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的2024届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与建议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认真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备考方向一、认真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备考方向二、认真研究高考真题,明确备考策略二、认真研究高考真题,明确备考策略三、新高考备考策略三、新高考备考策略四、新高考备考建议四、新高考备考建议一、认真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备考方向一、认真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备考方向 高高考考的的风风向向决决定定我我们们的的备备考考侧侧重重方方向向,课课程程标标准准、中中国国高高考考评评价价体体系系和和中中国国高高考考评评价价体体系系说说明明是是指指导导我我们们高高考考备备考考的的纲纲领性文件,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领性文件,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高考评价体系主要内容“一核四层四翼”2023年10月21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关于考试试题的论述: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转变。一是强化在高考命题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突出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三是加强考教衔接。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命题,降低机械刷题收益,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深入调研各地考情教情,推动试题情境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进一步增强对学生探索性、创新性等思维品质的考查,提升命题的科学性。“生活即学习,感悟中升华生活即学习,感悟中升华”中国高考报告(2024):2024年高考命题趋势第一,以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命题依据。不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还是分省命题,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试题命制的基本依据和核心指南。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的转变,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第二,紧扣“三线”逻辑,坚持命题四项原则,重点考查五大关键能力。“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是高考命题的逻辑主线,这在过去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将是未来高考命题遵循的基本方向。以“三线”为基础,高考命题坚持“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的命题原则。信息来源主要有四种:大学教材、科研论文、社会热点问题、具体生产或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第三、强化思维品质考查,引导思维过程化、可视化和规范化。思维可视化是指要将思维包括过程、方法和技能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让思维看得见。思维过程化是指要对思维能力尤其是思维过程进行分解,严格界定思维的过程形式、关键方法与构成要素,让思维成为有可操作性的实在之物。思维规范化是思维品质的核心构成,要求思维必须是专业的、准确的和规范的,而非混乱的乃至错误的思维。思维品质在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思维过程化、可视化和规范化是思维品质考查的具体形式。“科学思维方法是学科学习的关键科学思维方法是学科学习的关键”第四,坚持稳中求进,加大试题区分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一方面,保持高考命题整体平稳,科学设计试题试卷难度,在考试内容覆盖上保持平衡,在命题素材选择上保持平实,在试题设问上保持平和,在试卷结构设计上保持平稳。另一方面,高考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科学设计试题设问,优化试题呈现方式,降低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进一步加大对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不断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加大试题的区分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那些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脱颖而出,更好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第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少进入新高考省份的考生和教师认为高考试题难度加大了,一时难以适应高考命题内容和考查方式的变化(我们第一年就是这种感觉),而这种表面上难度的增加往往来自命题逻辑的变革和试题形式的创新,也即高考命题理念由原来的“学科知识立意”转向了“学科素养立意”,由原来的“知识技能考查”转向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四维考查,同时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尤其强调了对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的考查要求。传统的备考策略:总结近年高考新题型+提取和归纳解题套路+实施题海战术。这种“授人以鱼”的备考方式从一开始就注定与新高考背道而驰,进入新高考的考生会发现这种“机械刷题”越来越难起作用,题海战术的收益也越来越低。这里讲到的“授人以渔”是指通过长期、规范、专业的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一整套可迁移的包括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在内的高阶思维能力。这里提到的关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有效应对新高考的策略应该是“授人以渔(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训练,提升思维品质)”而非“授人以鱼(总结解题套路并实施题海战术)”。我的心得是每一次考试阅卷后,都看一遍以上5条,以获得新的体会与认识。二、认真研究高考真题,明确备考策略二、认真研究高考真题,明确备考策略1、辽宁省高考生物试卷结构(1)共包括15道单项选择题,5道不定项选择题和5道非选择题。(2)共包括15道单项选择题,30分;5道不定项选择题,15分和5道非选择题,55分。2024年高考生物学科是东三省联合命题,辽宁省是新高考第四年,吉林、黑龙江是第一年。