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高二语文 生,当如夏花美文素材越了解徐志摩,越觉得朴树的歌声唱尽了他的一生。宛如荆棘鸟于黎明前的呐喊,我们的诗人,带着他的诗,独来独往于古今的诗坛之后,也为中国打开了通往新文学的康庄大道。初知徐志摩,自是因为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再别康桥。柔软得能捏出水来的黄昏,夕阳下的清泉,满载星辉的小船西方文明的地平线,正是因为他,有了东方文明的倒影。如同夏花一样短暂的生命,从此变得丰盈而充实。读他的诗,旖旎的想象之中尽是东方人的罗曼蒂克。或许徐志摩是中国最早的“芒果人”无论身处国外多久,无论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的欧洲文明中汲取了多少,午夜梦回,抑或行吟河畔,都忘不了汉赋唐诗,古文运动。康桥终究留不住他,抵不过那片浸润着五千年文明的土地远跨亚欧大陆的呼唤。即使是再短暂再绚烂的夏日之花,也是有根的,那根深扎在一片唤作“中国”的土地之中,由生至死,不离不弃。我想,这也是许多留学生学成后选择归来的原因。那么那些一心移民的,逢人便说自己是“非中国公民”的人,西方的月光中,有谁,能同你千里共婵娟,又有哪片土地,能让你有俯下身去亲吻的渴望?我们的诗人很早便告诉我们:“唯有中国。”都说“此处心安是吾乡。”有了生命的根本之后,徐志摩的诗,愈发飘逸美好。“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或许夏花的动人与惨烈正在于此,正如冰岛的魅力与恐怖都在于寒冬。不知有多少人惋惜这光亮的短暂。林徽因关于他的悼文写了又写。每一次都像同老友促膝长谈一般,仿佛我们的诗人从未离开。相对于空难,许多人,也包括我都更愿意相信他不过是以圣埃克苏佩里的方式,永恒的存在于那段时空之中,就像他的诗,孩童般炽烈的存在着。徐志摩是拒绝平庸的,他的一生太过悲壮。然而对于我们而言,又有多少人未曾如此恣意的活过,未曾为心中的一个梦想用尽全力奔跑过。得过且过的念头正在慢慢吞噬着我们的理想。要相信,相信自己能够拥有夏花一般的生命,只需要一点一点的努力,终有一天,那朵梦想中的夏日之花,能静静的绽放于生命的道路上,告诉你:“我曾走过,绚烂无比。”诗人已经离我们而去,在他离开的几十年中,康桥依旧在哪里,榆阴变得更加茂密,被揉碎的点点星辰似乎在重复着诗人的善意提醒:“如夏花般绚烂的生命,你,找到了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