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潼(靳家)至西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LX-C02标段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临潼(靳家)至西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LX-C02 标段项目经理部2014 年 7 月 20 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二、观测范围及主要内容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三、沉降观测的组织及设备配备 2四、观测计划 3五、技术方案的实施 35.1 基准控制网及观测技术方案 35.2 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埋设 45.3 沉降板的埋设及保护 45.4 位置桩的设置 65.5 位移、沉降量的测量 - 6六、观测成果整理提交 7一、编制依据1.1招投标文件1.2 JGJ/T 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1.3 GB 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1.4 GB 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1.5 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二、观测范围及主要内容高填方的分布范围及设置计划见表2-1 :序号范围最大填土咼度是否设置观测点备注1K123+760 右幅712K124+095 左幅813K124+095 右幅814K128+529 左幅7.515K128+470 右幅5.51总计需要设置5个路基面沉降观测断面路基基底沉降观测等级为国家二等水准 (工程测量规范中垂直位移监 测网二等),测量精度每公里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W 士 1.0伽(相邻基准点 点高差中误差士 1.0 mm)。路基两侧边桩位移观测等级为建筑变形测量二级。沉降观测测点的设置见图2-1 :8m加宽段225m15m图2-2三、沉降观测的组织及设备配备3.1 成立沉降观测专题小组沉降观测专题小组由 6 人组成,组长由张孝崇担任, 成果分析由何明 负责。3.2 主要设备配备GPS系统:1台套;徕卡全站仪: 2 台;DS05 级高精度数字水准仪: 2 台;四、观测进度计划本段观测断面共计 5 处,测点共 25 个。观测与施工进度相匹配,观 测频率:为施工期间每天 1 次(出现沉降突变的情况下增加观测次数) 、 填筑停止后没 2 天 1 次、达到路基设计标高后每 5 天 1 次(三个月后每 15 天 1 次);全部观测工作在工程完工后 6 个月内结束。五、技术方案的实施5.1 基准控制网及观测技术方案在南分路布设1个基准点(国家二等三角点)、沿线布设23个工作 基点(约58km 一个工作基点),见图2基准点、工作基点线路分布示 意图;根据具体断面情况适当加密测量控制点。基点控制采用GPS相对静态方法,按国家GPS B级网点观测和 精度 要求,观测并连测 GPS B 级网点和国家一、二等三角点观测,通过观测 数据基线向量外业数据质量检核、 GPS 网平差计算等数据处理建立位移平 面基准控 制 网。采用高 精 度数字 水准仪,按国 家 二等 水准观测和 精 度要求并 连测国 家一 等 水准 点 ,通 过观 测量的各项改正、概 算和 平差计算 建立 沉降高程基准控 制网。基准控制网建立之后在位移和沉降 观测期间,对基准控制网按位移和沉降观测的方法完成不少于三次的检核 观测,若发现变化应对期间的观测成果进行必要的修正。横向位移观测,以工作基点(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为起算点,采 用国家GPS C级网点(国家三等三角点)观测;采用仪器标 称精度不低 于2且测距精度5 mm的全站仪;施测精度可达到1mm要求。路基基底沉降观测,以工作基点为起算点,采用高精度数字水准仪 按国家二等水准观测和精度要求,采用符合水准路线观测沉降板 的沉降量。以填土高、观测时间、沉降量/位移为要素,绘制“填土高时间 沉降量/位移关系曲线图”。