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资本论课程试题一、简答题(共10题,任选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马克思是如何分析经济生活中的资本家的?(第1版序言,第2章,第22章第3节)2、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3章第1节)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价格标准:为了计量商品的价值量,使之可以互相比较和换算,于是,要求把某一固定的金量作为计量单位,并对各种不同的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技术规定, 这就是价格标准。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关系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货币执行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职能”这句话。这句话里后面的“货币”实际上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个是指与商品对立的一般意义上的货币,另一个则特指成为货币本身的基本计量单位的那个货币。不能认为一般意义上的货币都具有价格标准的职能。价格标准与价值尺度不同:首先,价值尺度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价格标准不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而是由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技术性规定。其次,作为价值尺度,它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商品的数量。再次,作为价值尺度,它本身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则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最后,作为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适应变换的需要自发地产生的;而作为价格标准,通常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3、为什么说流通领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第4章第2节)第一篇的理论表明,商品交换本质上是一种等价交换,无论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还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都是如此。而资本总公式GWG表明,经过一买一卖,货币增加了,即资本发生了价值增殖。显然,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当然,这种矛盾只是从形式上看才存在。马克思这里说存在着矛盾,那么,显然,这个矛盾完全只是从资本运动形式方面来说才是存在的,因此,它只是一个表面的矛盾,而不是内在的矛盾。资本总公式中所发生的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发生的?流通本身又分为等价交换与非等价交换两种情况。结论是,流通本身不能说明价值增殖。而流通之外如果不同其他商品占有者接触,那么只是商品生产者与自己的关系,在这里,发生的是劳动形成价值的关系,生产商品所形成的价值量与投入的劳动量是衡等的,因此,也不存在价值的增殖。通过上述分析,马克思得出了如下结论: “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这就是问题的条件。 ”这个结论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资本的价值增殖不能孤立地从流通得到解释,资本的价值增殖一定不是在孤立的流通过程中发生的。但是,资本的价值增殖又必须从流通出发才能得到解释,因为实际的资本运动经历了流通过程。第二层意思是说,资本的价值增殖必须以流通中的等价交换为前提,怎么样在等价交换的前提下来说明资本的价值增殖,这就是全部的理论问题之所在。如果将马克思的话解释成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那么,马克思的结论实际上是:资本的价值增殖只有在生产与流通的统一中才能得到解释,并且,必须以等等价交换作为逻辑前提。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中是如何体现的?(第5章 228页)5、为什么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标准事实上并不完全是对等的?(第6章 243-244页)在劳动过程中,生产资料丧失它的使用价值同时也丧失它的交换价值,但它的交换价值并没有被消费,而是从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上。它的价值不是被再生产出来的,而是再现的。正是由于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把它叫做不变资本。相反,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自己的等价物,而且生产出一个大于这等价物的剩余价值。从劳动力生产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这个角度来说,它与生产资料是不同的,因此,把表现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叫可变资本。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划分的标准事实上并不完全是对等的。 不变资是根据生产资料的价值在生产过程的前后是否发生变动,而可变资本则不是根据劳动力的价值在生产过程的前后是否发生变动。 事实上,劳动力价值本身的量,与运用这个劳动力的生产过程是无关的,它是由这个生产过程之外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6、马克思是如何驳斥资产阶级关于剩余价值合理性的种种谬论的?(第5章 223-225页)为资产阶级剥削辩护的经济学理论形形色色,包括过去的“ 节欲论” 、 “ 勤俭论” 、 “ 人口论” 、 “ 管理劳动论” 、 “ 三位一体公式” 等,也包括当代的“ 要素贡献价值论” 、 “ 风险论” 等等。所有这些理论都是“ 在表面现象上兜圈子” ,它们把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中所存在的某些次要的方面和特点无限夸大,藉以掩盖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剥削的本质关系。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之所以在理论上这样做,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他们的阶级立场限制了他们的眼光,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在理论上做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做不到的事情,达到他们没有达到的理论成就,那是因为马克思秉承的是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历史观。