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3 废墟的召唤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字或词语注音。瀛( ) 迤逦( ) 嗫嚅( ) 蘸( )解析:注音要准确,声母、韵母、声调要读准。答案:yn y l ni r zhn2.宗璞是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_、_、_和_等。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了解。答案:弦上的梦 三生石 宗璞小说散文选 丁香结3.读完全文后,你认为“废墟”召唤的是什么?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参考答案:一种渴望改革的精神。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解释词语。(1)奇耻大辱:(2)瞬息万变: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识记。参考答案:(1)极大的耻辱。(2)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2.作者看到眼前的废墟,为什么会觉得“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30字以内。)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中重要信息的概括,语言要简练。参考答案:因为废墟的残破不堪给人以凄凉之感,它与时代进程相距甚远,多年来丝毫没有变化。3.下面是文中的两句话,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参考答案:写出了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出废墟的荒芜和清冷。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4.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中心的把握和概括,抓住“弃旧更新”回答。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意在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一样凝固的事物的关注,召唤起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5.废墟的召唤一文中的点睛之笔是( )A.我忽然醒悟了。B.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了。C.废墟,不愿永久停泊。D.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答案:C6.废墟的召唤一文题目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B.借代 C.拟人 D.象征解析:此题是对修辞格的考查。答案:C志鸿教育乐园不能容忍 一个人在领工资时发现少了一块钱。他勃然大怒地去责问会计。会计说:“上个月我多给您一块钱,您怎么不生气?”他大声答道:“偶然一次错失我完全可以谅解,但我绝不能容忍这第二次的错失!”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1.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窸窣(x s) 迤逦(y l) 重蹈覆辙(zh)B.轮廓(ku) 绮丽(q) 恪尽职守(g)C.雕镂(lu) 废墟(x) 怒不可遏()D.停泊(b) 媚上欺下(mi) 恼羞成怒(n)解析:B“恪”应读“k”。答案:B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凭吊 醒悟 奴颜婢膝 B.慷慨激昂 瞬息万变 窸窣C.若无其事 理直气壮 甲胄 D.绮丽 雕镂 白壁微瑕解析:D“壁”应作“璧”。答案:D3.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B.“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C.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D.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解析:D项不是问句,不能用问号。答案:D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6题。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事隔三十余年,我又在和年轻人辩论了。我不怪他们,怎能怪他们呢!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地说出我嗫嚅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吗?” 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4.解释下列词语。(1)嗫嚅:(2)理直气壮:5.选文第二段中“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中的“尽责任”指什么?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觉得自己应尽的责任是什么?6.选文最后一段,主要的表达方式是_。4.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掌握,应结合选文来理解。参考答案:(1)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2)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5.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尽责任”指如何为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学好文化知识。6.解析:此题考查表达方式。选文最后一段是描绘景色。参考答案:描写。阅读下文,完成713题。草 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到一片黄叶。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_,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妖艳。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_。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_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树木是绿的,但只需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也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需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7.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分别填入第一段的横线中。8.文章第一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9.从行文思路看,第一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10.文章第二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_。11.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其中“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12.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五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13.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这里“六月的气息”是指什么?7.解析:须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填。参考答案:依次是“盎然”“酣然”“依然”。8.解析:须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参考答案:夏意正浓(或生意盎然)。9.解析:此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技巧。参考答案:铺垫10.解析:此题考查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参考答案:“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1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D项象征了人,其他三项都是指植物。答案:D12.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须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作答。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有所剥夺”的是:青春的心性和容颜。“有所增添”的是:成年期的思想和情感(或“成年期成熟的思虑的大厦的落成”)。13.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须抓住重点词句。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青春年华(或“妙龄十八的馨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