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瓢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全卷共三大题,26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解剖(pu) 长髭(z) 锃亮(zhng) 风雨如磐(pn)B匿名(n) 鬈发(jun) 掠起(l) 目光灼灼(shu)C号叫(ho) 脂粉奁(lin) 蜿蜒(wn) 罄竹难书(qng)D尴尬(jn) 酒肆(s) 宽恕(sh) 黯然失色(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遨游 钥匙 枝桠 心扉 浑然一体B赌博 蒙昧 貂皮 波澜 海誓山盟C犀利 迁徙 繁衍 驰骋 盛气凌人D畸形 质问 宽恕 欣慰 翻来复去3、下列句子语言连贯顺畅的一项是( )(2分)A这家工厂就像一座很大的煤球铺子,天是黑的,地是黑的,还有黑的墙壁。B在通往牛奶公司的一条僻静的路上,一辆汽车被大雪覆盖着,旁边立着一个雪人,车前部的顶盖和后备箱打开着,他手里紧握着修理工具。C我回来一看,他笼着手,缩着脖子,眼睛眯着,不住的打盹。D车马都新油饰过,马虽然依然清瘦,但车辆体面了许多,好做一夏的买卖呀4、朋友把你心爱的书借去了很久也没还。遇到这样的事,你认为最委婉的说法是:( )(2分)A你听过“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句话吗? B请你把借我的书还给我。C你太不讲信用了,借书不还!D我那本书很好看吧,不然怎么会让你爱不释手呢?5、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马/之千里者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家贫不/能常得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是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名句,你觉得与下面的哪句话含义相同。( )(2分)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C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8、某班图书角藏有:呐喊子夜安徒生童话骆驼祥子女神伊索寓言柳河东集欧阳文忠公文集等文学作品。“拓展式”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研究鲁迅、郭沫若、欧阳修、安徒生四位作家的作品,借书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B C D 9、仿照例句,将下边句子补充完整:(4分)例句: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 。10、填空。(8分)(1) ?留取丹心照汗青。(2)五柳先生传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是“ ,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现自己豁达开阔的心胸以及对世人美好祝愿的两句词是_,_。(4)劝君更尽一杯酒, 。 (5)故虽有名马, _, _,不以千里称也。二、阅读理解。(42分)(一)(14分)有一种爱,很小佚 名不管他们选择的目标是什么,迫击炮弹还是落到了一个越南小村庄的孤儿院里。几个教士和一两个孤儿被炸死,还有几个孤儿被炸伤,其中有个大约8岁的小女孩。村里的人到邻近的一个和美军有无线电通讯联系的小镇上去求救。最后,美国海军的一名军医和一名护士带着急救箱,乘吉普车急匆匆地赶到村里。他们发现那小女孩伤得非常严重,如不抓紧手术,她就会因长时间休克和失血过多而死亡。要及时地给她输血,这就得要和她有同种血型的献血者。护士很快地给在场的人进行血型化验,结果,没有一个美国人和小女孩的血型相同,但有几个没受伤的越南孤儿却和她血型相同。美军军医和护士一会儿用越南语,一台儿用法语,一会儿打手势,试图向这些吓坏了的孤儿们解释,如果不马上给这个小女孩献血,她就必死无疑,然后他们问孤儿们,有谁愿意给小女孩献血。孤儿们听后,一个个瞪着大眼睛,一句话也不说。过了一会儿,一只小手颤巍巍地慢慢举了起来,很快又放了下来,接着又举了起来。“啊,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护士用法语说道。“恒。”小男孩答道。护士很快把恒安置在担架上,用酒精在他的胳膊上擦了擦,把针头插进他的血管里。恒一声不吭,僵直地躺着。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发出了一阵颤抖的抽泣。但很快就用另只手将脸蒙住,“疼吗,恒?”军医问道。恒摇摇头,并又用手蒙住脸,试图不哭出声来。军医又一次问他是不是针头刺疼了他,他又摇摇头。正在这时,一个越南护士正好赶到。她看到这种情景后,直接用越南语问恒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听了恒的回答后,温柔地对他说了些什么。过了片刻,恒停止了哭泣,抬起眼睛询问似地看着越南护士,越南护士向他轻轻点了点头,恒脸上紧张的表情顿时释然。越南护士看了看美军军医和护士,然后轻轻地说道:“他以为他快要死了。他以为你们要把他的血全部输给那个小女孩呢。”“但他为什么又愿意献血呢?”美军护士问道。 ;越南护士用越南语把美军护士的话又给恒说了一遍。恒回答说:“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 11、“过了一会儿,一只小手颤巍巍地慢慢举了起来,很快又放了下来,接着又举了起来。”反映了恒当时怎样的心理。(2分)12、将前文中与“他以为他快要死了”相照应的句子找出并用横线画在原文上。(2分)13、“越南护士向他轻轻地点了点头”意思是 (2分)14、题目“有一种爱,很小”,你对此的理解是 (3分)15、你能从艺术构思的角度,就小说的结尾作简要点评吗?(3分)16、文章在表现战争时期人性美的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我们学过或读过的某些文章(含诗歌)也表现了这一主题,请试举出2篇。(2分)(二)(16分)心中的芦苇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分清高,一分落寞,一分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栈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鬃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泅流中,弄篱荡舟的少年水手,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和寨头镇尾浪漫的故事。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雾茫茫,一片绢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佞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祟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散。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暖暖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人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17、作者记忆中的芦苇有怎样的特点?(3分)18、联系上下文回答,第自然段中划线部分“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是什么意思?(3分)19、第自然段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3分)20、像芦苇一样因自身悲凉而引起千万人思念的历史人物很多,你了解的还有哪些?请列举二例并用简要的话概述其事迹或对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 21、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它赋予“芦苇”怎样的意义? (3分) (三)(1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2、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2分)(1)弗之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