5.2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埋设基准点应选在变形影响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工作基点应选 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连测的稳定位置或相对稳定位置。用于位移观测的基准点应建造观测墩和强制对中装置,对中误差 0.1 mm,5.3沉降板的埋设及保护沉降板由一根直杆(直径=2030mm 的钢管或自来水管)和600 X 600 X9mm的沉降钢板组成。直杆用三根斜钢筋焊接在沉降板上,沉降板 埋设在路基的底面或砂垫层下(图5-4)。为了使沉降杆不受破坏,杆长应 随填土升高而逐段接高。每段接管的长度为2030mm,两端有螺纹接头与空心管紧绞连接。图 5-4为了不使填压的土质嵌入空心螺纹管内,每段接管应套上一段钢管, 钢管的高度略高于接管顶面,钢管的直径略大于水准尺的宽度。套管顶面 盖上一个圆盖板, 盖板中心穿一段红布线条, 以便下次测量找出沉降点位。 当路基面填至需要埋设沉降板标高以上 30cm 时,用全站仪放出沉降板埋 设的位置,在埋设处挖土坑,深度 35cm ,铺上 5cm 左右的砂垫层,层 面要水平,将沉降板放在砂垫层上,套上第一节外保护管,然后回填土, 用小型夯机夯实。夯实后要求内、外管均垂直水平面,不得歪斜,并且内 外管之间的间隙要均匀。最后用水准仪测出内沉降管的标高,作为该沉降 管的初始读数。内外管要随填土高度用管箍接长,使管口始终高于填土地面。上下两 节管要接触紧密(用管钳拧紧) ,避免内管下沉时卡在外管上,并防止沉 降管被偷盗。接管前后均要用水准仪测一次内管标高,以求出所接管实际 长度。每层填土前,应先用小车推土将沉降板周围填高,防止大型机械撞 到沉降管。沉降管周围填土要求用小型夯机夯实,以免被压路机撞坏。万 一不幸撞外,要及时卸下被撞坏的沉降管,接上新的沉降管,并立即测出 标高。为了不使填压的土质嵌入空心螺纹管内, 每段接管应套上一段塑料圆 管,圆管的高度略高于接管顶面,圆管的直径略大于水准尺的宽度。套管 顶面盖上一个圆盖板,盖板中心穿一段红布线条,以便下次测量找出沉降 点位。5.4 位移桩的设置位移桩长度为100200cm,断面为15 xi5cm的砼桩打入地基内。 桩的入土深度是随土基软硬程度不同而异,以不被踩动为原则。位移桩从 路堤坡脚起, 在垂直于路中心线方向两侧各布设 2 个位移桩(桩位布置见 图 2-1 ),用经纬仪定线方法使 4 个桩在一条直线上,最后用小钉在木桩 上标定桩位。5.4 路基面观测桩的设置开放交通前, 按照图 2-2 中标明的位置埋设路基面观测桩, 观测点为 钢钉露出地面 2mm ,以防机械压坏。5.5 位移、沉降量的测量1) 沉降控制测量参照执行 GB 12897-9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二等技术要 求的精度。沉降观测板的每段接管的顶面应有相邻两期的观测标高。观测时,第 一段接管埋好后,随即测量管顶标高,作为第一期观测值。待填筑一层土 后,先在原顶管面处观测标高, 作为第二期观测值。 随即接上第二段接管, 观测管顶标高。这样,循序逐节升高,计算出每期观测的沉降量。开放交通前完成埋设路基面观测桩, 开始 3 个月按照每 5 天 1 次的观 测频率测量桩顶(钢钉)标高,三个月后每 15 天 1 次观测一次,直至沉 降稳定方可停止观测工作。 根据相邻两次观测的标高差值计算对应位置的 沉降量。工后沉降的观测次数应不少于 12 次,持续时间不少于 180 天。 2) 位移控制测量参照执行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B、 C 级技术要求和 JGJ/T 8-9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二级技术要求。为了观测水平位移,在位移桩的延长线上设置二个固定桩 A、 B(AB 为20 30m)。每次观测时,安置经纬仪于 A点,后视B点,倒转望远镜 观测 2 个桩是否在一直线上,否则量出偏出直线的垂距 (即横向位移 )。用 钢尺丈量固定点 A 到各位移的距离, 两期观测的距离差为纵向位移。 钢尺 丈量时要记上气温, 以便进行温度改正。 用水准仪测量位移桩的垂直位移, 用首次观测的标高减去第 i 次观测的标高即为垂直位移。规定“正”号为 下沉;“负”号为上升,如上升到一定量级,则表示地基有破坏的趋向, 应及时上报,以便采取措施。六、观测成果整理提交基准点、工作点观测控制网按平面、高程提供观测、计算过程、成果 表。位移、沉降观测以断面为单元提供单元、线路观测数据、计算过程、 成果表及相关曲线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