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安高级技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实施安徽省职 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 ,为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和六安市融入省会经济圈建设、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工业小市 向工业大市、财政穷市向财政富市跨跃”的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持,以科 学发展观为统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民生需求,致力于把学校建 设成六安最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具有区域性较强影响力,起示范作 用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社会效益第一” 为宗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安置为核心,注重质量,科学发展”的 办学方针,坚持突出特色、积极创新的发展思路,树立“以人为本,崇尚 技能,关注民生”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精心培育技能型 人才”为已任,立足六安,关注安徽,面向全国,把学校办成具有区域性 较强影响力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二、基本原则1 、坚持立足现实、 面向长远的原则。 按照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的指导 思想,既关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 又关注产业升级、 区域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探寻规律,超前谋划,掌握主动。2 、坚持规模适中、 绩效统一的原则。 把握职业教育平衡、协调发展的 规律,合理调度办学资源,做到规模与需求相统一、数量与质量相统一、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3 、坚持以人为本、 开拓创新的原则。 努力把握新时期人力资源开发的 规律, 认真研究人才成长的特性,积极探索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的新方法, 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改革办学体例,创新办学机制,实现又好又 快发展。三、发展目标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体系,确立名师、名校、名牌的主旨思想,实施 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战略,调整办学规模,创新办学方式,提 高办学层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集 学制教育、短期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为一体,突出绿色、人文、诚 信、和谐的特色,努力把学校打造六安最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技能 人才培养基地。1 、办学规模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稳步扩大办学规模。近期实 现全日制学籍生达 5000 人(在校生 3500 人),其中高级技工、技师的比 例不低于 10%。到 2015 年,全日制学籍生 8000 人(在校生达 5000 人), 其中高级技工、 技师比例不低于 30% 。各种短期培训近期为每年 5000 人, 2015 年达到 10000 人。2 、师资队伍 。未来五年,学院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 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 有较强团队精神、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每年引进 10 名左右大 学毕业生,安排 30 至 50 万元教师培训经费,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高校或 企业学习深造,力争五年内使“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占理论课教师的比例达到90%以上,实习指导教师70%以上具有技师资格,每个专业培养2-3名学科带头人。同时,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年稳定在50人左右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11-2015)年度培训教师人数教师培训经费引进教师人数双师型教师占 理论教 师比例理论实习高 校 进 修企业锻炼研究生本科生技师高级技工20115830262350%20125830372360%20135830382370%1014510505102380%2015510505102390%3、专业设置。坚持“适应市场、突出特色、服务就业、呈现精品”的 指导思想,以现代加工制造业、机电工程、电工电子、汽车制造与维修为 主,适时开办汽车制造与维修、经贸旅游、餐饮服务等行业的专业,形成 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适应市场的专业布局。专业建设要突出课程设置、 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要注重重点专业建设,办出水 平、办出特色。4、教学改革。鼓励教师探索适合于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推行一体化 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块教学、实体教学、场景教学 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5、基础建设。(1)新校区建设。2011-2013年完善学校绿化及文化设施的建设。积极筹措资金,于2012年启动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力争 2013年底完成。(2)添置教学设备。结合六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需要,充分利 用好240万美元的“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世行贷款,把学校实训基地 建设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既满足本校教学需要又能为社会服务的六安 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实习训练还要加强与生产相结合,这样既解决了实训基地的维护费用,又能够使学生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锻炼。计划投入500 万元左右添置多媒体教学设施、购置图书资料、建设校园局域网、筹建校 园电视台、添置教具模型,以满足教学需要。图书资料和教具模型建设规划(2010-2014)年图书资料教具模型备注纸质图书投资电子图书新投资教具模型度新增册数预算增册数(万预算新增投资(万册)(万兀)册)(万元)(万元)2011120105520122401055201324010510201436010510201536010515合计112205025456、办学方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办 学方式的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一是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校校联办的办学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 培训,激活办学机制。三是提高培训层次,扩大培训面。在稳定学制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加大 高级技工、技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农民工短期培 训、技能鉴定培训、创业培训,把社会培训向深层次推进。7、信息化建设。2011年制度信息化建设方案,2012-2013年完成信 息化软件设计与制作、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增设、校园网改版与升级 改造、校园一卡通工程建设、校园监控与校园局域网联通、无线网络建设, 到2013年基本具备信息化管理条件,实现运行。7、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内涵,是学校的灵性所在。它在塑造形象、提升品质、锻造精神、引领航向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 的校园文化。一是办好学校网站、广播站、橱窗、校报,筹建校园电视台,精心构造 校园文化的载体。二是美化校园环境,建设校园人文景观,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三是推行校徽、校歌、校旗、校训的使用。让校徽闪耀、校歌瞭亮、校旗飘扬、校训铭刻在心四是严格执行日常行为规范 ,努力培养学生养成文明习惯。五是搞好文体活动。 设立校园文化节,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让学 生展示才能、展示自我,在活动中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六是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开展中华传统箴言每周一语 诵读活动, 大力张扬人文精神。四、保障措施1、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打造务实进取的团队精神 实行校长负责、党组织监督、民主管理体制。推行全员聘任制,工资 待遇浮动制。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桥梁纽带作用。以 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障,以奖惩措施为手段,努力培养教职 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精心打造出一支团结、务实、开拓、 敬业、高效的工作团队。2、强化内部管理,增强发展后劲一是推进目标管理责任制。 引进教育管理认证机制, 给岗位定目标, 建 立起岗位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福利待遇挂钩;工作安排有计划推进, 校有年计划,部门有月计划,并将计划分解到人,责任到人;提高执行力, 抓好工作落实,并有监督保证措施;加强内部信息交流,建立工作信息通 报制度,缩短管理协调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开源节流, 勤俭办校。 加强资产的管理和经营, 充分发挥学校资产 的利用效益;规范资金使用和物资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堵塞跑、冒、 滴、漏和重复购置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办学成本;倡导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严格奖惩措施,促进勤俭办校良好风气的形成。三是利用信息化建设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将行政管理、教务教学、 德育与学生工作、招生安置、后勤保障、实训中心等方面的工作信息与管 理运行机制整合到一个软件平台上,实现信息化管理和自动化办公。3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办精品专业,办特色学校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 是沉着应对竞争的法宝, 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为保证教学质量,要严格执行技工院校工作条例和职业教育规范,努力改 善教学条件,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作用,坚持“以知识为立足点,以 能力为出发点,以素质为目标点”抓好教学质量。一是推动教学研究。 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的作用, 鼓励教师研讨适合本校 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开发特色教辅教材上下功夫,努力构筑完整的教 研体系。二是积极推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鼓励教师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训教 学一体化。三是认真执行教学检查制度。 以检查为手段, 以检查为保障, 以检查为 促进。通过例行检查、日常巡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并辅以必要的奖励和 惩处措施,督促教师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建设好优势专业,走精品之路。在优势专业的建设中,要突出“人 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点。五是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努力建设兼职人才库是我校发展历程中的一 条必由之路,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一起过硬的兼职 人才队伍,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六是开展丰富的教学教研活动。 积极开展教案评比、 学科竞赛、 技能比 武、教学研讨、示范教学等活动,以活动的方式促进交流,以活动的方式 促进学习,以活动的方式检验成果。七是进一步搞好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多渠道筹措资 金,按步骤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力争在五年内把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成设 施先进、功能齐备、管理规范、实训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六安市一流的职 业教育综合实训基地。二00年十月# / 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