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12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授课日期: 年 10 月 日 星期 班级 )2.2气压带和风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3)正确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成因。2.过程与方法:(1)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分析季风气候的形成。(2) 会根据相关图表准确的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分布、气候特点。(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审题能力、读图能力、答题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授课题目第2课 气压带和风带拟 3 课时第 2 课时明确目标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正确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成因,正确分析其成因、分布、气候特点。重点难点重点: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分析季风气候的形成。2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分布、气候特点。3.正确分析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成因。难点: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分析季风气候的形成。2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分布、气候特点。3.正确分析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成因。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学生活动设计一、知识要点(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陆海(冷)高压(热)低压夏季冬季陆海(热)低压(冷)高压亚洲大陆太平洋大西洋7月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1月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二、经典例题例1 读图 2.2.3亚洲 1月、7月的季风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图中所示的气压分布状况,说出风向:是_ 风,是_ 风。(2)据图分析,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3)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有_ (多选)A.年降水量分配均匀B.夏季普遍C.雨热同D.年降水量丰沛(4)季风气候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形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 (多选)A.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B.台风造成的危害C.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D.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例2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我国的天气以 为主要特征。(4)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等。三、总结提升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成因。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气候特点。四、 能力提升学生做练习册P53的第1-6题。学生自习完成练习册P50“基础梳理部分”的相关填空,以熟悉本节内容。学生做题巩固本节所学习知识点。因材施教:教学后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