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学校德育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摘要:为全面贯彻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必须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本文反思了目前学校德育在德育认识、内容和目的上以及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学校德育;问题;对策为进一步贯彻“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必须全社会行动起来,努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学校德育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反思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发挥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一在德育认识上,存在着对德育的狭隘理解长期以来,把德育仅仅理解为政治教育,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历史上“左的思想的影响,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展了拨乱反正,但泛政治化倾向已经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被置入公众意识中。目前,还有相当局部老师和学生认为德育课即政治课。“德育政治化缩小了德育的视野,影响德育其它局部的教育,其结果一方面不利于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政治教育依赖于心理教育、思想、道德等教育,是建立在这些教育根底上的,一个没有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感及正确世界观的人很难有正确的政治观、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另一方面,假如单一强调政治教育,势必影响德育其它局部教育的开展,从而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进步,本文并非否认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旨在通过德育的整体性功能,将政治教育浸透到德育各个局部教育中,到达政治教育在德育中的核心作用。二在德育的内容和目的上,存在着“重大节,轻小德倾向,缺乏层次性与可操作性我们的德育从小抓起,一直非常受重视,但没有很好遵循“循序渐进原那么。我们不但在小学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在大学还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而恰恰忽略了日常行为教育,忽略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面对别人、面对社会的教育,忘记了高尚品德的形成,必须从根底抓起,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以最根本的养成教育为根底,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流于形式。长期的“高空作业,导致我们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本身的人文和人格修养的营建却显得声弱力保最起码的生活道德标准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匮乏,使我们的局部学生不懂得做人的根本道理。我们的教育更像是圣人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对于大多数受教育者而言,他面前悬挂的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的,缺乏必要的详细行为指导,这样,就使受教育者对德育目的产生间隔 感,甚至造成双重人格。三德育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手段方法单一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一直主要采用灌输法,即把一些详细的相对固定的道德原那么和美德灌输给学生,并通过训练、典范、惩罚、考试等方式稳固和强化灌输法的内容,这虽然对进步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程度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方法简单、僵硬,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影响教学效果。德育教学方法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就在于它必须保持教学过程和学生修身过程的相统一。德育教学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承受和内化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德育过程中不可以真理自居,而应平等参与学生讲座与交流,然后通过启发和入情入理的商讨、讲解,引导学生承受并形成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德育课作为一门育人课程,如分开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考虑和承受是毫无效果的。二、学校德育的根本对策一对学校德育的内容进展修改和调整,使其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首先需要对学校德育内容进展了分类和分层,使之形成明晰的逻辑关系。一方面是对不同层次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教育主题,在中小学阶段,主要进展道德教育,而且重在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和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进展道德选择。大学阶段那么主要是通过大学开设各种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把握他们所提倡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即使同一教育主题,人的认识开展的不同阶段,其内容与形式是互相连接又互相区别的,如爱国主义,小学讲故事,中学讲历史,大学讲理论,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符合教育对象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育开展的规律。其次,加强道德规那么的教育,改变以往那种“理想泛道,规那么贫乏的场面。学校德育内容存在不同层次,主要包括: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原那么教育,道德规那么教育。这三个层次的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不同的标准功能,道德理想教育主要起鼓励作用,道德原那么教育主要起指导作用,道德规那么教育主要起约束作用。学校德育当然要提倡高尚的道德风气,高举理想主义旗帜,但同时,也要像?公民道德施行纲领?中所提倡的,“把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开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要把高标准和低起点结合起来,表达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要理沦联络实际,让德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引导学生养成安康的心理素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你可以不做个伟大的圣人,也不必成为英雄,但你起码是一个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普通人,必须遵守起码的道德标准。二优化德育形式,注重德育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和有效化道德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艺术,它应注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细致、生动,努力要求“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因此,德育应该贴近生活,注意个体,增强双向互动性和适应性,激发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加深对德育原理的标准等认识、理解,并不断训练、升华、自省和内化,从而形成比拟固定的个体行为标准和思想品质,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1.价值澄清法。它强调道德观或价值观不是靠灌输获得的,而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逐渐形成的。价值澄清法主要分为五个步骤:(1)就某个道德问题或社会问题,列出多种开展可能或解决方案,以供选择;(2)评估各种方案的利弊;(3)做出理性选择;(4)公开说明自己的立场,并解释选择的理由;(5)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在此过程中,老师通过暗示、鼓励、询问、设难等提供参考资料和意见,答复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澄清自己的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这种方法对于进步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形成与社会主体价值取向相适应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2.道德认知开展法。主要是通过讲座讨论道德两难的问题,理解学生的道德认知开展情况,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进步到一个新层次,在教学上,采用道德两难困境的讨论,促使学生多方面考虑,提出解决的方法,并听娶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拟,然后做出选择。其特点是通过讨论刺激学生认知构造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3.活动教学法。常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该方法通过讲故事、做游戏、问题讨论、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把呆板的灌输变为学生的有趣参与,因此,深受学生的喜欢。在教学中,老师本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原那么,将课程所讲的相关德育内容与学生可承受的各种生活、故事、游戏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领悟所学习的内容,并从实际体验中受到教育。4.情景陶冶法。这是一种“隐性的德育方法。此法外表上“无言、无形、无求,但实际上却通过浸透,构成提醒各种道德内容的直观课程,且效果颇佳。各级学校通过转变管理作风,推行民主治校;转变教风,强化教书育人;加强迫度建立,树立文明的校风以及建立美丽整洁的校园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为学生创立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三拓宽途径,建立开放型德育形式德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开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封闭型的学校道德教育已不符合现代德育开展的趋势。因此,要注重德育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变革的社会,各种文化信息纷繁复杂、瞬息万变,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飞速开展,打破自我封闭,建立开放型德育形式成为必要和可能。为此,学校应打破单纯的课堂灌输、报告宣传的形式,积极采取各种现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和社会理论活动;采劝开放式的教育方法,加大德育的信息注入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正确区分、区分、选择和吸收多种社会信息的才能;树立全方位德育理念,加大浸透的力度,把德育教育同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提出“人人有责的德育形式,把德育浸透到学校管理、效劳工作的各个领域,通过教书育人、效劳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道德教育。同时,学校、家庭、社会积极配合,群策群力,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用的同时,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并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法制建立、党风建立、环境建立,由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小德育形式,向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形式转变。论文网在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