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 )产生于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受到创新实践的检验,并在创新实践中获得发展。同时又指导着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推动着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升华着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A、实践观念B、创新观念C、创新理论2. 今天,大多数创新是为了解决( ),例如个人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发明等,它们都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A、技术革新的问题B、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C、社会发展的问题3.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掌握知识别无他途,只有( )。通过学习,不断地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A、努力实践B、抽空学习C、勤奋学习4. ( )是成功地完成识记、保持、回忆或再现过程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仓库,是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A、记忆力B、想象力C、创造力5.创新技法是创新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和运用正确的( ),对于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A、传统的理论知识B、他人的先进经验C、创新知识和技能6.和田十二法是( )创造学者在对奥斯本的检核表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用其基本原理,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而提出的一种创新技法。A、中国B、美国C、日本7.( )是指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与所解决问题无关系的图片,进行强制联想,从而启发思维的方法。A、焦点联想法B、图片联想法C、自由联想法8. 材料移植法,就是将原有物质材料不加改变、添加某种物质或者进行处理后移用到其他的领域或物品上,创造出新的( )和新的功能的创新技法。A、利用价值B、使用价值C、使用方法9.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很重要的内容是( ),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A、扩展应用范围B、提升产品质量C、开发新产品10. 管理要不断地预测和把握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 ),从而使管理更富有弹性,这将是任何组织致力追求的新境界。A、更新和改造B、变革与创新C、强化和改善11. ( )强调的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A、创新思维B、创新能力C、创新实践12.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是带着问题去考虑工作,强烈的( )是思维的动力,这一意识能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创新。A、问题意识B、忧患意识C、创新意识13.一个人右脑半球发达与否,同其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高低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没有( )的参与,许多高级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和完成的。A、右脑B、左脑C、全脑14. 知识是人类生活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们吸取新知识、提出新思想的基础。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A、一定实践经验B、一定知识经验C、一定理论15. 人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受制于权威定式,必须保持创新思维的( ),对进入意识范围内的权威先来一番彻底的审查。A、唯一性和客观性B、实践性和能动性C、灵活性和新颖性16. 有科学研究表明,只有让右脑活跃起来,才有助于打破各种思维定式或创新思维的桎梏,激发创新思维潜能,提高想象力和( )。A、抽象思维能力B、形象思维能力C、全脑思维能力17.( )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围绕一个中心,将思维无限蔓延,最终即可产生多种创新成果,为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收益。A、发散思维B、主体思维C、逆向思维18. 通过( ),寻求新的思路,这是开展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要领之一。A、质疑B、认同C、思考19. ( )的精神状态是灵感的催化剂。一个人在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兴致勃勃、精神愉快的状态下,能增强大脑的感受能力,较容易接受外界信息的诱导或来自潜意识的信息。A、轻松愉快B、严肃紧张C、厌烦疲倦20. “荷花盛开法” 是一种由日本人发明的,用于激发头脑灵感的思维技术。它以( )开头,该思想是观念拓展的基础。A、多重思想B、核心思想C、拓展思想21.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以往的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和学习,通过( )的等途径实现。A、“学、练、钻、问”B、“练、干、学、研”C、“学、练、干、恒”22.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的( )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它不只是关注技术的创造性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同时也关注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A、研究、开发和引进B、创造、发明和模仿C、设计、开发和应用23. 在用人的过程中,管理者一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与组织自身的发展需要,牢牢把握任用人才的关键要素,这将有利于人才的合理任用,真正贯彻( )的用人宗旨。A、因人而异,因地制宜B、严格把关,强化管理C、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4. 创新思维是一个由各种思维要素、思维能力相互作用、协同进行的系统化思维过程,具有思维的( )。A、互动性B、特殊性C、整体性25. 人的创新思维不是一种固守习惯的思维,而是( )的,从多个方面、多个侧面、多个层次去思考问题,一条路走不通,就换另一条路走。A、任意变化B、一成不变C、随机应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创新能力是人的( )、( )、( )及智慧的统一与结合。A、知识B、技能C、智力2. 创新不仅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且还是人的一种争自由的精神状态。这种努力追求摆脱客体束缚,要求驾驭客体的( )和( ),就是人的一种争自由的创新精神。A、能动性B、主动性C、首创性3.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一种( )、( )、( )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它们是创新活动的前提。A、敢为人先B、不断进取C、求新求异4. 专业技术人员应努力掌握创造性学习方法,具体要从( )、( )、( )这几方面做起。A、从求知到求智B、从“占有”到“追求”C、从“学会”到“会学”5. 与创新意识相关联的是超越意识。超越是对传统的挑战,是对现实的突破。敢于( )、( )、( )是人类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A、超越前人B、超越现实C、超越自我6. 创新精神的实质是指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勇于开拓的思维意识。创新精神主要包括( )、进取精神、( )、( )以及献身精神和求是精神。A、首创精神B、探索精神C、顽强精神7. 移植是科学研究中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也是应用研究中运用最多的方法。移植类创新技法是指将某个领域中已有的( )、( )、( )、( )和功能等,移植应用到其他领域,导致新设想诞生的方法。A、原理B、技术C、方法D、结构8. 头脑风暴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其中包括( )、( )、( )。A、奥斯本智力激励法B、默写式智力激励法C、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9. 组合思维方法和组合设计技巧是发明创造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发明创造技能。组合型创新技法主要有( )、( )、( )、( )。A、同类组合法B、异类组合法C、主体附加法D、重组组合法10.正确的综合可以导致有效的创造。综合原理在技术发明中广为应用,它可以是( )的综合,也可以是( )的综合,还可以是( )的综合。A、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B、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C、多学科科学成果11.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因此,决策创新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 )、( )、( )和应变性是在科学决策应达到的要求。A、目的性B、可行性C、经济性D、合理性12.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所以,创新思维是( )的前提,是( )的前提。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活动。A、创新设计B、创新实践C、创造力发挥13. 要提高大脑的实际利用率,就必须着力培养人的( )、( )、( )、( )的进取精神,激励人自觉从事创新思维。A、乐于思考B、勤于思考C、善于思考D、敢于思考14. 领导者思维活动过程也更多地体现在对各类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分为( )、( )、( )、( )这几个步骤。A、提出假设B、分析问题C、发现问题D、验证假设15. 科学怀疑是从反面进行思考、探索、研究的理性思维活动,是具有( )、( )、( )等特征的思维形式。A、否定性B、试控性C、不确定性16. 思维定式具有无比强大的惯性。而一旦建立之后,它就能够“不假思索”地支配人们的( )、( )、( ),具有很强的稳固性甚至顽固性。A、思维过程B、心理态度C、实践行为17. 激发大脑的创新思维潜能需要把握( )、( )、( )。A、好奇心B、远大而明确的目标C、克服恐慌18. 发散思维训练,就是要以一个问题为中心,让人的思维向四面八方扩散,形成思维辐射状态,寻求( )、( )、( )的答案。A、“一题多解”B、“一事多写”C、“一物多用”19. 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 ),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 ),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A、“非此即彼”“非真即假”B、“亦此亦彼”“亦真亦假”C、“不此不彼”“不真不假”20. 世上没有永远的权威,再大的权威,随着( )、( ),其学说也会陈旧,其力量也会消逝。人们一定不要对权威产生迷信,被权威牵着鼻子走,否则人类社会便不会向前迈进。中国古语云:学贵有疑,( )。A、时间的推移B、条件的变化C、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书籍举世之宝梭罗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