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阳河沿线影响工程-港口闸工程) 姓 名: 班 级: 水工1003 学 号: 101401324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4年01月04日 目 录第1章 工程概况1 1.1工程基本情况1 1.1.1对外交通1 1.1.2水文气象1 1.1.3地质条件1 1.1.4水、电供应情况1 1.2工程特点(项目本身特点)1 1.3质量、工期目标1 第2章 项目组织机构1 2.1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1 2.2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1 2.3组织机构的设置1 2.4项目组织安排2第3章 施工方案编制及进度计划2 3.1列出工程项目2 3.2 土方工程量计算3 3.3 混凝土、砂砾石工程量计算5第4章 分部分项施工方案6 4.1 围堰的构筑与拆除6 4.2基坑降排水6 4.3土方工程7 4.4 混凝土工程7 4.5拟定各项工程进度8 4.5.1工程进度计划简要说明8 4.5.2各工程项目持续时间汇总表8 4.5.3 进度计划/平面布置(见附图)9第5章 施工总体布置9 5.1 布置原则9 5.2临时设施场地面积估算9 5.3 施工场内道路10 5.4施工供水10 5.5 施工用电10 5.6 拌和场10 5.7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1第6章进度控制、质量保证11 6.1施工进度控制11 6.2施工质量保证11 参考文献11附图1、4: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基坑开挖图 附图2:港口闸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附图3:港口闸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第1章 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情况本工程位于高邮市里下河地区,具体情况详见图纸。1.1.1对外交通 工程区对外交通便利。西有京沪高速、淮江公路、京杭运河;南有界临沙公路。承包人的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可通过水路或陆路经乡村道路直接转运至工程区。1.1.2 水文气象 工程地处淮河下游的里下河地区,该地区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1.3 地质条件 工程区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块上,详见图纸。1.1.4 水、电供应情况 本工程远离市区,水源需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经与供电部门联系,电源可从附近的高压线路上连接。1.2工程特点(项目本身特点) 港口闸工程,为三阳河沿线影响工程,本工程的修建将极大的便利当地的灌溉、泄洪以及用水需求。上游为连接三阳河的河段,下游为内河段,该地区地面高程2.4m,下游有大片的农田以及牲畜饲养区,本工程为一座水闸,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围堰的修筑以及施工导流是一大难点,需要多方论证,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影响,上下游与河段的连接护坡采用锥坡的形式,在填挖方的过程中,应先填后挖,保证土质的密实一致,防止发生滑坡。1.3质量、工期目标 质量合格,本工程工期为140天第2章 项目组织机构2.1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1)形成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2)形成一定的权力机构以便集中统一指挥。(3)形成责任制和信息沟通体系。2.2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根本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2)合理性原则:一方面覆盖全面,另一方面避免分工过细,机构庞大臃肿。(3)精干高效原则:选用高素质人员,力求一专多能综合人才。(4)人员素质原则:成立专门职能部门,配备合格人员,合理分工。2.3组织机构的设置项目部决策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组成。项目经理对本合同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负全面责,并直接向发包人和总公司负责;质量副经理和总工程师协助项目总经理分管生产、安全、技术、商务和其它业务管理工作。生产副经理主要负责项目部施工组织、生产管理、进度控制、定期主持召开生产会议和每天现场碰头会等;对工程质量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同时负责工程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安全保卫工作;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持制定工程总体施工技术方案、重大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总进度计划及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等;总会计师主要负责资金和财务管理等工作。