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5页 / 共59页
第6页 / 共59页
第7页 / 共59页
第8页 / 共59页
第9页 / 共59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绪论潘涛著一、 领导艺术的产生为什么要开设领导艺术这样的一门课程呢? 或者说为什么要学习领导艺术? 任何一门课程或者一门学科的产生, 都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决定的。领导艺术是怎样产生的? 先讨论社会现象: 某人在领导岗位上深受职工爱戴, 去职后仍能发号施令, 成为组织的领导权威; 又某人在领导岗位上处处依赖行政权威指挥下属, 去职后人走茶凉。前者称为领导者, 后者称为管理者。奥妙在于领导艺术。提高领导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目标的实现要依靠组织全体成员的努力。参与组织的成员, 其个人目标、 需求、 偏好、 性格、 素质、 价值观及工作职责和掌握信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在相互合作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领导者运用领导艺术, 指导人们的行为, 沟通人们之间的信息, 增强相互的理解, 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二、 领导艺术的内容领导艺术讲授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概念及其性质、 设计领导班子的基本原则、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激励理论和沟通理论, 以及提高领导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达到提高学生素质修养的目的。第一章 领导的性质和作用第一节 领导的性质一、 领导的概念人类”领导”的实践延续了几千年, 但对于领导的内涵至今未有统一的概念。至少有下列几种解释: 1、 领导是指挥部下的过程。2、 领导是对制定和完成组织目标的各种活动施加影响的过程。3、 领导是在机械地服从组织的常规指令以外所增加的影响力。4、 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该过程是领导者个人品质、 追随者个人品质和某种特定环境的函数。均反映了部分内涵。据研究, 因上级领导人行使职权进行指挥而激发出来的职工的才能约为60%, 因主管人员引导和鼓励而激发出来的职工的才能约为40%。领导至少具有两种过程, 一是利用职权指挥部下的过程, 二是引导和鼓励部下的过程, 两者缺一不可。第一个定义只看到了指挥而忽略了引导和鼓励; 第二个定义着重说明对组织的活动施加影响, 但过于空泛; 第三个定义忽略了指挥, 片面强调职权之外的影响力; 第四个定义侧重于领导的决定因素及其动态性, 没有对领导的本质作出解释。我们认为, 所谓领导就是指指挥、 带领、 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包括三个要素: 1、 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没有部下的领导者谈不上领导。2、 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这些能力或力量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 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前者拥有较为容易, 后者有赖于前者的正确运用。3、 领导的目的是经过影响部下来达到组织的目标。二、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从本质上说,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 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对下属命令的行为。下属必须遵循管理者的指示。在实际中, 下属可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 也可能只尽一部分努力去完成工作。领导则不同, 领导可能建立在合法的、 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 也可能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因此, 一个人可能既是管理者又是领导者, 亦有二者分离的情况。非正式组织中最具影响力的核心人物就是典型的例子, 组织没有赋予她们职位和权力, 但她们却能够引导和激励、 甚至命令同伴。领导的本质就是下属的追随和服从, 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 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选择好的领导者从事组织的管理工作, 特别是非正式组织中有影响力的人参加组织的管理工作, 会大大有利于管理的成效。三、 领导干部的分类领导干部是指在组织机构中负有一定管理责任, 拥有相应的管理职权, 并经过管理活动有效影响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对领导干部分类, 以便于挑选配备、 使用和培训各类管理干部, 并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1、 根据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划分为高层、 中层和基层领导干部。2、 根据职能作用划分为一般管理干部和领导干部。3、 根据管理业务划分为全面管理干部和专业管理干部。第二节 领导的作用一、 指挥作用1、 指挥的概念领导者对部下发号施令, 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2、 指挥的必要性其必要性是由生产社会化所决定的。3、 指挥的艺术性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指挥具有艺术性。领导者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 运用命令、 规定和指示等方式指挥时, 具有强制性( 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指示和命令, 否则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 垂直性( 自上而下, 切忌横向传达指令) 、 具体性( 在特定的时间内对特定的对象起作用) 和无偿性( 不讲等价交换、 不考虑价值补偿) 。二、 协调作用1、 什么叫协调所谓协调作用是指领导者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和活动, 把大家团结起来, 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2、 为什么要协调组织目标是统一的、 明确的, 而参与组织的成员是复杂的社会人, 人们参与组织的目的是由其需要决定的, 而人的需要是不尽相同的。人的需要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等级, 需要相同的人由于各人的才能、 理解能力、 性格、 作风等不同, 在思想上发生各种分歧、 行动上出现偏离目标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也需要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 协调就是缓和、 消化矛盾, 使组织成员形成利益共同体。3、 协调的方式运用什么方式进行协调, 是属于协调艺术问题。可分为两种协调方式: 制度协调。