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践行教育理想,幸福教育人生教师专业成长的体验与感悟尊敬的领导、老师:上午好!我是长沙市周南中学数学教师,任数学教研组组长、班主任。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有幸成为第一届大学生,1980年走上讲台,1990年进入学校管理层,1999年从常德石门调入长沙,2009年被评为长沙市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我的教书生涯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教师到校长,从青年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过程。如果以十年为单位,已进入第四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80年我以年轻教师的身份开始在高中母校学教书这期间通过跟班听课,初步了解了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式;通过大量阅读学科教学书籍,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是教师独特领域学科内容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是教师自己对专业理解的特定形式)。这十年,我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从只关注如何学到重点关注如何教,学会了仰视学科。第二个十年,九十年代初期,我以常德市首批公选校长的身份在高中母校学管理这期间通过站在学校全局的高点,初步认识到教育是一个智育的过程,而不是“知育”,尝试着心智修炼(哲学思考):为何教价值观。为谁教学生观。教什么课程观。怎么教教学观。这十年,我经历了从教师到校长的转变,从只关注学科教育到全面关注学校教育的转变,学会了反思教育。第三个十年,1999年我以熟练教师的身份调入长沙,重新学教书这期间通过教两个文科班数学并兼任长沙市奥数教练的体验,初步了解长沙课堂教学的特质,对“没有内化的思维过程,就不会发生自我观念的变化,也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发生”的名言感悟至深,开始认识到,学习是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内化的过程,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上的交流活动。这十年,我经历了从感性的教到理性的教的转变,从只关注结果的教到更多的关注过程的教的转变,学会了研究教学。进入第四个十年,2009年我以首席名师的身份,学做名师这期间通过一步一步走向全市、全省、全国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逐渐懂得,如果把教育活动比喻为石磨的话,上磨是科学,下磨是人文,磨心是哲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农耕时代需要权威性教师,工业时代需要工程师式教师,信息时代需要反思型教师,现在正处在转型期,课堂需要让学于教,课堂教学需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呼唤着反思型教师。这十年,我经历了从经验型教师到建构型教师的转变,从只关注班级教育到关注教育全程的转变,学会了引领教育。我参加工作40年,从教34年,除95年至99年任校长期间教高三数学而未当班主任外,其余时间都既担任班主任又上高中数学课。是什么原因让我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呢?先说说我的三次特别的班主任经历。第一次是当一个淘汰班班主任的经历。1983年我的高中班主任时任母校的主管教学的校长。新学期安排工作时,他通知我在最后一届两年制高中毕业班上课,并让我担任一个新组建的、学生人数不足20人的班主任,并说今后有机会就增加新同学,我没多想就答应了。第一次月考后,他通知我接受4名新同学,当我接过新生名单一看,才知道,都是那次月考中另外4个班级排名的最后的学生,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又告诉我,今后就按这个办法每月接受4名新学生。这时,我才明白,年级组实行了末位淘汰制,我就是淘汰生班级的班主任。丰满的理想,骨感的现实,让我非常沮丧。由于这个班级是人人都知道的差班,学生也不愿意进这个班,校长就让我派学生把他们接过来,无奈中总算完成了第一次整合,当第一次对视着孩子们惊恐、不安、拒绝的眼神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孩子受到了伤害,需要保护。我就试着主动接触他们,也许年轻的缘故,没过多久,他们就接受了我。交流中他们承认自己确实不够优秀,但就是不能接受这种歧视性的安排,并流露出想重新站起来的愿望。我感觉到发现了什么,把办公桌搬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慢慢地彼此更加熟悉,学习上他们开始找回自信。几次考试下来,一些孩子的成绩排名有了较大的提升,此时,学校通知,让一部分名次提升较快的学生回到原班学习,可这些孩子怎么也无法接受学校的第二次“好意”,有的学生、家长写信到湖南日报社。在各方的压力下,学校决定退让一步,要求选择留下的学生写出书面申请并家长签字即可,结果他们全部选择留下,孩子们的举动让我特别感动,学校觉得再折腾对谁都不好,重新规定这个班级的学生流动只进不出。高中毕业时,这个开始人数最少的班级变成了人数最多的班级。那年高考,有16位同学达到了专科线,其中6人上了本科线,那些没有上线的学生大多数通过考干,进入了公检法等机关。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30多名同学于正月初四在我家集会,看着一张张喜庆的笑脸,心中升起浓浓的成就感,也就是从那次开始,每年正月初四,孩子们都准时在我家集会,一直延续到我来长沙,这段班主任经历让我明白,既然不能改变现状,那就要改变心情。另外,孩子们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教师宽容的胸襟和鼓励的眼神,是孩子们成长的源泉和幸福的支点。第二次是同时当四个班主任的经历。1990年国家教育部在湖南、云南、海南三省实行了高考科目组改革实验,高考设置为四个科目组(政史哲类、理工类、生化类、地矿油类),每个科目组考试4科。那时中学规模普遍不大,高三年级教学人员安排比较紧张,当时我刚任学校教务主任,高三年级刚好四个班级,综合考虑后,我自己担任四个班的班主任、教三个班的数学课。这一段工作经历让我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怎样发挥干部的作用。那一年高考结果有7人达到了“四大”录取分数线,超过全县的二分之一,高考上线率、高分率均创造了最好成绩,也是那一年我被评为高级教师和“湖南省优秀教师”,这段班主任经历让我明白:既然选择了,那就要风雨无阻。另外,人的一生想追求的东西很多,但衡量人生质量的唯一标准是你所拥有的幸福感,因为它是人生所有目标的终极目标。教育的幸福感来源于与学生的同步成长。第三次是当首届特立班班主任的经历。2010年秋季周南中学开办特立班。在招生宣传过程中,为了扩大特立班的影响力,学校承诺让这些孩子接收到周南中学最优质教育,任命我为第一届特立班班主任。