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继解决食品供给问题和农民收入问题,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解决 生产方式问题的阶段。该阶段,土地细碎化不仅造成生产要素低效配 置,还造成农产品商品化率偏低及农业产业缺乏自立性和竞争力。狭 小的经营规模难以形成技术变迁的有效诱致机制,微观上妨碍了农户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宏观上阻碍了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变革o20XX中 共中央印发关于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 意见,要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 经营。以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和构建现代化生产方式为途径,优化 要素配置,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使中国农业自立于产业之林的必由之 路1-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者。其中,专 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端于普通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中坚,也是农业现 代化发展的新兴力量。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这两类主体通过流转土 地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引入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 依靠自身积累积极创新生产经营过程,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与农产品提质增效,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及如何种好地等 现实问题。当前,土地细碎化造成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低效配置,极大 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尤为不利。现 有文献就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充分研究,但面对 新的时代背景与发展环境,这一问题也处于不断变化中,对其进行深 入研究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而且已有研究的一个重要不 足为研究对象主要是普通农户,且以区域性样本为主。针对此,本文 将研究对象从区域性普通农户拓展到全国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这两 类规模农户,分析土地细碎化对普通农户和规模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 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土地流转这一缓解细碎化问题的措施能否提升农 业生产效率。一、文献综述(一)土地细碎化与农业生产效率土地细碎化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通常是自然村域),农户所 经营的土地是分散不连片的,或者某一土地被多个农户耕作的状态。 土地细碎化问题在我国尤为严重,其产生既有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土地 均分、好坏搭配的历史原因,也有人均土地资源紧张等现实原因3-5。关于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多数研究者认为土地细 碎化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负面影响,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 物产量6-10。Wan等对我国玉米、晚稻和小麦种植技术效率的研究 发现土地细碎化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这三种作物的技术效率分别下 降 4%、 15%和 17%。进一步估算认为,如果消除了土地细碎化问题, 即将各户经营土地完全归整为一块,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可提高 15.3%, 增加7 140万吨。同样的,Zhang等研究指出,土地细碎化浪费了我 国5%10%的有效耕地面积,并显著增加了经济成本,使土地生产率 降低了 15.3%。其他针对保加利亚、缅甸、摩尔多瓦、孟加拉、越南、 伊朗等国的研究均得出土地细碎化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 负向影响。综述已有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主要通过影响生产要素配 置进而对农业生产及生产效率产生影响。(1)劳动投入方面:土地细 碎化使得劳动投入增加,但降低了劳动效率和劳动边际报酬,造成劳 动力“内卷化”。而且劳动投入增加对其他生产要素有明显的挤出效应 (2)机械应用方面:土地细碎化减少了农业机械的运用,提高了机 械使用成本,降低了机械应用效率,从而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降 低了生产技术效率20-21。而且,土地细碎化会阻碍农机社会化服务 的采用与推广。(3)资本投入方面:土地细碎化不利于资本深度投资, 也不利于土地综合产出率的提高。即使增加投资,也会因较小规模不 能有效分摊投入成本而使得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低下6-8。(4) 技术投入方面,土地细碎化降低了农民接受农业新技术和农业技术创 新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采纳,降低了农业投入产出效率。与此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 正向影响。土地细碎化有利于农户发挥精耕细作的优势,可以通过轮 作、套作提高作物种植效率。位置分散的地块以及各地块上不同的作 物生产条件不仅能降低生产风险,还可通过多样化种植降低市场风险 20,23。而且,由于不同农作物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季节的不同, 土地细碎化创造的多样化种植条件亦能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作强度 避免季节性家庭劳动瓶颈。Wu等对河北两个县的分析发现,土地细 碎化提高了农户物质投入效率,进而提高了农户粮食生产能力。 Bizimana 等对卢旺达的分析表明尽管土地细碎化导致地块面积减小, 但人地比例过高使得土地生产效率得以保证。 Sen 对印度农村的研究 发现土地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具有负向关系,并指出小农户在生存压 力之下,并不能保证产出的最大化,但一定会努力保证生产要素利用 率最大化。当然,还有研究者认为土地细碎化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并 不明确。如 Bentley 对葡萄牙西北部村庄的研究指出土地细碎化既不 会降低,也不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即土地细碎化并不是导致农业生 产效率低下的必然原因。 Niroula 等对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稻谷生产 分析发现,土地细碎化对稻谷生产效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二)土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流转是指农户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将经营权转让给 其他经营主体。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经营权在农业生产者之间的合理 流动,意味着土地资源流向农业生产能力较强的农户,实现了土地从 低效率农户向高效率农户转移,农业生产从小规模农户的劳动和资本 密集型向大规模农户的土地和资本密集型转变,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路径主要是: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 -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具体而言,土地流转降低了 土地细碎化程度,实现了规模经营,为机械化耕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助于先进机械设备的使用,提升了机械作业效率。规模经营也减少 了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使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 配置更为合理。而且,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所具 有的规模经济、规模效益逐步体现,从而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和效率。不过,也有研究者指出,由于地块规模小,农户之间自发的土地 流转面临着地块不匹配、交换链条过长、交易成本过高等难题,土地 流转实际上很难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10, 36,即土地流转并不能提 升农业生产效率,如有研究指出转入土地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显 著影响35, 37,土地流转降低了农业技术效率。之所以如此,从地 权稳定性来看,不稳定的地权降低了农户对所流转土地未来投资收益 的稳定性及可得性的预期,弱化了增加投资的动力,仇焕广等研究证 实农户自有地块的单产显著高于转入地块。另外,流转合约期限较短 及低效率流转合同的存在,也降低了农户生产积极性。甚至,土地流 转降低了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要素投入强度,从而使得土地生产率出现 下降。而且,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在于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在于 生产经营创新,土地流转本身并不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图1 所示的关系图谱,土地细碎化、土地 流转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且这些关系因时因地 而变,很难针对分析提出具有单一方向的研究假说。对于普通农户和 规模农户,土地细碎化对其农业生产效率有何影响,影响是否一致? 土地流转能否缓解土地细碎化问题,以及能否促进两类农户农业生产 效率提升?显然,现有文献对上述問题并未给予充分研究。本文分析 主要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二、模型设定、数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