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设计 美术鉴赏 期末试卷模板 洛 阳 科 技 职 业 学 院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模板 课程: 美术鉴赏 专业: 艺术设计 班级: 19中职艺设05班 学号: 姓名: 成绩: 星空 文森特威廉梵高 星空是一幅画布油画,作为一件美术作品,其物质载体,如画布、油画颜料等是客观存在的。更进一步讲,其形式符号,尤其是色彩和线条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初看这幅作品时,会被其明艳且对比强烈的色彩所震颤:明黄的月亮,煞白的星星,耀眼而夺人眼球;墨绿的柏树则显出不安的情绪;远处蓝色的山峰、村庄与天空形成强烈对比,充满宁静之感。 梵高在这幅画的线条运用上很有讲究,相互交织的弯曲长线和破碎短线构成了整个画面。天空和柏树运用了大量弯曲的长线,形成漩涡式的天际和动感的植物。山坡、教堂、村庄更多的是用短线条的重复进行排列,再次形成对比,增强了画面感。无论是物质载体,还是形式符号,都是客观存在的一部分,观者在欣赏这幅作品时,首先看到的也是它们,这是产生美的必要条件。 星空画面中呈现出的眩目、奇幻的景象显然已经脱离现实,并不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能看到的星空,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感。因此,从艺术家方面说,梵高并非照搬黑夜中的星空或现实中的柏树形象,而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加以改造,创作出如浩瀚银河般的星空,或是燃烧的黑色火焰般的柏树,体现了艺术家创作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 同样,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也是主观客观相统一。对于观者而言,梵高所创作的星空是以特定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具有客观的稳定性。另外,观者是以自己在生活中看过的星空为基础来欣赏这幅画的。其通过回忆以及主观选择对星空世界进行重建和改造。在形象世界的生成过程中,人们眼中的星空与艺术家艺术作品中的星空有所偏离,即当前的艺术形象与记忆中的形象有所区别,带有主观性。 观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将生活经验与审美相联系,而在艺术中,其作为旁观者在审视自己的生活经验时,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形成对生活的非功利态度,得到了自我确证。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或感受: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困难时,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于是在寂静的夜晚仰望星空,或是儿时在家乡,躺在宽阔的草坪上欣赏星空的场景,找寻最亮的星星,将不同的星星连接成图案等。于是,人们便顿觉生命中碰到的小小磨难与这浩瀚的星空和宇宙相比,微乎其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等激励性的思想情感让观者懂得如何重新面对生活。 如梵高的作品星空,观者仿佛与艺术家站在同一个窗台,没有生活中的功利性追求,虽然内心充满了不安、忧郁,甚至狂躁等负面情绪,但是在星空下,这种纠结便在更宏大的空间中显得微不足道,内心反而雨过天晴,孕育着希望。观者的生活经验被唤起,感受到自身不是孤立的存在,进而获得了振作和坚强的心理暗示,内心产生审美所需要的愉悦感、亲切感,即非功利性的情感认同,从而获得自我确证。正如诗人苏轼在诗中所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样,观者面对艺术作品时,站在生活经验之外,这种距离感为审美创造了条件,更易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