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二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毛细血管壁;红细胞;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缺氧时,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的pH会维持相对稳定B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pH的变化C中的氧气到达需要经过4层膜,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D与相比,中含有蛋白质而中不含蛋白质2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B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C当摄入食物过咸时将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D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4. 右图为一个完整反射弧的示意图,与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的传导方向是EDCBAB刺激B点或D点,刺激点两侧均有电位变化C刺激D点,B点有电位变化,刺激B点,D点也有电位变化D此图表示的反射弧不能用来表示缩手反射5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B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6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弊尿”,这说明 ()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7. 关于人体内水和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加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8关于神经系统不同中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则患者会患运动性失语症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9肉毒杆菌注射除皱是由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发展的新型除皱技术。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己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是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 D受体10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A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物质,种类多、含量极微B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C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被灭活D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固定不变的11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25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25 下降到10 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12. 右图是反馈调节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当人体受到寒冷或惊吓刺激后,图中的下丘脑、垂体、腺体分泌的激素可能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B当受下丘脑和垂体调节的腺体分泌的激素浓度过高时,通过使其浓度降低C当受下丘脑和垂体调节的腺体分泌的激素浓度过低时,通过使其浓度升高D垂体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所以它是内分泌腺的枢纽13如图,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14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B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C司机见红灯停车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一般来说,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15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的B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C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增加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16动物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B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惟一中枢C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17.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18如图表示的是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将会影响大脑的发育B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只在820岁之间进行C从出生到20岁左右,一直分泌较多的激素是生长激素D人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19如图所示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20.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列有关人体内糖代谢及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共同调节以维持血糖的相对平衡,其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B血糖在满足氧化分解供能的前提下,可以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C由于在调节血糖方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拮抗作用,所以,一种激素增加,必然导致另一种激素的减少D糖尿病病人也可能血糖正常,尿液中不含糖;正常人也可能血糖偏高,尿液中含糖21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下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关的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A膜外ba;膜内ab B膜外ba;膜内ba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22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23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C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24某科学家在蚯蚓体腔液中发现一种能溶解细菌、酵母菌、原生动物细胞及绵羊红细胞等的蛋白质CCF1,则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ACCF1证明蚯蚓能产生细胞免疫BCCF1可引起蚯蚓的过敏反应发生,以抵抗外来的细胞入侵CCCF1为蚯蚓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DCCF1属于蚯蚓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25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形成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当再次受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D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26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C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27.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素促进、等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D.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28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B C D29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产生的某种物质可影响动物的性行为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C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Da、b、c中,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30环腺苷酸分子存在于细胞内,当接收到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后,就立即打开开关激活某些特定蛋白质,从而可以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暂时地起到提高连结强度的作用。环腺苷酸分子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神经激素调节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2分)为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