主要是制定规章制度, 明确组织成员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属于”正规”的协调方式, 可避免矛盾的激化。暗示协调。经过心理暗示表示领导者的意愿, 要求或者希望组织成员怎么做。属于私人性质的”非正规”协调方式。据研究, 接受暗示是人类固有而特殊的心理现象。又分为权威暗示和感情威望暗示两种。前者是以暗示性操纵或压抑为手段, 被少数不懂得领导艺术的领导所利用。后者是以下属对领导的尊敬和钦佩为前提, 以信任为手段, 符合人类要满足感情和归属需要的原理, 被广泛地采用。但此种方式要求领导要有人格力量为基石, 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在日常生活中, 许多人格高尚、 平易近人、 有威望的领导, 总是在谈笑风生中, 似乎是不经意地经过一句话、 一个信号、 一个手势、 一种表情等形式, 把某种观点传递给下属, 对下属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或使下属按一定的方式行动。它能消除对抗情绪, 使人在没有对抗的情绪下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对于两种方式, 必须灵活地综合运用。三、 激励作用激励是以教育、 启发、 诱导为手段, 提升职工的欲望, 引导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组织目标。实质 启动人的愿望和动机从而使其采取行动。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 都要经过她的头脑, 一定要转变为她的愿望和动机, 才能使它们行动起来”。 需要( 内因) 动机 行为 目标 激励( 外因) 图1-1 激发动机图在参与某一特定组织的成员中, 尽管大多数人都具有积极工作的愿望和热情, 可是这种愿望和热情并不能自然地变成现实的行动, 这种热情也未必能自动地长久保持下去。这是因为, 在社会主义社会, 劳动仍是谋生的手段, 人们需求的满足还受到种种限制。如果一个人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遇到了困难、 挫折或不幸, 某种物质的精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就有可能改变其追求的需求等级, 就必然影响工作的热情。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 组织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不同的经历和遭遇, 对于追求的目标, 其热情必然也就不同。按世界观分类, 可分为4种类型: 肯定她人同时又肯定自己; 肯定她人而否定自己; 否定她人而肯定自己; 否定她人同时又否定自己。激励必须根据不同类型世界观施以不同的方式, 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第二章 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第一节 领导者素质及条件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的领导者呢? 或者说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一致的观点认为: 个人品质或特征是决定领导效果的关键因素。当判断或预测一个人能否是一个好领导时, 只要看她是否具有特定的品质或特征。但对于哪些品质或特征是一个好领导者所必备的以及这些品质和特征的来源却分歧很大。关于品质来源方面主要有天生论及学习论。天生论认为领导者的品质是天生的, 与后来的培育、 训练和实践无关, 因而也称为伟人说; 学习论认为领导者的品质和特征是在后天的实践环境中逐步培养、 锻炼出来的。关于品质特征的内容, 主要有斯托格第理论和吉沙利理论。斯托格第理论认为, 与领导才能有关的品质主要有身体特征( 如精力、 外貌、 身高等) , 智能特征, 个性特征( 如适应性、 进取性、 决断力等) , 社会特征( 如合作性、 人际关系等) , 相关特征( 如职业成就、 创造性等) 。表21 吉沙利的品质理论 品 质重要性 监督能力 100 职业成就 76智 力64自 立63自 信62决断力 61冒 险54人际关系47创 造 性34不慕财富20 对权力的追求10成 熟5我们认为应该德才兼备。一、 思想素质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属于”德”的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有理想、 有才能、 有干劲、 有勇气, 乐于奋斗, 有所作为, 才能具有责任感, 才能具有创业精神。2、 有良好的思想作风。不计较个人得失, 品行端正, 胸襟开阔。3、 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 合作精神(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发扬民主) , 二、 业务素质领导者的知识面属于”才”的重要基础。1) 政治理论知识。要懂得政治学、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做好组织成员的政治思想工作。2) 文化基础知识。包括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3) 专业知识。要懂得生产技术和有关自然科学、 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本行业的科研和技术发展方向。4) 管理学知识。应懂得管理的基本原理、 方法和各项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以及了解国内外管理科学的发展方向。5) 社会知识、 生活知识。懂得社会学、 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国情、 人情和商情。三、 业务技能领导者应具备的能力领域1) 感知能力观察、 注意、 记忆、 反应、 自学能力。2) 思维能力分析、 判断、 综合、 抽象、 概括、 推理、 想象等方面的能力。领导者应能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 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抓住主要矛盾, 运用逻辑思维, 进行有效的归纳、 判断,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 组织能力组织、 指挥、 控制和知人善任等方面的能力。领导者应懂得组织设计的原则, 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组织形式, 善于运用组织的力量, 协调人力、 物力和财力, 以期达到综合平衡, 获得最佳效果。控制能力要求在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中,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克服, 从而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确认目标无法实现时, 能果断地调整目标。知人善任能力要求要知其所长, 委以适当工作, 提高部属的业务能力。清代诗人顾嗣协: ”骏马能历险, 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 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 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 慎勿多苛求。”汉高祖刘邦: ”夫运筹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 。镇国家, 抚百姓, 给馈饷,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