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未来教育的影响张珠龙(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南京 210013)论著选摘内容提要:远程教学一向被视为有儿突破时空限制的教学通道。网络教学作为远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正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全面展开。本文从教材的丰富性、界面的可观性、内容的可及性以及教与学的互动性等四个方面对中国网大等9个网络教学站点进行观察、评测网络教学的品质,以期为网络教学系统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展望网络教学的影响,它将有力地促进学校运作、教与学模式的变革、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终身学习社会的形成。远程教学一向被视为有效突破时空限制的教学通道。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远程教学已可以借助国际互联网等媒体,传递更多元的信息并提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正如火如荼地致力于Internet在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及在职训练的应用与研究等,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国家都制定了各种政策以补助学校、研究机构以及厂商来共同推动应用与研究各种用于网络教学的学习包(prototype)和试验场(test bed),而在大学各科系里不仅提供校内学生的网络课程,也为校外人士修业提供服务。在亚洲,网络教学已成为亚洲许多一放大学的发展重点,马来西亚正在建设该国第一所虚拟大学;韩国放送通讯大学于1997年就开始进行网络教学的实验;鳊的英迪拉甘地大学采用的视频会议教学系统在1998年已经扩展到18个地区,建成145个学习中心;香港公开大学已发展了40多门网络课程。我国教育部从1998年起先后批准清华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30多所高校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招收网上学生6万名,各试点学校在积极探索网上办学模式的同时,也开发了一批网上教学课程和教学资源。由此可见,远程网络教学正在有序地展开。由于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网络教学,其特性与传统媒体有极大的差异,因此许多研究单位在远程教学方面投入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试着设计一套能够符合网络媒体特性,并能提升教学成果的教学系统。这种基于数字化、交互式、多媒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理论与实践都不够丰富,所以,及时探讨网络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对推进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即试图通过对国内有关网络教学站点的观测,探讨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对有关数据进行比较,以期为国内网络教学系统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一、网络教学测评要素不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因应现代信息技术所衍生的网络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都必须借助信息的传递来完成教学活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教材是实现成功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特性以及学习者的接受心理等要素。本文主要从教材的丰富程度、网页界面的可观性、教学内容的可及性以及教与学的互动性等4个方面对网络教学的品质进行考察与研究。1网络教材的丰富性教学内容的详实与丰富程度是教学网站设计的关键,空有好的外观、花俏的界面,却没有丰富、吸引人的内容,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尤其在目前网络相关应用仍以技术人员为主导的情况下,教学网站必然面临教学素材贫乏的窘境。网络教材的丰富性不仅强调课件的数量及其覆盖的学科类别,同时更强调课件本身内容的丰富程度,特别是该门课程对要点、重点、难点的提炼度及其涉及的课外相关知识,而不能是书面教材的翻版。2界面的可观性网络教学是通过多媒体呈现把信息传达给学习者的。设计良好的网页,除了注重丰富的内容外,还应该多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的特性,适当辅以声光影响像的呈现,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教学网页可观性的评价上,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考察:亮度与色彩:即网页使用的颜色对比与亮度对比。设计良好的教学网站,应以适当的色彩配合教材内容或使用对象,做到主体鲜明,内容突出。图形与动画:图形与动画比文字更能够引发直觉性反应,特别是一些抽象复杂的概念借助于图形与动画的处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解力。版面配置:在版面与文字的编辑技巧上,主要是要能够符合学习者的阅读习惯,提供阅读上的舒适性,版面设计最好不要横跨数页,让所有的文字都能够在不必移动水平滚动条的情况下阅读。版面内容要根据教学需要,以简洁、实用为基本原则。3教学内容的可及性教学内容的可及性主要从学习的许可权限、信息的链接速度与教学内容的层级安排等三个方面加以考察。许可权限: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可及性大多仅止于某一特定群体,而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下,教材被呈现在一个开放的网络资源中,因此,网络教学系统若能开放给每一位有意进入该系统的学习者,应该更能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让更多的人受益。链接速度:资料编辑必须考虑到信道传输速度与数据转换速度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学习者就难以快速获取资料,容易导致学习者学习意愿降低以及满意度减少。层级安排:网站的连结深度不宜过深,以免学习者迷失于浩瀚的资料中。最理想的连结方式是让学习者在网面中的任何一层、任何一点,都能够兴之所至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议题和返回到相关议题。4教与学的互动性网络教学系统中增进互动性的方式主要有:电子公告栏(Whiteboard),公布或询问课程关问题,并借助学员间的相互张贴文章,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聊天室(Chat Room),以教师或助教为主导的方式,与学生相约特定时间上网作意见交流;电子邮件(E-Mail),学生、师生间的信息沟通以及大部分作业的主要传送方式。