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倡导低碳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感幸福感幸福感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把握。首先是满意感:个人的 基本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最基本的是身心健康,衣食无忧。其次是 快乐感:许多事情都能带给人快乐。幸福感的较高表现是价值感,它 是在满意感与快乐感同时具备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发展的因素,比 如日标价值、成长进步等,从而使个人潜能得到发挥。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 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 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按照心理学的界 定,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我评价的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 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它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至少包括认知和感情两个基本 组成成分。主要的测量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老人学三 个方面。那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方面呢?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 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 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由于 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 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 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 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 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 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 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 心理体系诸多因素和层面之间的密切联系中,以下几点是十分独特而 重要的:第一,心理参照系。就社会层面而言,其成员的幸福感将受到他 们心理参照系的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 社会之间的比照,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 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 而一个处在开放之初的社会,面对外来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了 外在参照,因此,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 们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创伤。第二,成就动机程度。人们的成就需要决定他们的成就动机程度, 成就动机程度又决定其预期抱负目标。其中人们对于自身成就的意识 水平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于他们 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们意 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则不会有幸福 感可言。第三,本体安全感。它指的是,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 于所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这种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 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 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 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经济状况或收入水平之间并未呈现出简单 的正相关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却 不低,而有些百万富翁却整日忧心忡忡。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中 先升后降,表现出与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其中主要原因在 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物质发展成效明显地呈现出来,那 时社会分化程度还不大,社会成员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纵向比较,与过 去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最近10年,社会结构转型 加速,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社会分化程度加 大,尤其是贫富差距凸显;在社会心理方面,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 人们需求层次日益提升,且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因此,需求能被满足 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由于资源相对短缺和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 奏加快,人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人们 的幸福感。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一些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人们对社会问题 的关心更倾向于与民生有关的领域,民生问题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最 关切的社会问题。这种关注重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态 势的判断。而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体制改革与 社会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这 一切极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本体安全感,即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保 障需求的增强,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指数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成 为一些政府部门的实践课题。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 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然而,如果幸福指数将 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甚至将在一个地方或国家的发展规划中扮演 一种重要而合理的角色的话,那么,对于幸福指数寻求一种充分的理 解,并且避免各种误读,无疑成为一项最基本的前提。首先,对于幸福的理解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 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这说明了社会心理体系的高度复杂性,而这种复 杂的主观世界要用数量化的工具来加以测量和说明,无疑是对现代社 会科学的局限性提出一个重大挑战。因此,关于幸福指数一种可能的 误读就是,将幸福指数简单化的倾向。典型表现之一是,希望通过一 份调查问卷就能达成对主观幸福感全面而准确的把握。而幸福感在测 量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进行测量的时间之点上人们所表达 的生活感受,是否能够代表他们在一个时期里的总体生活感受。其次,幸福指数是社会发展状况及其问题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如果说社会心理体系包含理性层面的认知评价和感性层面的情绪感 受,那么,在幸福感中情绪感受这一感性层面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幸 福感有时是一种很个体化的主观领域。因此,在实践领域中,幸福指 数可以成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但并非唯一方面。在 这里,关于幸福指数一种可能的误读就在于,认为幸福指数能够作为 体现个人生活质量和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一个绝对性指标,从而忽视 了对于社会发展内涵和人的精神领域的丰富性的考虑。第三,作为制定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一种重要参考因素的幸福指 数,与GDP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的。GDP是硬指标,幸福指数是 软指标,两者在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中各具独特的地位与作用。能够 关怀幸福,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 加丰富了。但决非要在GDP与幸福指数之间做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 因此,关于幸福指数又一种可能的误读就在于,产生“幸福指数崇拜”, 即将幸福指数的意义无条件地夸大化、片面化、偏激化。对于幸福感的测量,西方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等已经探索 了几十年,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既便如此,尚未有任何一 种幸福感测量工具能够得到普遍认同,许多量表仍处在不断改进之 中。中国与西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反映形式之一的社会心理都存 在差异,从而对于幸福的理解不会完全相同,感受幸福的方式也会有 所差异。因此,我们若要研制出一套既体现国际水平又符合中国国情 的幸福感测量工具,尤其是获得可以作为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参考的 幸福指数,尚有待进行高水准、创新性的多学科合作研究。低碳生活与低碳经济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 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 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 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 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 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 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 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 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 烦。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 的战略选择。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 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 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 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 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 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应依托于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不 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力,而且意味 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 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在市场经济的体质和观念下,“低碳经济”高能效、低能耗技术 状态下的生产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润。因此大量的生产不可避免,所生 产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而且买的越多越好。然而大量的 生产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大量排碳。单位能耗虽然降低了,但能 耗总量因大量生产而大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或许还会 增加。举例来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小汽车行驶100km的能耗下 降了约50%,但由于小汽车的总量增加了几十倍,显然污染和二氧化 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许多倍。因此说,“低碳经济”仅有先进的技术的职称是不够的,必须依 托于“低碳生活”才能真正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就是“低碳生 活”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低碳生活与幸福指数早晚间,成群的鸟儿飞过天空;夕阳下,蜻蜓俯冲捕虫;大雨后, 蛙鸣不绝于耳。这些美好景象,随着城市化进程,天空变暖,而渐渐 成为儿时的记忆。逝去的事物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如今,整个世界都在大力提倡 低碳生活,为降低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效应,延缓地球变暖 大声疾呼。总之,就是呼吁人类减少对地球的索取。眼看着原本茂密的森林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替代,全球气温逐渐 变暖,各种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厌倦了城市污浊的空气,人们纷纷 在空余闲暇的时间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我们开始意识到低碳生活的重 要性与必然性。想想我们平时的所作所为,生活电器化,出行汽车化, 这种高碳排放量都是导致我们美好生活丧失的原因,如果我们出门减 少乘车,将家里的灯泡都换成节能灯泡,出门顺手关闭电视的电源, 手机充完电及时拔掉充电器,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走在路上 也就能听到越来越多的虫鸣鸟叫,空气也不会再那么污浊了。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都是不需要钱的,比 如大自然的风光,又比如阳光,比如雨水”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推崇一种节俭的生活风气,多吃素菜,穿棉布衣服,保护小动物,不 奢侈浪费,减少购物欲望而这一切只为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向低碳目标出发,如果真正做到了,我们一定会从中体会到低碳生活 所带来的快乐与收获。久而久之,低碳生活准则将会悄然融入了我们 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家庭开支也随之减少。有人说低碳生活是一种 时尚,但我始终觉得,低碳生活更不失为一种现代舒适的生活方式, 不过,能做到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有 持之以恒的耐心。但只要我们用心,低碳生活将会无处不在。“低碳” 是一种自然而然地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约束自 己,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要我们放弃享用现代文 明发展的成果,只是要求我们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多节约、不浪 费。我发现,低碳生活与我们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谁不乐意发挥自 己的聪明才智,花最少的钱过上最具个性化的幸福生活?把低碳生活 融入日常细节,不光有利于节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