学生主要由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弟和长沙本土的寒门子弟组成,入学时,中考成绩有两个6A,两个5A1B,四个4A2B,其余均在3A3B及以下。开学前,我参加了一次由学校组织的部分家长座谈会,当时有家长问我,凭什么让这些孩子能够在周南接受到优质教育,我随即的答道“我会把这些孩子当成手心里的宝”。正是这句承诺,我与孩子、家长坚守了三年。三年来,我每天呆在学校的时间不少于14小时,包括周六周日。我在每年全国各地讲学不少于60场次,撰写教育教学专稿、专著不少于60篇部,参加国家、省、市各种会议不少于60场次,参加各种主题指导会议不少于60场次的前提下,长沙地区内的交流活动几乎都是晚上六点出发,十点返回,没有耽误孩子们的一节课。2013年高考成绩揭晓,全班45个孩子参加高考,结果人人上一本,班平均总分超过一本线80多分,最高分杨炎锦以652分考入北京大学,最低分王祎枭以520分考入湖南大学,2013年7月1日湖南日报以周南中学“特立班”贫困生全上一本线为标题,做了专题报道。这段班主任经历让我明白:既然认准了,那就要义无反顾。另外,教育需要高尚的情操来引领,需要人生的智慧来守望,守望教育的精神,守望教育的真谛,守望教育的清静雅致,守望真实,守望未来。讲完三段班主任经历,再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被困的小鱼尽管近在海边,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然而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就会因干涸而死。这时一位路人发现海边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从浅水洼里捡起小鱼,扔回大海。他禁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鱼在乎!”小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回大海。这个故事恰好对应了泰戈尔老人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与生俱来的美好“善根”。教师就要永葆“这条鱼在乎”的美丽心境。下面我以2013年毕业的第一届特立班的成长过程为例,汇报我在对学生进行“养”的教育、和家长进行“引”的教育、与教师进行“传”的教育的一些做法与思考。一、建立梦想通道,营造和谐氛围中学生正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敢想敢做,可塑性强。所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孩子们的素养、教养、涵养上,围绕一个“养”字,强调一个过程,突出双向互动,这就是“养”的教育。接力梦想、接力日记、接力班会的三个接力活动,是“养”的教育的主要形式。励志美文、名言展示、成长感悟,是“养”的教育的辅助形式。因此,对学生教育就要围绕一个“养”字,强调互动,突出过程。根据高中三年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分阶段提出教育目标。高一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融入,感悟学科(适应集体生活),口号是“你可以不够优秀,但不可以没有想法”;高二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担当,体验精细(直面分化现象),口号是“你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高三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感恩,调整心态(家长、教师的心甘情愿,绝非理所当然),口号是“你可以不为结果证明,但不可以不为过程展示”等等。下面分享几个“养”的故事。(1)梦箱的故事为了分阶段实现目标,我们开展了“给下学期的我一封信”的“穿越”活动。具体做法是,每个学期初的第一次班会课上,在班主任的激情鼓励下,让每个学生认认真真给下学期的自己写一封信,信的具体内容家长、老师都不看,我也从来不打听,因为我相信允许孩子有秘密,是帮助孩子走向独立的踏脚石。学生用信封封好后统一放存在一个透明的塑料盒内,外面写一个醒目的“梦”字,然后摆放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黑板上方、国旗下面),期中、期末分别召开一个与“梦箱”有关的主题班会,在第二个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上,在班主任的激情鼓励后,班长把“梦箱”取下来后,由班主任把梦箱里的信恭恭敬敬地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在大家认真阅读,反思得失,感悟成长后,再让大家给下学期的自己加写一封信,学生封存后,又摆放回原位,如此循环,直至高考。这种带着“希望”进教室,在“等待”中学习生活的守望教育,让学生能够真切地体验自己的成长,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我也觉得他们成长很快。2013年6月5日上午11点,第六任班长取下信箱,我将这个放有六封信的信封一一发放给每一个孩子,统一打开、阅读后,在信封上写下一句鼓励自己的话语,放在自己的高考书包里,寓意带着梦想进考场,感觉到真的不错,今年正月十二在周南聚会时还特意提到了六封梦想信的力量。我认为,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极具想象力的天才,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正是可贵的想象力的火花。班主任要善于“借”着这些内在的精神动力,让原初的纯真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扎根,最终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活动启示:长沙太平街上一家咖啡店招揽顾客的方法期待、守望)(2)留言的故事2013年寒假,因各种原因,一些远道学生选择不回家,根据学校规定,寒假期间寝室、食堂不为学生开放,在家长的指导下,他们选择吃住在校外,学习在校内,并订立了寒假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每天早上7:20开始学习,晚上10:00离开教室,我也每天早晚看看他们。腊月27是我回老家过年的那一天,也是2013年春节前最寒冷的一天,我晨练后赶到教室,发现整栋的教学楼,只有这个班级有学生在站立晨读,看着一张张虔诚的面孔,两年多高中校园学习、生活在脑海一一闪过,我特别感动,随即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下了“成功,注定要与饥寒为伍,与寂寞同行!”的感言。开学后,黑板被擦洗过几次,但那句话一直被保留着。第三周有两个学生为要不要擦掉这句话而讨论着,其中一个学生说“就是这句话让我们坚守了一个寒假,不要擦掉了”。我正在水房打水,听后非常震撼,一句感言,让学生坚守了一个寒假,我真的没有想到一句真实的感言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百日宣誓后,同学们把已经腿色的那句话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