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量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ETF基金定价机制及其套利问题研究关键词:ETF基金 双重交易机制 套利成本 折溢价率摘要:自美国证券交易所于1993年1月29日推出了标准普尔指数存托凭证SPDRs以来,ETF产品在美国乃至全球迅速发展起来。截至2007年底,全球共有41个交易所推出ETF产品,资产规模已达7966亿美元左右。伴随着沪深交易所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指数基金随着股市的成长而不断发展,指数化投资的创新产品ETF开始出现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之中。2004年11月,我国第一只ETF-上证50ETF诞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有5只ETF问世。无论在规模还是种类上,我国指数基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指数化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基金产品,ETF产品的特征、运作原理和套利机制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本文重点研究ETF的运行定价机制和套利功能,探讨了这种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由于ETF基金所特有的双重交易机制,产生了它的套利交易功能,通过这种交易方式,使ETF基金能很好的模拟所代表的标的指数,降低了与标的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因而得到市场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本文首先从ETF的定义入手,介绍了ETF的组织运作模式和特点,分析了ETF套利交易机制,并对ETF的两种套利模式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研究影响ETF套利收益的各种因素,如跟踪误差、折溢价率、套利成本等,得出了ETF无风险套利的触发条件;最后,对上证50ETF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ETF基金确实存在套利机会,并对产生套利机会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正文内容 自美国证券交易所于1993年1月29日推出了标准普尔指数存托凭证SPDRs以来,ETF产品在美国乃至全球迅速发展起来。截至2007年底,全球共有41个交易所推出ETF产品,资产规模已达7966亿美元左右。伴随着沪深交易所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指数基金随着股市的成长而不断发展,指数化投资的创新产品ETF开始出现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之中。2004年11月,我国第一只ETF-上证50ETF诞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有5只ETF问世。无论在规模还是种类上,我国指数基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指数化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基金产品,ETF产品的特征、运作原理和套利机制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本文重点研究ETF的运行定价机制和套利功能,探讨了这种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由于ETF基金所特有的双重交易机制,产生了它的套利交易功能,通过这种交易方式,使ETF基金能很好的模拟所代表的标的指数,降低了与标的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因而得到市场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本文首先从ETF的定义入手,介绍了ETF的组织运作模式和特点,分析了ETF套利交易机制,并对ETF的两种套利模式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研究影响ETF套利收益的各种因素,如跟踪误差、折溢价率、套利成本等,得出了ETF无风险套利的触发条件;最后,对上证50ETF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ETF基金确实存在套利机会,并对产生套利机会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自美国证券交易所于1993年1月29日推出了标准普尔指数存托凭证SPDRs以来,ETF产品在美国乃至全球迅速发展起来。截至2007年底,全球共有41个交易所推出ETF产品,资产规模已达7966亿美元左右。伴随着沪深交易所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指数基金随着股市的成长而不断发展,指数化投资的创新产品ETF开始出现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之中。2004年11月,我国第一只ETF-上证50ETF诞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有5只ETF问世。无论在规模还是种类上,我国指数基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指数化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基金产品,ETF产品的特征、运作原理和套利机制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本文重点研究ETF的运行定价机制和套利功能,探讨了这种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由于ETF基金所特有的双重交易机制,产生了它的套利交易功能,通过这种交易方式,使ETF基金能很好的模拟所代表的标的指数,降低了与标的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因而得到市场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本文首先从ETF的定义入手,介绍了ETF的组织运作模式和特点,分析了ETF套利交易机制,并对ETF的两种套利模式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研究影响ETF套利收益的各种因素,如跟踪误差、折溢价率、套利成本等,得出了ETF无风险套利的触发条件;最后,对上证50ETF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ETF基金确实存在套利机会,并对产生套利机会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自美国证券交易所于1993年1月29日推出了标准普尔指数存托凭证SPDRs以来,ETF产品在美国乃至全球迅速发展起来。截至2007年底,全球共有41个交易所推出ETF产品,资产规模已达7966亿美元左右。伴随着沪深交易所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指数基金随着股市的成长而不断发展,指数化投资的创新产品ETF开始出现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之中。2004年11月,我国第一只ETF-上证50ETF诞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有5只ETF问世。无论在规模还是种类上,我国指数基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指数化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基金产品,ETF产品的特征、运作原理和套利机制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本文重点研究ETF的运行定价机制和套利功能,探讨了这种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由于ETF基金所特有的双重交易机制,产生了它的套利交易功能,通过这种交易方式,使ETF基金能很好的模拟所代表的标的指数,降低了与标的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因而得到市场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本文首先从ETF的定义入手,介绍了ETF的组织运作模式和特点,分析了ETF套利交易机制,并对ETF的两种套利模式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研究影响ETF套利收益的各种因素,如跟踪误差、折溢价率、套利成本等,得出了ETF无风险套利的触发条件;最后,对上证50ETF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ETF基金确实存在套利机会,并对产生套利机会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自美国证券交易所于1993年1月29日推出了标准普尔指数存托凭证SPDRs以来,ETF产品在美国乃至全球迅速发展起来。