2、新教材各模块知识在试卷中的权重2021年(老教材)2022年(新教材)2023年(新教材)(1)单项选择题必修1、选必2、选必3均为3道题,必修2为2道题,选必1为4道题(2)不定项选择题必修2为2道题,必修1、选必2、选必3均为1道题(3)非选择题均为1道题必修1(10分)、必修2(12分)、选必1(12分)、选必2(11分)、选必3(10分)(1)单项选择题必修1、选必2、选必3均为3道题,必修2为2道题,选必1为4道题(2)不定项选择题必修2为2道题,必修1、选必1、选必2均为1道题(3)非选择题均为1道题,分值均为11分由此可见,各模块题数接近,分值接近,明显又别于老高考3、2023年高考辽宁卷生物试题特点(1)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体现在第2、5、9、12、14、21、22、23、24题(2)立足服务选才,助力“教考”和谐发展 第8题基因拼接技术、第14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的探索、第15题构建肌萎缩模型实验、第25题PCR诱变技术。这类试题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对接高校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技术,合理把控对生物学原理和技术的考查深度和难度,实现了高校教学与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第1题、第3题、第25题的考查,体现了对知识本质的考查,着重考查理解能力,有助于纠正“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的不良学习习惯,既实现了服务大学选才的目的,又导向中学教学落实主干知识。(3)紧扣必备知识,体现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4)重视关键能力的考查,凸显核心素养的考查 第1题的科学方法、第3题的模型构建、第4题的归纳与概括以及第6、10、15、17、18、22题对生命现象及规律的探讨与阐释,侧重考查了考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第12题预实验和对照组的理解,第14、15、21题实验数据的分析,第24题验证杂交实验的设计,侧重考查了科学探究。(5)创设真实新颖情景,承载高考试题考查目标 试卷全部以真实的问题情景为载体创建,8个简单情景,17个复杂情景。单项选择题多以简单情景为载体,主要考查考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不定项选择题以复杂情景为载体,主要考查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非选择题以情景为载体全面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往年相比,适当减少了文字阅读量,增加了图表数量(与2022年18个图表比较,2023年22个图表且图表更复杂信息量更大)(全国乙卷图较少)。整个试卷综合考虑服务高校选才,试题难度梯度、区分度和信度调控合理。降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收益,注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融会贯通,引导考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但试题开放性和探究性仍有不足,长句组织较少。三、新高考备考策略三、新高考备考策略(一)一轮复习的做法(1)新老高三交接教研 在高二下期末阅卷结束,教务处宣布新高三教师后,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会议室进行新老高三交接教研,教研组长组织,学校教学副校长或者教务主任参加,原高三教师根据高考题以及学生的答题反馈,总结经验和不足,每一名原高三教师都需要发言。(2)开学初新高三一轮大教研 在开学的第一和二周,根据学校制定各科大教研时间表,进行附中、育明两校组内大教研,参加人员有两校教学校长和科研室主任、两校生物组全体教师、外县一个帮扶学校的高三生物教师、渤海大学教法教师。两校的两名高三备课组长为主讲人,其他高三教师每人进行补充发言,教研组长补充发言,最后教学校长或科研室主任进行总结点评。教研内容主要有分析高考真题、一轮复习策略、卓越生的学科培养,一本临界生帮扶方法等。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3)每周集体备课,进行小教研 生物学科集体备课时间是每周五7、8节。备课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然后大家共同确定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讨论突破难点的方法,精心筛选典型例题,探寻典型例题的最优化讲解方式,力求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探寻作业中共性问题的解决办法。(4)参加市里、省里组织的教研活动复习阶段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自主复习自主复习时间安排 5月中旬-次年1月高三上期末后-约4月20约4月21-大约5月295月306月5日目标要求深化理解,构建知识网络,不留死角夯实基础知识夯实基础知识串线织网,专题化的综合与运用提升关键能力提升关键能力 综合演练+专项训练真题演练+查漏补缺提升应试技巧提升应试技巧保温复习保温复习保持题感保持手速内容安排回归基础构建网络主干专题、微专题、超微专题综合运用专项练习综合演练回归教材梳理错题自我模拟复习方式考点过关专题深化+辅以综合训练模拟仿真训练调整作息教师答疑 2、明确复习教学进度与目标(四个轮次的复习是一个整体)2、具体做法(1)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每周组内一名教师上开放课堂课,然后进行评课。上课教师由电脑随机抽签决定,今天抽中,明天上课。校长等教学领导经常参加听课。在新高考背景下,三个年级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无情境不教学”。以“情境问题学生活动”为主线,促成知识网络的构建。真实性 启发性 新颖性层次性低血糖情境下:低血糖情境下:1.1.比起口服,静脉注射葡萄糖的方法起效更快,为什么?比起口服,静脉注射葡萄糖的方法起效更快,为什么?2.2.静脉注射的药物为何选择葡萄糖?蔗糖、淀粉为何不行?静脉注射的药物为何选择葡萄糖?蔗糖、淀粉为何不行?3.3.静脉注射对葡萄糖的浓度和剂量都有明确的要求,为什么?静脉注射对葡萄糖的浓度和剂量都有明确的要求,为什么?4.4.相比静脉推注,口服更方便、安全。口服的葡萄糖分子如何到达细胞相比静脉推注,口服更方便、安全。口服的葡萄糖分子如何到达细胞进而被利用?进而被利用?5.5.低血糖的原因是血糖平衡失调导致的,那什么是血糖平衡?机体内还低血糖的原因是血糖平衡失调导致的,那什么是血糖平衡?机体内还有其它平衡机制吗?有其它平衡机制吗?6.6.在身边没有葡萄糖时,缓解低血糖症状也可采取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在身边没有葡萄糖时,缓解低血糖症状也可采取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的方式。这些酸性食物会对内环境的料的方式。这些酸性食物会对内环境的pHpH带来严重的影响吗?带来严重的影响吗?根据复习目标,精心设置问题串引导 内环境概念内环境概念 内环境成分内环境成分 机体通过各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机体通过各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稳态概念稳态概念 稳态调节稳态调节 渗透压渗透压(2)构建知识网络把所学知识点进行分类,比较,归纳等,运用图表,表格,知识网络等方式,帮助建立知识网络。(3)向碎片时间要效率,以读促记 每周间操回班后和晚课前的两个15分钟,安排两次用印好的生物基础知识小题单小测,老师负责检查督促,保证实效性。(4)每周固定时间周测45分钟。选择题涂卡扫卡,由课代表扫卡当天出成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