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题 两份卷共6题: 第8章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3题, 第9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2题,第12章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1题,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欧洲传统住宅与住宅区一、欧洲传统住宅1、南欧中庭式住宅(古罗马时代,前9- 后4世纪)2、街坊性住宅 (较中庭式晚些)3、中庭式集合住宅的出现(3世纪,古罗马) 二、中世纪欧洲城市集合住宅1、街坊式商住下层:商店、工作场所上层:住宅2、联排住宅(集合住宅的早期形式,英国最早)中世纪,遍布英国街区,三层联排住宅居住者:上流阶层沿街一层:客厅与餐厅,社交后院:与邻居的后院相连,邻里关系三、欧洲中世纪城市格局以低、多层建筑围合,封闭性的城市街区四、欧洲乡村别墅独立住宅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豪华乡村别墅:1552年,意大利,维琴察,圆厅别墅五、壁炉之于西方住宅案桌之于中国传统住宅壁炉关系着爱,温暖和友谊案桌彰显着孝,人伦与宗法 第四节 20世纪住宅与城市住宅区一、西方古代建筑设计关注点:外部形式 二、红屋及其引领的生活方式 - 20世纪初城市近郊小型住宅先驱1859-1861,威廉莫里斯,设计师,作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 以功能合理为主的非对称平面红屋引领的生活方式小型住宅,核心家庭近郊:红屋距市中心17公里城市通勤生活方式新贵或中产阶级背景:工业革命,18世纪,造就一批新贵与中层1920世纪,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集合住宅贫民窟化,传染病蔓延,城市环境恶化,六、开放性街区与封闭性街区开放性街区的倡导者:柯布西耶20世纪初:二者并置 二战后:开放性街区成为主流1970年代后:对开放性街区的反思 第二章 住宅区及其构成一、城市住宅区的定义1、物质内容上,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 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 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共用设施; 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2、非物质内容上,住宅区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二、类型与规模(1)居住区住房集中,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人口35万, 户数1000016000户, 用地50100公顷。(2)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内有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人口1000015000人, 户数 30005000户, 用地 1035公顷。(3)居住组团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人口 10003000人, 户数3001000户, 用地 46公顷。(4)住宅街坊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 规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 沿街设有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公共建筑。(5)住宅群落 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 服务设施因规模和环境而异, 是一种适合于现有城市道路网 (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三、分级及相关设施 1、分级概念 在城市住宅区中,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 和公共绿地 与户外活动场地 设置的项目 、数量 和规模 一般均应根据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 进行配制 ,道路分级分为四级。 2、分级要求的依据 人口规模,使用频率。既考虑居民使用的便利,也兼顾设施设置和运营的经济性。四、社区社区 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 滕尼斯(Tonnize)德社会学家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 1、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2、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3、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4、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五、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 20世纪30年代、西萨 .佩里(美国) 1、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 内部人、车分行。2、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 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3、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 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 4、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64.75公顷), 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1/4英里(402米)。 1、用地规模居住组团: 46公顷居住小区: 1035公顷居 住 区:50100公顷2、用地配置(四大用地) 用地配置反映了一个住宅区的某些重要的特征,如区位、环境、标准甚至住宅的层数等等。3、住宅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02版规范) 用地构成 居住区 小 区 组 团住宅用地(R01) 5060 5565 7080公建用地(R02) 1525 1222 612道路用地(R03) 1018 917 715公共绿地(R04) 7.518 515 36 住宅区用地(R) 100 100 100 3、服务半径:指各项设施所服务范围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4、我国住宅区各级设施的空间距离服务半径设施等级 服务半径(米) 居住区级 8001000 小区级 400500 组团级 1502505、设施布局 基本要求: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布局在满足各自的时空服务距离的同时,以达到使居民有更多的选择性为目标。考虑因素:设施布局可考虑在平面上和空间上的结合,其中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的布局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同时应该注意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入家庭,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和教育设施的布局,特别是管理设施的位置将逐步不受服务半径的限制。包括:公共服务设施;教育设施;户外活动场地;绿地;道路;停车设施三、公共建筑的布局(三)住宅区文化商业中心布局1、沿街线状布置2、独立成片布置3、混合布置 商业设施布局:一个住区至少有两个出入口,当只有一处商业设施时,设在哪? 文化娱乐设施布局:与住区中心绿地结合或分散布置在住宅区内(四)教育建筑的布局 位于组团或小区形心,与组团或小区中心结合。 甩至组团或小区一侧第五章 空间第一节 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一、基本构成要素:指限定基本空间的建筑物、高大乔木和其他较大尺度的构筑物。)二、辅助构成要素:指用来形成附属空间以丰富基本空间的尺度和层次的较小尺度的三维实体。实例:建筑学院,基本构成要素一样,辅助构成要素变化所引起的空间效果变化。第二节 空间的限定、类型、层次和变化一、空间的限定外部空间的形成有三种基本的限定方式:围合、占领、占领间的联系。在住宅区的外部空间中,围合是采用最多的限定和形成外部空间方式。二、.空间的类型:空间两种基本类型:流动的带形空间和静止的院落空间。三.空间的围合程度:1) 围合空间形成的关键在平面。(只要将空间的边角封闭起来就易于形成围合空间)。2)在立体上,围合空间的比例则关系到空间的心理感受,过大的D/H(建筑间距与建筑高度之比)会使人感觉不稳定甚至失去空间在平面上构筑的围合性,而过小的D/H会使人感到压抑。3)根据平面上的围合程度可分为强围合、部分围合、弱围合三类。4)根据围合的空间比例也可分为全围合、界限围合、最小围合三种。四、围合空间的特点:1、具有很强的地段感和私密性;2、易于限定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3、可减少破坏行为;4、可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和提供户外活 动场所。(围合的空间所具有的特点均适合居住生活的需求,它符合居住空间需要安全性、安定感、归属感和邻里交往的要求,易于提供亲切宜人的、可靠的生活空间,同时也为居住空间层次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六、空间的变化 从空间的形状、大小、尺度、围合程度、限定要素,改变建筑的高度和类型来实现,从而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不同性质的空间可通过大小对比、围合要素改变来加以区别,相邻两空间可用渐变或突变方式来连接。 第三节 住宅群体组合一、 住宅平面识读:1、低层、多层、高层的不同平面特征与朝向要求 2、高层平面朝向适度:长短边与南北向3、高层每单元户数决定因素 经济性:一单元四八户 舒适性:一单元两、三户 气候因素:南北方形体系数与喜好 小高与大高:形体系数要求不同二、住宅类型1、按层数分: 低层(13层) 多层(46层) 多高层(79层) 高层(10层)。2、按套型组合方式分 梯间式 走廊式独院式: 独立式、并联式、联排式 三、住宅群体的平面组合方式1、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混合式和自由式五种。 各形式的基本特点(行列式的几种变体及其效果见课件)2、组合的多样化途径 平面组合方面:空间形状的变化;围合程度的变化;布置形式的变化;住宅平面外形的变化。立体组合方面:利用住宅高度(层数)不同进行组合。低层与多层、高层的组合,台阶式住宅与非台阶式住宅的组合等。3、要求:1)构筑适宜在其中进行各类户外生活活动的空间环境。2)满足住户户内的基本生理和物理要求,满足住宅间基本的安全和心理要求。3)形成良好而富有特征的景观。四、住宅群体的立体组合方式五、小结:住宅组合的多样化途径第六章 通路与设施第一节 交通方式、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一、通路形式:小径、车道、街道二、交通方式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步行交通三、交通方式选择的一般情况1、基本要素:交通距离2、相关因素:体能、交通时间、交通费用 步行5001000米,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