课文之后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张衡(出示张衡,即课文最后一段)(2)、学习三组生字:张衡、汉朝、天文学家 出示卡片,学生认读,贴板书2、自由读课文,生字检查(1)、字音相近的字(2)、摘星星游戏,一学生领读3、重点句式理解,随文识字(1)、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sh】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A、指一名女生读 B、多音字:数 指名读,区分数星星 C、比喻句:星星像珍珠,夜空像碧玉盘 D、美美的读一读(2)、出示: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他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 A、指一名男生读 B、凸显“距离” 距的笔顺简单梳理,指名距离近的、远的来读,齐读(3)、出示: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A、指名或者男女生齐读 B、“清楚”:楚的发音知道 注意轻声三、重点细读1、小张衡是怎么样数星星的呢?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动手圈一圈张衡数星星动作的词语 (2)指导朗读2、 小张衡数了多少颗星星呢?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无标点)(1) 你发现了这句话哪里有问题?(没有标点)(2) 加上标点之后,小朋友们再注意停顿,认真的数一数星星吧!(齐读)3、 奶奶认为小张衡是数不清星星的(1)谁来读读奶奶说的话?(2)张衡只有在这个夜晚数星星吗?(“又”)(3)指导朗读4、张衡认为数得清 (1)学生自由读 (2)要想读好张衡说的话,必须注意这几个词语“是、不是、总是” (3)齐读5、分角色朗读奶奶和张衡的对话 (1)自由练习 (2)指名演练6、出示爷爷的话 小张衡的认真劲感动爷爷,这不,爷爷也给小张衡介绍了夜空中其中一组星星(1)男生读 (2)这一组星星就是?(北斗七星) (3)北斗七星的样子像一把小勺子,现在谁再来试一试这一句话?(指名) (4)古时候人就是根据这些形状造出了许多生字,今天咱们的“勺”也是这样演变过来。 演示课件:勺的演变过程 (5)知道书写“勺“,板书 (6)介绍北斗七星的好朋友“北极星“(课件演示,配乐朗读爷爷的话) (7)词语“一组一组“ 夜空中还有很多别的星座,这一组那一组 花园里的花朵是“一朵一朵” 树林里的小树是“一棵一棵”四、全文内容回顾 出示天空段落1、学生自由朗读填空2、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完成五、指导书写1、“珍珠”:左右结构,王字旁,左窄右宽2、学生书空,教师范写3、比一比,写一写六、总结,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纸板书设计:29、数星星的孩子张衡 汉朝 天文学家 珍 珠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采用变序法进行教学。先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了解张衡由于刻苦钻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那么,他小时侯是怎样数星星的呢?再学习前面的课文,抓住张衡认真耐心的词句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课件,演示星空图,让学生直观感知星空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感情朗读。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主导线索清晰明了整个课堂教学用两个问题进行贯穿: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小时候的他是怎样一个人?所有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主线索展开,一气呵成。2、寓教于乐,注重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采用表演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快乐识字,主动探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合作意识。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思维在训练中发展,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学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动词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坐、仰、指、数”等几个动词后,没有“纸上谈兵”讲意思,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本课不足之处: 1、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太少,应给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让学生体会张衡对星星的感兴趣。 2、一节课内容安排的过多,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环节的处理有些仓促,本身教学过程中的语速较快,不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感兴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