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防护评估表日期:年 月 日评估内容评估结果纠正措施是否不适用4.企业外部安全4.1外来人员是否随便出入。4.2警卫室是否监督进出的车辆和人员。4.3无人员、车辆出入时,电动门是否关闭。4.4.1进入生产区的所有外来人员,是否到警卫室进行登记,经警卫人员发放临时出入证 后,是否由受访人带领进出,详细记录进出 时间。4.4.2严格落实来人来访业务客户登记制度, 是否认真核实身份、去向、事由,有业务单 位认可后派专人接送。4.4.3是否严禁持有照相机、摄相机的人员进 入厂区。4.5.1是否对各型出入生产区的车辆进行检 查。4.5.2是否检查提货单与实物相符,并做好出 入记录,若出现实物与提货单据不一致现 象,一律不准放行。4.6.1厂区周围没有闲置的大门,所有大门自 动装置是否能正常使用。4.6.2车间所有的窗户是否都是固定密封的, 不能从外开启;是否每大后保安人员检查外 围门窗密封情况,有异常的及时与生技科联 系并予以维修。4.6.3吊项的通道是否采取了封闭式的管理方 式。由工厂的生技科统一管理,是否上锁,严禁池人无故进入;只有工厂统一检修电 路、供热、制冷、通风等系统时才能进入吊 顶。4.7.1通风口设在较高位置,分布均匀,人员 是否容易接近;4.7.2风道系统为封闭系统,分出风和回风, 滤网是否定期清理消毒,风机房门 是否上 锁,由当班人员保管,非机房人员不得进 入;4.7.3供电系统为配电室,设有明显标示“机 房重地,闲人免进”,房门是否上锁。4.8.1公司产品是否全部使用温控车发运;4.8. 2发运车辆发运产品前是否对车辆进行 彻底消毒,尤其车体内部务必保持干净整 洁,且消毒彻底;4.8.3货物运输过程中全程是否按照货物运 输要求制冷或保持温度。5.内部安全5.1进入库房的人员是否在库管员的监视下完 成检查或领取物料等。5.2实验室每天是否对使用水进行抽检,检查 报告有异常的,立即对使用此批水的产品进 行隔离,并上报食品安全防护小组进行紧急 处理。5.3车间每个安全出口 是否都有安全指示灯, 每个工序 是否都设有停电应急灯;每个工序 的日光灯 是否均装有防爆灯罩。5.4车间地面是否防滑、耐腐蚀、不透水、消 毒清洗方便,易于保持清洁;车间墙面 是否 耐腐蚀、易清洗、不渗水、无毒的夹心洁净 板;大花板是否坚固、不渗水、易清洗、不 透水、耐腐蚀的材料吊顶;车间通道上的窗 户是否从外面无法开启;车间门窗 是否平 滑、易清洗、不透水、耐腐蚀的坚固材料制 作。5.5每个工序同一班次的员工同时上下班、同 时就餐、同时作业, 是否存在个人单独作业 的区域。5.6根据产品的生产流程,车间分为前处理、精加工、杀菌工序,每个工序都有单独的操 作区域,是否有明显的标识;员工 是否无故 离岗、窜岗。5.7若后客户或设备厂家等需要进车间的,是否有相关的联系部门的带领。若有上级检查、参观者、审核员等需要进入车间的,是否有联系部门下发通知,并有工厂领导陪同 进入车间相关区域。5.8车间使用的消毒剂、清洗剂等 是否有单 独的存放间,远离车间生产现场,每班的专 人发放、专人领取。5.9更衣柜内是否有药品、打火机、食物等/、 允许存放的物品。5.10车间现场存放的工器具 是否在专用的工 具架存放,由班长统一清点数量。6.加工安全6.1 一般清洁区与清洁区人员是否存在流动。6.2.1车间每条生产线是否有当班科长、系 长、品管员进行不定时的检查。6.2.2车间关键工序操作员 是否都经过食品安 全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工艺变更时车间 是 否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培训。6.2.3小同种类的辅料称里时,先称里兀一种 后,是否立即对所用工器具进行彻底清洗, 用纸擦干后再称另外一种辅料。6.2.4开封后剩余的辅料是否扎紧口放置在架 子上对应标识位置,已配制的辅料标识清楚 品名、数量。6.3车间/、同区域的工器具 是否分开刷洗。6.4外包装是否满足相关运输和储存安全及质 里要求。6.5内外包装物是否分别存放,包装物是否离 地离墙,并有防潮防霉措施,各种规格包装 物分类存放,且标识规范。6.6产品在入箱前 是否经过逐袋的检查,发现 有异物和漏气产品立即挑出。发货时,发现包装破损、包装受潮等异常情况的是否立即剔除。6.7工厂是否制定有紧急停水、停电、停汽 应急预案。7.储臧安全7.1仓库由库管员专人管理,是否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7.2内外包装物 是否按小同规格、品种码放, 并挂牌标识。7.3.1要求外包装物码放在干净卫生的垫板上,防止潮湿,码放要整齐,是否与墙壁保持不少于20cm的距离。7.3.2未打开的内包装材料码放在干净卫生的 塑料垫板上,摆放整齐,打开使用的内包装材 料是否遮盖好,按品种规格放置于干净的塑 料垫板上。7.3.3仓库内是否存放与包装材料无关的物 品,库管员对仓库卫生进行打扫。7.3.4是否对库内卫生、标准摆放物料、先进 先出等进行检查,对库内温度进行记录。7.4.1备品米购寻求消毒剂,是否通过对供应 商资质进行评价,确定合格供应商。7.4.2消毒剂、洗洁精由备品米购根据米购计 划进行统一采购, 是否有私自采购的情况。7.4.3米购消毒剂、洗洁精时,是否向供方索 取功效的资质证件,同时索取对应批次检验报告。