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论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而观念的变革并 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新旧观念的反复交锋中才能完成。发展观念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首先要转变 发展观念。多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思想观念是一 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只重gdp增长而轻视环 境保护、只重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只重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建设、 只重财富创造而忽略财富共享等观念仍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影响着 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的部门和地区领导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 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 “以速度为中心”。这些情况的存在足以说明,要真正全面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并非易事。我们必须对以往的gdp至上与 发展失衡的观念加以矫正,积极促成各个地区走上健康、文明、以人 为本、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政绩观念的转变。能否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各 级领导干部能否对科学发展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并将其贯彻 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实现政绩观念的转变。因为,领导干部是一 个特殊群体,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他们 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 的发展观,反之亦然。但事实上,一些领导干部只注重本地区或本部 门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乃至个人的升迁。于是,不管中央如何三令五 申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他们却依然我行我素。这种情况 势必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 领导干部就要实现执政观念和政绩观的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 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树立正 确的政绩观。发展方式观念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具体体现。要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促使经济 增长中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推进 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树立以提高质量 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大力 发展信息产业、第三产业和创新产业。各级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确保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顺利完成。消费观念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资 源节约型社会,还必须实现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而且全体公民都要践行,甚至要从娃娃抓起。 领导干部首先应该具有忧患意识,认识到我国资源的有限性。譬如, 在资源总量、人均耕地状况、森林和淡水的拥有量方面,我国在世界 范围内的弱势状况非常明显。其次要有责任意识,要珍爱资源,为建 立节约型政府作贡献。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政府机构的能源消费约 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节能潜力为 15%20%,节能工作大有可 为。最后要具有世界眼光,譬如美国和我国的国土面积差不多,但美 国只有 3 亿人口,其土地使用年限不超过300 年,而我们的土地已经 被耕种使用了几千年。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我们没有资源优势可 言,所以对现有资源一定要倍加珍惜,并且要不断培植开发利用新资 源和再生资源的能力。确立新的共享价值观。目前我国还存在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差距 拉大等现象。如果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风 险将会因积累而放大。因此,从缩小差距、协调利益分配、促进社会 和谐的目标出发,我们必须树立共享发展成果的观念,并通过树立共 享价值观、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改进现行税收结构、公平配置公共资 源、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与制度安排来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 果。确立不断创新的观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由 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转 移,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和人才瓶颈制约的问题。落 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 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 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调 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采用高新技术和 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 力。附送:论第二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论第二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央督导组工作总结会议和第二批教育活动工作 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批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基本结束,第二批集中 教育活动正式启动。我们要以此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扎实工作, 力争第二批学习教育活动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为确保整个先进性教 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迈好关键的一步。各级党组织要从加强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要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搞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 义,增强抓好学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全面贯彻 落实中央提出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指导原则和 方法步骤,紧紧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牢固 树立“关键是取得实效”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指导思想, 切实做到“六个贯穿始终”。充分借鉴和运用第一批教育活动的成功 经验,紧密联系第二批教育活动的实际,更加注重抓好活动的关键环 节。要坚持求真务实、分类指导。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具体情 况,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不搞“一刀切”。工作方式方法要灵活多 样,努力贴近基层实际、贴近党员实际。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各具特 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党的观念, 增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利益。把解决群众关注、通过努力能够解 决的突出问题,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既要注意解决影响改 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又要解决好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问题。 解决问题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目标和要 求。要注重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 的要求,加大党组织的组建力度,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按照哪里 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组织生活的要求,抓紧整顿软弱涣散、不起作 用的基层党组织。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在活动场 所、经费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把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 困难结合起来,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 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意研究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一些 具体政策问题,把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与坚持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把自 我教育为主与接受群众监督评议结合起来。注意发现和宣传基层的先 进典型和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注意及时发现和 解决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有效防止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等现 象,确保学习教育活动既不走过场又不出偏差。要统筹安排,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找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 业务工作的结合点,通盘考虑,合理安排。既要保证学习教育活动的 时间,又不使基层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真正使教育活动 成为促进各项工作的动力和契机。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领导水平。要建立党员领 导干部联系点,特别要注意在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的单位、新的经济 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中建立联系点。要从参加 了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中适当选派一些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 同志到基层单位指导活动开展。要把分阶段指导同分领域、分行业指 导结合起来,给基层留下足够的创造空间。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派出 的督导组或巡回检查组要紧紧依靠派驻单位党委开展工作,认真履行 职责。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媒体的作用,搞好舆论宣传,上下 联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我们要以良好 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学习教育活动健康顺利开展,确 保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