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标准1. 前言手工课是幼师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幼教专业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要在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 也是幼儿教学活动主, 中职幼教作为培养幼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 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中,发挥起一定的作用。手工制作是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手脑协调能力的活动 要内容 , 手工制作是中职幼教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幼教工作必备的技能 儿教师的职前教育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灵活的掌握这一技能。幼儿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内容, 大体包括绘画与手工两大部分。经常要运用绘画知识与技能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同时还要动手为幼儿制作大量的玩具、 教 具,并结合季节、 节日及时地更换幼儿活动场所的布置。 新的教育观念更强调教师要通过美 术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动脑、动手、 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为突出手 工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从事幼儿教育的人才, 我们制定了这套手工教学课程标准。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从事幼儿教育岗位工作的必 修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 玩具、 教具的制作,并结合季节、节日及时地更换幼儿活 动场所的布置 ,具备手脑协调的操作能力,并为学习幼儿园玩教具制作课程作好准备, 能胜任幼儿教师岗位。前导课程有: 幼儿简笔画 , 前期应与其同时开设,后续课程有: 幼儿园玩教具1.2 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 以幼儿美术(手工)教育为主线构建“有效、有趣、有用”的三有化课程。按手工课程标准 设计学习过程, 为了满足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需要,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建设, 培养幼儿 教师人才,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专业的幼儿美术教师。 立足这一目的, 本课程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 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制定了五条课程目标。这五条目标分别涉及的是平面纸工、立体纸工、 泥工、废旧物利用、幼儿园环境布置。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在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五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加规范系统。技能及其学习要求采取了“能(会)利用不同材质、材料制作平面、立体、半立体形式的作品”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学习要求则采取了“能描述制作方法及要领”和“能理解作品的用途及创新方法”,的形式进行描述,即区分了两个学习层次,“描述”指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点,“理解”指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及其关系。综合培养职业能力。本课程是一门以幼儿手工教学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其教学要以实际动手操作为主要方法,实行演示+指导式教学。教学可在实际体验情境中进行。在学习情境中,建议多讲解、 演示,实施循序渐进式教学。可设计的项目包括平面纸工、立体纸工、泥工等项目。每一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为载体,以各种材料、材质为中心整合所需相关技法,实现多种形式作品的制作,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际制作技能。 本课程总课时为96学时。2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 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感态度情: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 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过程与方法: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 发张的独特作用。3. 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工作任务技能要求知识要求课时1.第一学年第1章利用各种纸材的特殊性会巧妙综合利用剪、粘参考课时:第1学期平面纸工能以及相应的造型方法贴、撕、染等造型方法。24与规律,制作平面的纸培养认真观察事物的习质工艺品造型;学习剪惯,善于在日常生活中纸、剪贴、撕纸、染纸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等艺术形式的造型特美,以激发创作灵感。占八、:2.第一学年第2章通过折、压、塑、黏合会巧妙综合利用折、压、参考课时:第2学期立体纸工等手段,使平面的纸材转化为立体形象。塑、黏合等手段,进行 立体造型。掌握立体纸 工的造型方法,拓宽设 计思路,提高发散思维 的水平及立体造型能 力。243.第一学年第2学期第3章泥工运用团、揉、压、捏、搓等技能塑造泥浮雕及泥圆雕。泥塑的各种技巧及泥塑 的两种形式。激发学生 热爱大自然,善待小动 物的童真稚趣。参考课时:204.第一学年第2学期第4章废旧物利用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制 作配合各种教育教学活 动的玩教具,挖掘废旧 物品的余效。废旧物利用的原则以及 利用的方法。通过双手 使废品变成宝物,培养 学生节俭的精神和环保 意识。参考课时:125.第二学年第1学期第5章幼儿园环境布置根据季节、主题及幼儿的年龄有机的创设室内、室外环境。幼儿活动室、寝室、漱 洗室、走廊环境等区域 的布置。素养目标:利用本课, 科学、合理地发掘幼儿 的智力潜能,使之成长 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 才。参考课时:166考核:手工课成绩考核与评定的结构分四项,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级 评分。平时成绩占 30%主要从学生平时上课的出勤、作业、纪律、德育四 方面考核;期末成绩占 70%两项综合评定为学生的本科成绩。7合计:96课时4实施建议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 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 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更好地实施本标准 ,提出如下教学 建议:1. 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 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 , 多给学生 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 引导学生展开想像, 进行比较。 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 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 高他们的审美情趣。2. 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教师要积极为学 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 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 引导学生在美术创 作活动中, 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 表自己独特的见解。3. 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 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美术教学要 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 增加文化含量 ,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 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加 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4.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 既重视教师的教, 也重视学生的学。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 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5.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 与学生生活 经验的联系 ,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6.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 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 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7.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 如电影、 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 旅游, 甚至故事、 游戏、 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8.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 的美术作品; 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 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 开阔视野 , 展示他们的 美术作品,进行交流。4. 1 教材编写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 课程,为一、二年级的必修课,其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每周均为 4课时;二年级第一学期每周为 2课时。以每学期 17 周计算,总学时数为 96 课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 必修课程设置了一下五个章节内容:第 1 章:平面纸工第 2 章:立体纸工第 3 章:泥工第 4 章:废旧物利用第 5 章:幼儿园环境布置以上 5个章节内容中, “平面纸工”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内完成,以每周4 课时,6周计算完成 (开学新生军训、节假日及部分简笔画的学习) ;“立体纸工”安排在一年级的第 二学期内完成,每周 4 课时, 6 周计算完成; “泥工”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内完成,每 周 4课时, 5周计算完成;“废旧物利用”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内完成,每周4课时, 3周计算完成; “幼儿园环境布置”安排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内完成,以每周2课时, 8周计算。4.2 教学方法1. 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 应当遵循审美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 术作品的机会,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尤其在欣赏教学中, 更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讲述、 比较 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改变以往欣赏教学中,单纯传授式的教学方式。2. 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 制作, 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 要改变以往教学中, 单纯强调技能学习或放 任自流的教学方式。3. 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 可通过创作或共同来完成一个项目的形 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尤其在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期间, 应鼓励学生积极为幼儿园做 一些有关环境布置的工作, 或者指导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展各种美术活动,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 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 如录像、 电视等,或利用黑板、画纸以及其他 材料进行示范、演示,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4.3 教学条件1. 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 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各种纸材和泥工工具,各种生活废旧物。2. 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在美术教学中,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包括素描、水彩画等绘画工具;泥工工具、 材料等;美术专用教室,储藏教具、材料、工具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可供 美术课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等。4.4 课程资源1. 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学校美术图书馆中的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 包括学生参考书、 教师参考书、 美术书 籍和杂志、 幻灯片和光盘等,可供教室备课和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 习时使用。2. 拓展校外的美术教学资源教师应广泛利用美术馆、 图书馆、公园、 村庄等校外的课程资源, 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 教育活动。3. 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文体活动、节 庆、纪念日、传说、故事、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4.5 评价方法美术课程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的重要环节。目前,我们对学生作业的评价,采用平时作业占30%,期末作业占 70%的评价方式。除此之外, 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学习档案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 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 价,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作评价,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可 以使学生了解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之处。5. 其它说明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学期教育专业。起草人:安丽媛工作单位: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