在马克思那里,历史是怎样的,理论就怎样说,而不管这个理论是被哪个阶级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个理论让他们高兴不高兴,生气不生气。7、什么叫魁奈悖论?马克思是如何解答这个悖论的?(第10章)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具有二重性?(第11章 383-386页)协作产生了指挥的必要性。但资本家对于工人的管理,来源于二重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需要对劳动进行管理、监督和调节,另一方面是因为资本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是一种剥削社会劳动的过程, 因而,存在着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对抗,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工人的反抗也增加了,从而资本为压制这种反抗的压力也必然增加。9、为什么说良好的自然条件只提供了剩余价值的可能性,而决不能提供它的现实性呢?(第14章 584-589页)剩余价值的生产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但是,良好的自然条件始终只是提供剩余劳动的可能性,从而只提供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可能性,而决不能提供它的现实性。劳动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使同一劳动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因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使得必要劳动时间各不相同。这些自然条件只作为自然界限对剩余劳动发生影响,也就是只确定开始为别人劳动的起点。 但这些自然条件本身决没有使劳动者必然为别人提供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要使劳动者将自己的闲暇时间转变成为别人提供的剩余劳动时间,需要外部的强制。因此,在西欧社会中,工人只有靠剩余劳动才能买到为维持自己生存而劳动的许可就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提供剩余产品是人类劳动一种天生的性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受自然制约的劳动生产力表现为合并劳动的资本的生产力。10、为什么说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第19章 635-640)1.什么是计件工资:计件工资即按照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来支付的工资。2.计件工资的特点及其影响 A.在实行计件工资的情况下,资本家往往会对产品的质量制定一个标准,并这个标准来验收工人的产品。这样,就为资本家克扣工人的工资并进行欺诈提供了最丰富的源泉。 B.计件工资给资本家提供了一个十确定的计算劳动强度的尺度。只有体现在一个预先规定的并由经验确定的产品量中的劳动时间,才被看作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当作这种劳动时间来支付报酬。这样,劳动的质量和强度就由工资形式本身来加以控制,从而大大节约了资本家用于对劳动进行监督的成本。与之相适应,计件工资为现代家庭劳动提供了基础,并为各种“包工制”或“转包制”提供了基础,因而也形成了层层剥削和压迫制度的基础。二、论述题(共5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1、如何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研究方法?(第2版跋)2、企业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第12章第4节)3、 简述马克思对机器补偿论的批判?(第13章第6节)这些经济学的逻辑是:机器排挤了一部分工人,就会游离出一部分生活资料,那么,资本家会用这部分生活资料去雇佣同样数量的工人。马克思的批判:第一,机器排挤工人,游离的不是生活资本,可是一部分可变资本; 第二,即使资本家用这些游离的资本再雇佣工人,被雇佣的工人人数也不可能同被解雇的工人人数一样多,因为资本家的资本总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个部分,被游离的那部分资本也必然会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机器代替了工人,生产机器的部门就可以使被机器代替的工人重新就业呢?马克思认为,在最好的情况下(即撇开工人的适应能力不说), 制造新机器所雇佣的工人也比使用新机器所排挤的工人要少。因为原来代表工人工资的那部分价值,现在在机器上则代表生产机器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制造机器的工人的工资+生产机器的工厂主的剩余价值。显然,所谓被游离出来的资本,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可以重新转化为雇佣工人的工资,而不是全部转化为工资。随着机器生产在一个部门的扩大,给这个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原料)的那些部门的生产首先会增加,从而会增加对工人的雇佣,而能够增加多少人就业,在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资本的构成,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而这个比例会随着机器在这些行业中的范围而有所变化。不过, 马克思指出,从一个工业部门被抛出来的工人,当然可以在另一个工业部门找职业。 如果事实如此,那么,这些工人和他们一道被游离出来的生活资料之间重新建立了联系。但是,在这里起中介作用的,是正在挤入投资场所的新追加的资本,而决不是过去已经执行职能的并且现在正在转化为机器的资本。并且,即使如此,工人的前途也是缈茫的,因为被解雇的工人并一定具备新追加资本所需要的那种劳动力。(分工使工人变成畸形的人)马克思还注意到,每个工业部门每年都吸收一批新人,供该部门用于人员的正常补充和扩充。 而被机器替代的这部分工人,也会使这些用于补充的人员部分地失业,转向其他劳动部门。马克思指出,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不过,这种作用同所谓的补偿理论毫无共同之处。4、如何理解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第22章第1节)5、为什么说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第23章第1节)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的地位没有改变专心-专注-专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