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5广东高考)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A.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解析】选B。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降水多少对河床的侵蚀程度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河床的形态;而通航里程不会影响河水对河床的侵蚀作用,进而对河床的形态影响不大。你是否能想象这样的场景:下图中干燥的荒原曾是水下世界,有巨鲸在捕猎游弋。而今天你可以顺着石头砌边的小道,去看一看那些容纳着亿万年前远古海洋生物化石的巨岩。读下图回答2、3题。2.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在荒原出现,反映出亿万年以来该地区()A.陆地相对上升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C.海平面相对上升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3.图示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生物作用【解析】2选A,3选B。第2题,从材料可知图中干燥的荒原在亿万年前为海洋,说明亿万年以来该地区陆地在上升。第3题,图示地区为干燥的荒原,降水稀少,生物也十分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2017郑州模拟)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 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下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4、5题。4.郭亮村绝壁岩层()A.具有层理构造B.含有丰富的化石C.由变质岩构成D.由岩浆冷凝而成5.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A.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解析】4选A,5选D。第4题,材料中显示岩石以砂岩为主,砂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有层理构造,有化石,但从图中只能看出水平层理结构,看不出化石;岩浆冷凝形成的是岩浆岩。第5题,砂岩是沉积岩,因此应先是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受侵蚀一定会露出地表,而后断裂抬升、外力侵蚀。(2017聊城模拟)读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图,回答6、7题。6.处的岩石类型和形成的直接因素组合正确的是()A.变质岩、变质作用B.沉积岩、冷凝作用C.岩浆岩、侵入作用D.沉积岩、固结成岩7.关于图中信息及其推断正确的是()A.处表示地壳的水平运动B.处表示断层构造C.处多地下水和油气资源的储存D.处气温常年低于0,季节性积雪广布【解析】6选D,7选A。第6题,处的岩石是古地中海沉积形成的沉积岩。第7题,处表示古地中海两侧的地壳相向运动,属于地壳的水平运动。处表示两个板块碰撞形成的峡谷。处地壳隆起,地下水不易储存。处气温常年低于0,永久性积雪广布,而不是季节性积雪。下图示意山东潍坊昌乐古火山口,它是郯庐断裂带上的新生代第三纪火山口,数万根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直插云天。读图,完成8、9题。8.图中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的原因是()A.流水沉积作用B.地壳运动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9.若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昌乐火山口岩石属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三者皆可【解析】8选C,9选B。第8题,图中岩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呈放射状排列。第9题,图中甲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应为沉积岩;乙岩石经过内力作用形成丙岩石,故乙为岩浆岩,丙岩石则为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加固训练】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石岩组成的岩石。读图回答(1)(3)题。(1)该地区的岩盐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变质岩D.沉积岩(2)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盐丘形成顺序为T2-T1-T3B.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C.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D.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3)该地区的部分盐山表面密布沟渠,甚至形成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C.风化作用D.人为破坏【解析】(1)选D,(2)选D,(3)选B。第(1)题,题干中明确指出,岩盐是化学沉积而成的,应属于沉积岩。第(2)题,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说明其形成受内力作用影响。其形成过程应是T2-T3-T1。第(3)题,盐山表面出现沟渠,形成地下洞穴,主要是受流水侵蚀的影响。其形成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一致。(2017湖南联考)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下左图)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下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回答10、11题。10.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11.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解析】10选C,11选A。第10题,根据题目材料及图示,可以知道,只露“腰身”是因为顶部和底部都有植物生长,掩盖了地貌的其他部分。而“腰身”,即中间部位,雨水冲刷不严重,因为地势陡峻,难以发育土壤或土壤浅薄,难以生长植物,形成只露“腰身”的现象。第11题,“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应该是风化和侵蚀作用的共同作用结果,仅有光照,无法拂去岩石表层碎屑,不足以形成“圆头圆脑”;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貌景观;冰雪融水侵蚀会形成切割地貌,使地表崎岖。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3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分析可知影响沙源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二是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别大,河流有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枯水季节时,河床裸露提供沙源;三是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M地刚好处于冬春季节的下风向,风沙在此沉积。第(2)题,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河谷的走向与风向一致,对风阻挡作用小;两条河流在H县城附近交汇且该地峡谷较窄,容易形成风口。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都会有自己相应的论据。首先,认真思考两种观点,看哪一种观点提供的论据更加充分、更具有说服力;其次,选择相应观点提出相应论据即可。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邻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1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2016年7月3日上午,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洼地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完成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的吊装,历时11个月的主体工程正式完工。大窝凼洼地,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以及溶洞较发育,是罗甸县大小井、地下暗河的核心地段,是研究岩溶地区地下暗河和岩溶漏斗发育的典型地区。材料二大窝凼地貌图及其所在地局部区域图。(1)简述大窝凼从海底石灰岩形成天坑的地质过程,并分析在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2)分析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该地的优势条件。(3)图示地区除石灰岩外,花岗岩、大理岩等也分布广泛。推测该地花岗岩、大理岩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解析】第(1)题,海底沉积的石灰岩经地壳抬升至地表,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被流水溶蚀塌陷,而形成天坑。喀斯特地貌对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主要从对水文、对土壤、对地形地势等角度分析。第(2)题,从地形分析工程量小,从地貌分析不易积水,对设备腐蚀较少,从人烟稀少等分析无线电环境好。第(3)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可以分析其形成过程。答案:(1)地壳隆升(或地壳抬升);流水溶蚀(或侵蚀),地面塌陷。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储存条件差,地势起伏较大。(2)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便于排水;人口稀少(地处偏僻),无线电磁波的干扰小(干扰信息小);位于高原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清洁或大气透明度高);周围高山环绕,能有效屏蔽周围的人为电磁波干扰。(3)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侵入形成众多的岩浆岩(花岗岩)。地质时期形成的石灰岩,受岩浆的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发生变质作用成为大理岩。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