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5页 / 共52页
第6页 / 共52页
第7页 / 共52页
第8页 / 共52页
第9页 / 共52页
第1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态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项目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项目选址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工程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总体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项目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工程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公用配套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 给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供电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电信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 暖通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 消防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环境保护及安全防护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环境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防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节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项目实施计划及资金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项目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项目资金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招标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 项目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生态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基本背景(一)项目区域该项目位于冰城哈尔滨地域内,处于水与金源文化千丝万缕交织的道里区新 农镇内。该镇被松花江、金兀术运粮河与八一水库三面围绕, 从其金兀术运粮河入江 口处开始河水丰沛,河岸边有着大片湿地,地下蕴藏着煤气及泉眼的资源。该项目作为文化旅游项目选择在这闹中取静的城市边缘,既可溶入金文化的历史,又可扩造苇丛荷塘间的湿地文化。(二)研究内容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项目背景分析;2、项目建设的意义;3、项目建设的依据;4、项目建设条件分析;5、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6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项目建设进度安排;9、项目组织运作;10、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及经济效益分析;11、项目的生态状况分析及评价。二、项目建设必要性1、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建设,整体提升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按照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大政方针,建设、拓展我市金文化和湿地文化的又一延伸和发 展,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力提升我市历史名城和旅游城市的知名度。文化旅游小镇的建设,是历史与现代旅游有机的结合,将成为独具个性并蕴藏浓厚文化内 涵的新型现代化城镇的建设。2、融入文化理,提升资源价值由于文化旅游小镇的兴建,大大地提升了现有自然资源的价值,同时整体项 目的策划,避免了小规模开发建设造成整体环境的破坏。 该项目融入了历史文化 及人文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内容,提高了休闲旅游的品质和品味,将迅速带动城市 文化产业的发展。三、研究工作依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进行编制:(一)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 规。(二) 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 GB/T18971-2003);2、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 2003);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定(GB/18972- 2003);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三)相关规划、计划1、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3、哈尔滨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哈尔滨市旅游总体规划5、哈尔滨市“十一五”发展规划6哈尔滨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7、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十一五”发展规划、(四)其他相关材料1、国内外文化旅游小镇资料2、哈尔滨市及金代文史资料3、实地踏勘与座谈资料4、网络及其它公共渠道资料四、研究工作结论在生态效益方面,文化旅游小镇的旅游开发对丰富区域旅游形式,对植被恢复、民俗文化保护等方面都有较好效果,文化旅游小镇将促进现有产业结构的调 整,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活条件,实现生态平衡。文化旅游 小镇规划建设过程充分考虑了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对生态资源效益的提升有直 接的促进作用。在社会效益方面,对游客、居民、社会、政府、投资企业都将产生良好的社 会效益。旅游开发的直接社会效益是将会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利于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的打造和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同时将提高我 市湿地知名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扩大交往,促进合作, 陶冶情操,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经济效益方面,规划建设旅游项目财务指标表明该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 力,且风险都在可控的范围内。通过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无论从经济效益、生态 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上来看,此项目都是可行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 举措。