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部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1、教育发展不均,城乡教育差距仍在加大目前,农村与城镇在师资、教育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城镇学校教学楼、综合楼、科技楼、宿舍楼、仪器室、电教室、图书室和运动场地及各种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城市教育展现出来的已是现代教育的气息。而农村学校绝大部分则连一间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农村一方面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少,危房面积大,教学用房、现代教育技术、体育音乐设施等办学条件不能满足需求,加上“留守孩子”的增多,教育难度加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有条件的农村家庭把孩子转到城里或教学质量高、校风好的学校去读书,使农村学校的生源受到一定影响,进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2、 教师资源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师资力量始终是受教育环节中的核心力量,它的微弱与强大影响着教育的发展程度。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严重缺编,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教师严重不足。由于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工资待遇发展空间等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吸引不了优秀教师,相反农村小学的一些骨干教师被吸引到城市去,削弱了原来就很弱的农村教师队伍。此外,农村小学普遍缺乏专业教师,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现象在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司空见惯,许多学校严重缺乏语文、计算机、美术教师。另外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偏底,在村小学大多以大中专为主,而本科学历比较少且多为二次学历,甚至有初中、小学学历的;教师用书来源单一,存在着一大批代课教师。其三,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龄化严重。当地政府和学校对教师的培训非常有限,导致农村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信息化素质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水平低。3、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历史欠账大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最突出的矛盾。一方面,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及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教职工工资,用于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运转和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极为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支出结构变化,用于发展城市教育的资金比例偏大,而用于农村教育的经费相对减少。加之教育欠账大,多渠道的教育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教育投入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经费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学校的硬件建设还远远不能达到“普九”的要求,部分村小学还有危房。办学条件差是普遍问题(在有些乡村学校连上课用的粉笔也得一根根数着用),最为突出的是各校不同程度的缺少课桌凳。 4、 学生生活困难学生生活困难,体现在家境贫寒和求学难上。当地的住房条件差绝大部分是土墙瓦房;黄泥屋内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多数家庭只有一台破旧的电视机;耕作还是采用牛耕的方式;以单一的农业收入为主,且部分家中有缺粮吃和欠帐的现象;现代生活中的“新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在这里变为“医疗、住房、结婚”。5、 辍学问题依然严重 辍学问题虽然较之前几年,辍学率有所下降,但依然很严峻。辍学有反弹的现象。中国教育报2004年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该年度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65,辍学率为034,其中女童辍学率为036。可见,在义务教育已成为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头等大事的今天,小学生的辍学率仍在3以上。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百分比是以全国所有小学,因而并不能全准确地反映农村教育的状况。只要考虑到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部分(全国目前有22 亿中小学生,16亿在农村),考虑到辍学乃是农村极为常见的现象,那么农村小学的辍学率和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率肯定会远远高于以上数据。只要考虑到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70左右,那么完全可以断言,这些学生将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盲流”大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