7.4.4消毒剂、洗洁精是否来源于合格供应 商,并对其进行感官检验,看产品包装是否 密封无破损,生产日期是否清晰、正确,感 官性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7.4.5.1根据实际消耗报需求计划,是否严格 按照计划派专人领取药品,并做好领取记 录。7.4.5.2购进的消毒剂、洗洁精是否明确填写 化学品台帐,明确品名、数量、领取时间、 领取人员等内容。7.4.6.1 各车间按照每日需求,是否由经过培 训合格的卫生消毒员统一领取、配制,配制 时根据标准要求使用专用密闭容器进行配制,配制方法和浓度 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并 做好记录。7.4.6.2消毒米用浸泡和喷雾形式进行,浸泡 和喷雾时是否使用专用容器,不允许使用其 它容器替代。7.4.6.3 消毒剂、洗洁精使用完后,容器 是否 统一处理,防止误作它用。8.运输和接收安全8.1所有运输食品的车辆必须是可上锁的封闭 式,车辆小,作时车门 是否处十封闭状态, 由保卫处人员巡逻检查;8.2所有车辆在装卸原料、辅料、成品的过程 中是否有专人在现场监督;8.3成品库在收发货时 是否核对相关数据,确 保与实际数量、种类、品种规格、标签标识 f;8.4监装人员在装卸货物时发现有可疑情况是否及时上报,并隔离好。8.5出入厂区的非计划运输车辆是否重点监 督,问明情况,再做处理;8.6退运和拒收的货物是否和正常品严格隔 离,并做好标识,防止交叉污染。8.7对于长时间停放在厂区周围的车辆等运输 工具,保卫人员, 是否询问原因,查明其身 份证,驾驶证等相关证件。9.水的安全9.1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所用水为市自来水经过处理的生产用水和清洁用水,水质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9.2生产用水首先经过消毒处理,由生技科对 供水设施进行管理,化验员是否每天对水质 进行检验。9.3供水设施由生技科定期检查,是否每年2次对水质全项目进行检测,检测报告存档备 查。9.4画出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 不同水管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每只水管 出水口都有编号,贴永久性标识牌。通往加 工车间的主输水管是否安装防虹吸的单向 阀。9.5车间和厂区污水排放畅通,不得倒流,在生产用水管道和非生产用水管道之间是否有交叉联系。10.人员安全10.1工厂所有员工都建立有个人档案,对员 工的住址、家庭状况、年龄等情况 是否进行 详细的登记。10.2所有新员工上岗前 是否经过公司食品安 全知识培训合格。10.3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工厂 是否组织不 向的培训内容:如设备操作工注重培训设备 操作;辅料库管员注重工艺参数、食品添加 剂的培训;卫生员注重消毒剂、清洁剂等的 配制、使用、管理等技巧培训。10.4车间的原料划分间、原料库、成品库等 是否非工作需要闲人不得入内。10.5对于新进员工和暂时补岗的人员,是否执行“一对一,以老带新”制度。10.6所有访客进入车间前, 是否填写外来 人员进入车间登记表,访客随身携带的个人 物品暂存在物品箱内。11.信息安全11.1工厂建立了严密的信息保密制度,对于 下发的文件、工艺等严格按文件程序保存; 所有参观是否有相关通知信息,否则不接受 任何参观,所有参观人员是否带数码相机、 手机等现场信息通信工具。11.2所有工艺配方 是否不经上级部门通知或 工厂决定向外人泄露。11.3工厂接受的参观或访客活动范围是否在通知的工作区域内。11.4品保科是否主动及时跟踪国外食品安全 动态、检验检疫项目及其限量等12.供应链安全12.1.1是否要求原辅料供应商必须制定产品 生产、贮存、运输的防护措施。12.1.2公司是否制定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 并定期对供应商查厂,确认体系运作情况, 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监控及对产品的防护情 况。12.1.3公司是否制定各种原辅料的验收标 准,其中包括对原辅料的防护:对于到货的 原辅料进行检验,包括对包装状态(是否完 好、是否破损等)的确认、运输车辆防护的 确认(安全管理、卫生状况)、产品被污染的 确认、夹杂异物的确认等。12.2包装材料供应的管理是否要求所有包装材料供应商提供权威部门 检验报告,产品出厂检验报告。12.3.1公司要求供应商建立广品召回体系, 在召回制度中是否明确详细的产品识别的标 识情况。12.3.2是否对供应商查厂时针对召回制度, 及实际召回情况做以评估和确认。12.4是否所有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要求到货 或定期提供由国家权威部门出具的检验报 告,每次提供公司自检报告,以证明产品的 成分、规格、理化指标等。12.5.1公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