本项目可行。#-生态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项目宏观形势分析在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政策背景进行简介基础之上, 主要对城镇旅游背景、社会经济背景以及旅游业发展背景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一、城镇旅游发展背景旅游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旅游与小城镇协 调发展不仅有利于当前国民经济增长,同时也为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建设新农 村提供了可行途径,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批旅游城镇 ,如以“小桥、流水、人 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为特色的江南古镇周庄,有独特魅力和浓郁民族风情的云南 丽江古城,以及分别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丹霞地貌、美食文化、生态旅游、 休闲度假等为主题旅游品牌的桂林的兴安、龙胜、阳朔等县 ,利用主题特色,形 成了旅游竞争优势使其脱颖而出,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星。在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和旅游目的地功能不断增强的今天,文化旅游小镇的发展也向一定的主题化发展,综观中外的知名小城镇,都具有一定的主题特色。上 海市重点发展的“一城九镇”是借鉴国外特色风貌城市建设的经验,把每个镇的 风貌都以欧美发展国家风貌为特色主题来打造。 如浦江镇将被建成为具有意大利 为特色主题的新城、安亭将建成具有德国为特色主题的新城。 而意大利的丽晖谷 则是以滑雪和户外运动为主题的旅游小镇、法国的枫丹白露则是以皇家历史建 筑、大型原生态森林和浓郁的艺术气息构成了一个浪漫、诗意的主题小镇。以及其他欧美知名小镇都以自然、音乐、艺术、运动等为主题的城镇。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 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 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 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该项目选择在哈市道里区新农镇区域内, 主要是依托该镇独具特色、三面环 水的旅游及生态农业环境和得天独厚的交通环境(距市区仅10余公里),加之其小城镇建设中相辅相成的农业科技园、 花卉基地、渔业基地等遥相呼应,形成 产业链的互补,为此项目的后期经营,创造了良好的业态环境,奠定了文化、旅 游、生态农业一条龙的产业链,有力的保证了项目经营效果。文化旅游小镇开发项目,充分整合工业、农业及城镇建设等用地类型,充分 利用荒地、苇地、滩涂等地价格、低产业密度用地,建设新型生态小镇,开发生 态旅游项目,发展生态旅游及相关产业,倡导环保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充分挖 掘土地潜力,有利于土地价值综合提升。三、区域旅游发展背景哈市以湿地生态为骨干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由于产品开发滞后、 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欠缺,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市场优势。为了进一步 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性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投资效益好、容纳就业多、发展速 度快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促进对外开放,加快哈市经 济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协调持续发展,将全力推进文化融入旅游概念 中来,将打造出一个主题鲜明的文化旅游基地。文化旅游小镇是具有高品位的地理人文景观资源, 兼有水域风光和生物多样 化的特点。这里系松花江和金兀术运粮河交界处,特殊的地质构造、千亩湿地、 广袤的芦苇、河流、滩涂、沼泽、坑塘、沟渠、稻田构成了具有特色的北国滨海 河川湿地自然景观,内部设有乘船游览太平河、漫步两岸自然林带、观鸟楼远距 离观鸟、观鸟廊近距离观鸟、采摘有机果蔬、苇海水上观光、苇海栈道观光、钓 蟹、摸鱼、科普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专项旅游项目,同时还可以休闲度假、拓展运 动、野外宿营、湿地探险、观看表演、购买地方特色纪念品、品尝风味小吃等项 目。项目区拥有良好的湿地资源,如植被、鸟类栖息地、水系等,濒临湿地核心 保护区,且拥有良好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以及邻近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拥有 温泉等稀缺资源等,以湿地养生、温泉疗养为卖点;生态居住为亮点,可以形成 以养生及生态居住为主打,打造湿地特色异域风情度假品牌。第三章市场可行性分析第四章项目建设可行性哈尔滨作为文化旅游小镇的外部环境,其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地方政策环 境和自然工程条件等,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一、交通区位条件分析该项目位于哈市道里工新农镇,地处松花江南岸,依托松花江南岸,距市中 心约20公里,。从交通上看,文化旅游小镇拥有良好的外部交通环境依托,同 时所在区域内交通基础条件较好, 主要节点都有公路相通,可以满足建设施工要 求,基本不需要新建大的交通项目。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交通枢纽城市,是连接省内外的门户,其公路、铁路、 水运和航空等对外交通骨干及内部公路交通网络, 是本项目开发的有力支撑,这 为项目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未来旅游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区域交通基础 。二、政策环境条件分析本项目的旅游建设实施具有一系列外部的政策优势条件:从外部政策环境看,首先是为应对经济下滑和刺激内需增长, 国家及旅游主 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旅游建设发展的利好政策; 其次,中央 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其文化旅游开发建设的政策支持; 第三,哈市作为多元化文化城市,金文化是其发源地,金文化和湿地文化的有机结合将是哈市 旅游开发的一个新亮点。国家系列战略措施的实施为文化旅游小镇旅开发,产业 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小城镇发展为该项目提供了相关配套产业链(生态农业、渔业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支持 ;第四,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将为本项 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三、自然环境条件分析项目区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本次项目主要建筑施工区域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地质结构稳定,有利于建设 施工。所属气候区域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配类型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裕降雨集中月份7月、8月年均降水量632.8毫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