二、网络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笔者于2000年4月14日(星期五)15:0017:00,4月16日(星期日)11:0013:00,5月4日(星期四)9:0011:00,5月10日(星期三)19:0021:00共四个时间段,经由搜狐(Http:/www.sohu.com)和中文雅虎(Http:/gbchinese.yahoo.com)两个网络门户查找有关远程教学网站或直接通过有关高校的网址登陆其网络教室,主要对中国网络大学计算机远程教育(Http:/course.webc.com.cn/),西安交通大学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http:/vod.xjtu.edu.cn/),上海交通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http:/www.dlc.sjtu.edu.cn/homenewtt.htm),南京大学(远程教育)(Http:/www.nju.edu.cn/),清华大学图书馆INTERNET教室(http:/www.lib.tsinghua.edu.cn/Chinese/INTERNET/),华中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Http:/www.hust.edu.cn/hust00/yuancheng/start.htm),中山医科大学网上教室(http:/www.gzsums.edu.cn/webclass),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http:/www.szrtvu.sz.jsinfo.net/),台湾中正大学网络教学系统(http:/ale.cc.ccu.edu.tw)等9个网络教学站点进行了访问,访问方式采用电话线拨号上网和经由局域网上网两种方式。对照网络教学测评要素,本研究中对各教学网站相关项目的描述与评价详见表一。根据以上观测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与业界同行研讨:合作研究与开发网络教学课件是网络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发适合网络使用的教材需要大类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任何一方单独地进行,其资源毕竟有限,因此欧美一些背景、水平差不多的教育机构组成联盟,各依专业分工开发多媒体教材,共享教学资源,相互承认学分,并颁授共同学位等。目前,我国大多是单独开发,即便是著名高校,其网络教学课件的数量、质量以及覆盖的学科种类都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此,各高校之间应加强广泛合作,共同开发精品网络,课件,同时大力推进校际之间的对口支援、网络课程的互通、学分的互认等,以提高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受惠率。加快网络基础建设。由于受频宽的限制,网络教学还不能大量应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图片、动画的使用往往受到网络传输速度的限制而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如上海交大的新界面使用了动画、图片与页面分割技术及嵌套程序等,界面虽然比较鲜活生动,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输速度;中山医科“网上模拟解剖”教程的初始页面也因使用了太多的图片,影响了传输速度。为此,国家必须加快网络基础建设,提升传输速度。网络教学课件制作质量有待提高。网络教学的网页制作应以实用为终极目标,色彩搭配以简洁为上(推荐参考清华图书的“HTML语言”教程);Java、Flash等有助于增强教学互动功能的技术应在课件开发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推荐参考西安交大“工科物理”教程);在版面配置与层级安排方面以简洁、易读为佳,页面分割技术在网页设计中倍受重视,帧技术已经比较广泛地应用于网页设计中,并在互动栏目设置中显示出诸多优势,如统一版式设计、划分功能区域与教学区域等(推荐参考中国网大“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教程)。树立开放教育观念,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网络教育是基于Internet的,它绝不是一个局域网、广域网的概念,而是面向全国甚至是全球化的概念,所以网络教育必须树立起“开放”的思想。就社会性成本效益而言,网络教育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资源共享,如果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有限,网络教育也就推动了在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中的优势,因此,网络教育资源应该对各种教育对象开放,为社会各类人员的求学需要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教学课件开发成本较高,又不能一味强调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向社会全体成员完全无偿地开放,对于“有偿使用”的课件,应为GUEST提供必要的引导性课件,提供课件教程的名称、简介或部分内容的讲授以及相关设置的说明等,以供学习者甄别和选择(推荐参考台湾中正大学网络教学系统有关配置及上海交大“Word 97教程”配置),而完全开放的教学网站,也应注明课件的版权,以保护开发者的权益(推荐参考中国网大相关配置)。三、网络教学对未来教育的影响网络教学开创了新的教育与学习的环境,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学校与现实社会间的藩篱,带动学校与学校间、学校与企业、社区间的互动与合作,达到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教育最高理想。1网络教学将引起学校运作及教与学的模式的深刻变革 美国西部州长协会(WGA)1995年1月拉斯维加斯会议曾对邪气大学提出了6项推展目标,如“提供各州人民利用传统教育体制以外的方式,经由高科技工具而习得知识与技能,并获得正式承认”、“教育认可之重点应在学生实际成就,而非仅由课堂上听课时数或其他传统方式来衡量”、“提出新的教学与评量方式,并取得传统大学校院之认可”等。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网络教学正在引起学校运作及教与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网络教学,除了教材、课程表、作业上网外,将整个学校运作环境建置在网上,使学生不必踏入校园半步,仍有身在校园的感觉。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学习中心已推广到40多个。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正借助网络优势,加快了现代化学习中心建设的步伐,为社会各级各类人员提供教学支持服务。这种淡化实体校园的虚拟大学,是方兴未艾的趋势!此外,Internet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及与远方人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使得传统的课堂单向教学模式面临许多变化。如何运用Internet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使教育更符合时代与人本精神,不仅涉及传统课程的更新,新学程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如何更新教学法,以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2网络教学将有力促进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是合作的教育,我国教育部2000年将投入7000万元,加快实施“西部教育科研网摭展工程”,为西部地区所有的高校、主要的中专和中小学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扶持的学校联网创造条件,建设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体系。同时着手启动“新世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