2.4项目组织安排 图2-1 项目组织安排表第3章 施工方案编制及进度计划3.1列出工程项目表3-1 工程列项序号项目名称1准备工作2基坑排水经常性排水3基坑开挖闸室基坑开挖4上游基坑开挖5下游基坑开挖6钢筋混凝土工程上游段左岸翼墙底板7右岸翼墙底板8左岸翼墙墙身9右岸翼墙墙身10闸室段闸室底板11闸室边墩12排架工作桥、交通桥13下游段左岸翼墙底板14右岸翼墙底板15左岸翼墙墙身16右岸翼墙墙身17砌石工程上游护坡18护坦19下游护坡20护坦21土方回填22安装工程闸门、启闭机及配电设备安装 2324水下验收25资料整理26清理及扫尾工作27竣工验收 3.2 土方工程量计算基坑开挖量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图3-2: 基坑填挖量计算图其中,各断面的剖面图如下图3-3所示。 图3-3: 各断面剖面示意图 1、挖方量计算 1-1断面2-2断面:V1=S1*L1=(52.7+67.06)*16.92=1013.17m 2-2断面3-3断面:V2=S2*L2=(67.06+28)/2*5.7=270.92m 3-3断面4-4断面:V3=S3*L3=(28.48+28)/2*1.25=35 m 4-4断面5-5断面:V4=S4*L4=(67.06+28)/2*5.7=270.92m 5-5断面6-6断面:V5=S5*L5=(52.7+67.06)*16.92=1013.17m V总挖方=V1+V2+V3+V4+V5=2603.18m2、 填方量计算 1-1断面2-2断面:V1=S1*L1=52.7*5.1=268.77m 2-2断面3-3断面:V2=S2*L2=(43.12*2+35*2)/2*5.7=445.28m 3-3断面4-4断面:V3=S3*L3=35*2*1.25=87.5 m 4-4断面5-5断面:V4=S4*L4=(43.12*2+35*2)/2*5.7=445.28m 5-5断面6-6断面:V5=S5*L5=52.7*5.1=268.77m 锥坡:V6=S*H/3=3.14*8.75*3.8/3=304.5m V填总 = V1+V2+V3+V4+V5+V61820.1 m3 V人填 = 0.2 V填总 = 364.02m V机填 1456.08 m33.3 混凝土、砂砾石工程量计算参照平面图和剖面图,计算结果列于表3-4。表:3-4 本工程混凝土、砂砾石工程量计算表序号项目名称计算公式工程量(m3)合计(m3)1混凝土闸室段底板C251*0.8*5.2-5.2*(6.4+5.6)*0.4/235.6354.17边墩C25(4.5+1)*0.6+0.4*0.6/2*8*254.72排架C25(9-4.5)*0.3*2+0.3*0.4*5.2+0.6*0.3*4*0.314.88交通桥C250.2*5.5*4+0.25*1*2*5.27工作便桥C250.2*(8-5.5-0.9)*41.28上下游翼墙(左右岸)4.5*0.4+0.5*0.6/2+0.5*4.5+(0.5+0.8)*0.3/2*3.14*5.5*2+(1.7*0.25+0.3*1.2)*4*4164.36铺盖C20(0.4*5.52+0.4*0.4*2)*6*230.34格埂(护坡、护坦)0.4*0.6*(8.75*3+7.83*2)*4+0.4*0.6*6*445.992浆砌块石上下游护坡、护坦左右岸8.75*7.83*4+6*8.75*2*0.6-0.4*0.6*(8.75*3+7.83*2)*4+0.4*0.6*6*4181.44181.443碎石下游反滤层0.15*4.7*(5.2+6)/23.953.954粗砂下游反滤层0.15*4.7*(5.2+6)/23.953.95通过查定额得到各种材料的组成情况及用量如表2-4和2-5所示。表3-5 C20混凝土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用量表名称425#水泥(t)黄砂(t)碎石(t)(最大粒径40mm)配合比(1m3)0.3410.6501.292C20混凝土量(m3)30.34材料用量10.3519.7239.2表3-6 C25混凝土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用量表名称425#水泥(t)黄砂(t)碎石(t)(最大粒径40mm )配合比(1m3)0.3760.6211.290C25混凝土量(m3)323.83材料用量121.76201.1417.74因此,混凝土工程中所用材料总量为:水泥132.11t,黄砂220.82t,碎石(最大粒径40mm)456.94t。第4章 分部分项施工方案4.1 围堰的构筑与拆除本工程的围堰为土围堰,利用铲运机与推土机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先在围堰附近选取合适的土源,利用铲运机运土,推土机推土筑坝,并压实。拆坝时,水上部分可用铲运机拆除,水下部分可用小型抓斗拆除。4.2基坑降排水基坑降排水分为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由于本工程规模很小,排水方式一般采用明沟排水与轻型井点排水相结合。经常性排水包括基坑治水、雨水、施工废水等,其中基坑渗水和施工废水可以忽略,因此配备水泵的数量主要考虑排除雨雪水。基坑开挖时,先将防冲槽处开挖出并石 ,防冲槽内留一抽水坑。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挖排水沟,使雨水注射防冲槽,例基坑内尽量保持无水作业。安设水泵及时将临时集水坑内的集水排至基坑外围。4.3土方工程土方工程包括建筑物基坑和上下游段开挖,建筑物内部及周围土方回填。根据施工图纸初步估算,土方开挖约3600m3,土方填筑约200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