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资源网www.zxxzyw.com将免费资源进行到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第二次被选进高中教材的课文,有关词句的理解,教材中有比较详细的注释, 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理解上,从而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教学时间:一至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孔子以及有关文学常识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论语是 体散文,是 记录的 的言行。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 及其弟子。二、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俟,音si莫,音 m。甫,音f u由也/为之 求也/为之 赤也/为之小三、学生质疑,解决疑难词义,学生接力翻译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不吾知也一一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如或知尔一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则何以哉一一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加之以师旅一一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由于。四、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1段):问第二部分(“子路率尔”一一“吾与点也”):答第三部分(“三子者出”一一文末):评如果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五、研讨性学习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子路一一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一一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一一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曾皙一一“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子路:直率一一哂之冉有:谦虚叹之公西华:更谦虚惜之曾皙:洒脱与之对求、赤两人的评价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其实并不难。3、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这是一个很难让学生理解的问题,因为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游玩而已(教参就这样翻译的),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 弟子们回答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弄清这个问题,对全文的理解会 有一定帮助的。当然,人们已经从积极或消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过不少分析,这里姑且不论。让我们先来剖析曾点的回答吧。“莫春”,阴历三月,即阳历四月,从气候上看,北方(鲁国,现山东境内)的天气还 是比较冷,怎么能沐浴呢?即便能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恐怕难以解释得通吧?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 !是能随便上去的地方吗?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 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的观点, 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一一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 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 乐,可以大用。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六、解决课后练习(二)、(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教学目标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2、体会孔子的思想。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重点难点1、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2、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一、导入新课: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 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鼓励几个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等。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 家的形象。板书标题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 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二、了解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 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 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 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 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 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三. 重点字拼音 俟,音s 1 莫,音md甫,音f u哂,音sh和 相,音xi eng铿,音keng沂,音y i 喟,音ku 1 雩,音y u 冠,音gum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重难点解决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字词句, 通过研讨解决困惑。 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 教师答疑,帮 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因 之:之,指代师旅。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认为。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不吾知也一一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如或知尔一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女口,如果。或,有人。尔,你们则何以哉一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加之以师旅一一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用。四、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1、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3、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4、 何陋之有?(陋室铭)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6、唯利是图(成语)寻找规律和方法 :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1、吾一日长乎尔2、乎大国之间3、异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1、子路率尔而对曰2、鼓瑟希,铿尔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3、尔何如?尔:代词,你(四)、翻译学过的句子,注意“如”的用法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1、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复习学过的知识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1、 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与:同意2、 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与:语气助词 复习学过的知识:1、 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2、 遂与外人隔绝与:和3、 生三人,公与之母与:给予(七)、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zxxzyw即”中小学资源网”拼音首字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中小学资源网www.zxxzyw.com将免费资源进行到底2、鼓瑟希,铿尔3、三子者出,曾皙后4、浴乎沂,风乎舞雩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练习: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关键词。1、居则曰:不吾知也。”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4、方六七十,如五八十。5、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6、何伤乎?7、吾与点也。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五、学生讨论: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学生发言,教师明确:1、 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 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2、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六、思考并回答:(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2)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3)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学生交流作业中的问题答案并发言。师生明确。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冉有:谦虚谨慎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