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中国目前汽车行业竞争构造分析国内既有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 国内汽车产业既有厂商之间的竞争是5种竞争力量中体现最直接和最强大的。 (1)行业内既有厂商的数量和规模 国内汽车按照用途可以划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而国内汽车生产商众多,有的汽车生产商只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有的却涵盖多种细分市场。各生产商之间在价格、新技术、营销方略、品牌效应等方面展开了剧烈的竞争。同步,国内汽车生产商大体可以划分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三大类。由于进口品牌大多专注高品位市场,合资车企大多为老式大型国企,虽然底子厚,但诸多国有公司的通病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公司的发展,而自主车企大多为民营公司,较为灵活,因而行业内的竞争成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 (2)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过去十几年,由于都市化的迅速发展,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增长较快,既有厂商均有扩张发展的机会,各厂商不得不动用所有的财务资源和竞争资源去扩张自己的产能,因而很少会去袭击对手。 但近来几年,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有所回落。1月,国内汽车产销环比增长、同比下降。1月至1月,汽车产销增速与前10月相比继续趋缓。面对这种局面,继续扩张的公司或生产能力过剩的公司会减少价格或采用其她提高销售的方略,从而引起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加剧市场竞争。()固定成本或库存成本部分合资车企采用诸如准时制等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品牌效应所带来的良好的销售业绩大大减少了其库存成本,有效分摊了其固定成本。而自主车企诸如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由于盲目扩张产能而在目前市场需求有所回落的局势下,不得不面对生产能力运用率低、库存成本攀升等竞争压力。 (4)品牌忠诚度及顾客转换成本 国内汽车购买者对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且其与自主品牌相比,具有更高的保值率。因而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在进口品牌与合资品牌方面的顾客转换成本仍然较高。然而,在自主品牌方面,由于顾客转换成本较低,因此自主品牌厂商之间往往发起价格攻势以缓和竞争压力。(5)行业内厂商对其既有市场地位的满意度 国内自主车企逐渐由低端市场向中高品位市场延伸,采用诸如推出新产品、加大广告力度、价格战、大规模并购等行动向合资车企和进口车企发动攻打。但是由于双方阵营实力相差悬殊,行动效果有限。但从长远来看,这些行动也许会引起各个竞争厂商采用新一轮的竞争行动和新一轮更为剧烈的市场份额之战。这与国内政府出于保护本国汽车工业的考虑,规定提高自主车企的市场地位和市场占有率也有一定的关系。3、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对于整个汽车工业而言,整车只是整个行业的最后产品,其上游还涉及着生产汽车所需的多种零部件,例如刹车片、减震器、制动器、火花塞、雨刮器等等。国内供应方就国内目前的零部件供应环节来看事实上对汽车车生产商没有讨价还价空间的。其中的因素有:一是在国内存在太多的额零部件供应商,据可查的资料显示目前已有1000多家公司,这些公司大多数都是规模很小并且分散经营。二是虽然中国有诸多的汽车生产商,但是中国目前的汽车市场集中度已经很高,销量排名前五的汽车公司占到了市场份额的71%,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供应商的绝大多数收入都是来自几家大的汽车制造商,。第三是国内诸多的汽车制造商,为保证自助机上产的持续性和产品质量,大多数都建有自己的零部件工厂,这种垂直的公司模式也在一定限度上削弱了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国外许多汽车制造商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将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伙力度,争取获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四万辆达到4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 目前局势来看,国内汽车市场不仅成为大众、通用、本田、现代等在中国已经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现代汽车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筹划到乘用车在华产能达到00万辆,使中国成为其四大海外工厂中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海外工厂;同步,以汽车生产销售为中心,通过制造、服务、金融等汽车有关产业的扩大,来达到200亿美元的销售目的;此外,现代还筹划进军中国的商用车市场,有也许与江淮携手建立商用车生产基地,筹划在前形成年产五万台小型商用车发动机、一万辆客车和九万辆货车的生产能力。世界各汽车零配件行业巨头,也纷纷做出了增资中国的筹划,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将其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博世也要在中国追加投资。成本领先战略已经被各大汽车公司消无生息的运作开了,在中国建造生产基地,按国情来看无疑减少了成本、人力、运送费用,大大减少了成本,同步也面对着许多客观问题减少了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负面影响。供方重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减少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既有公司的赚钱能力与产品竞争力。进口汽车供方力量的强弱重要取决于她们所提供应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