截至2007年底,全球共有41个交易所推出ETF产品,资产规模已达7966亿美元左右。伴随着沪深交易所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指数基金随着股市的成长而不断发展,指数化投资的创新产品ETF开始出现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之中。2004年11月,我国第一只ETF-上证50ETF诞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有5只ETF问世。无论在规模还是种类上,我国指数基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指数化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基金产品,ETF产品的特征、运作原理和套利机制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本文重点研究ETF的运行定价机制和套利功能,探讨了这种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由于ETF基金所特有的双重交易机制,产生了它的套利交易功能,通过这种交易方式,使ETF基金能很好的模拟所代表的标的指数,降低了与标的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因而得到市场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本文首先从ETF的定义入手,介绍了ETF的组织运作模式和特点,分析了ETF套利交易机制,并对ETF的两种套利模式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研究影响ETF套利收益的各种因素,如跟踪误差、折溢价率、套利成本等,得出了ETF无风险套利的触发条件;最后,对上证50ETF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ETF基金确实存在套利机会,并对产生套利机会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自美国证券交易所于1993年1月29日推出了标准普尔指数存托凭证SPDRs以来,ETF产品在美国乃至全球迅速发展起来。截至2007年底,全球共有41个交易所推出ETF产品,资产规模已达7966亿美元左右。伴随着沪深交易所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指数基金随着股市的成长而不断发展,指数化投资的创新产品ETF开始出现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之中。2004年11月,我国第一只ETF-上证50ETF诞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有5只ETF问世。无论在规模还是种类上,我国指数基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指数化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基金产品,ETF产品的特征、运作原理和套利机制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本文重点研究ETF的运行定价机制和套利功能,探讨了这种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由于ETF基金所特有的双重交易机制,产生了它的套利交易功能,通过这种交易方式,使ETF基金能很好的模拟所代表的标的指数,降低了与标的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因而得到市场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本文首先从ETF的定义入手,介绍了ETF的组织运作模式和特点,分析了ETF套利交易机制,并对ETF的两种套利模式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研究影响ETF套利收益的各种因素,如跟踪误差、折溢价率、套利成本等,得出了ETF无风险套利的触发条件;最后,对上证50ETF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ETF基金确实存在套利机会,并对产生套利机会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自美国证券交易所于1993年1月29日推出了标准普尔指数存托凭证SPDRs以来,ETF产品在美国乃至全球迅速发展起来。截至2007年底,全球共有41个交易所推出ETF产品,资产规模已达7966亿美元左右。伴随着沪深交易所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指数基金随着股市的成长而不断发展,指数化投资的创新产品ETF开始出现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之中。2004年11月,我国第一只ETF-上证50ETF诞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有5只ETF问世。无论在规模还是种类上,我国指数基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指数化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基金产品,ETF产品的特征、运作原理和套利机制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本文重点研究ETF的运行定价机制和套利功能,探讨了这种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由于ETF基金所特有的双重交易机制,产生了它的套利交易功能,通过这种交易方式,使ETF基金能很好的模拟所代表的标的指数,降低了与标的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因而得到市场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本文首先从ETF的定义入手,介绍了ETF的组织运作模式和特点,分析了ETF套利交易机制,并对ETF的两种套利模式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研究影响ETF套利收益的各种因素,如跟踪误差、折溢价率、套利成本等,得出了ETF无风险套利的触发条件;最后,对上证50ETF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ETF基金确实存在套利机会,并对产生套利机会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自美国证券交易所于1993年1月29日推出了标准普尔指数存托凭证SPDRs以来,ETF产品在美国乃至全球迅速发展起来。截至2007年底,全球共有41个交易所推出ETF产品,资产规模已达7966亿美元左右。伴随着沪深交易所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指数基金随着股市的成长而不断发展,指数化投资的创新产品ETF开始出现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之中。2004年11月,我国第一只ETF-上证50ETF诞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有5只ETF问世。无论在规模还是种类上,我国指数基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指数化投资基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基金产品,ETF产品的特征、运作原理和套利机制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本文重点研究ETF的运行定价机制和套利功能,探讨了这种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由于ETF基金所特有的双重交易机制,产生了它的套利交易功能,通过这种交易方式,使ETF基金能很好的模拟所代表的标的指数,降低了与标的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