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绪论大地构造学 tectonics:争辩地壳、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的演化和运动规律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其主要争辩问题:地球形成和演化过程;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组成; 地壳和岩石圈的运动样式;推动地壳和岩石圈运动的动力学机制。主要的大地构造学派:1、槽台学说、多旋迴学说、地洼学说2、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 海陆的起源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3、海底扩张 赫斯Hess和迪茨Dietz 瓦因Vine和导师马修斯觉察磁特别条带4、板块构造 威尔逊提出转换断层 摩根、麦肯齐 法国的勒皮松等进一步进展5、地质力学6、其他:深大断裂、地球膨胀说、收缩说、波浪镶嵌学说、断块学说等槽台学说-强调地壳物质的垂直运动。地洼学说-强调地块垂直运动的强弱变化。地质力学-强调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造成的影响。大陆漂移-强调大陆的水平运动。海底扩张-强调洋壳的诞生和消亡。板块构造-强调地幔物质热的对流运动。其他:地球膨胀说、收缩说、波浪镶嵌学、断块学说。中国五大构造学派:地质力学李四光 多旋回学说黄汲清断块学说张文佑 地洼学说陈国达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张伯声板块构造学说经受了从大陆漂移假说、海底扩张假说,经过进展、完善,形成系统的板块构造理论,不断补充最的观测资料,目前得到绝大多数地质学家的承受。但在解释某些陆内变形时,显得力不从心。?槽台学说、地质力学等其它大地构造理论,从不同的方向入手,经受了多年的进展和应用, 可以解释局部地质现象,早期文献应用的是这些大地构造理论,甚至现今仍有人使用其中的 某些概念。大地构造学争辩方法 :历史分析法、力学分析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遥测、高温高压试验、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试验、深海钻探、行星类比地质大事的回剥法属于历史分析法: 在争辩区域构造演化过程中,首先分析晚期的构造变形,在将最的构造变形恢复之后,再进一步分析早期的构造变形,建立从到老的构造演化序列。正演: 反演:双变质带:指变质时期一样而变质作用类型不同的两个相邻变质地带。其次章 地槽第三章 地槽:地壳上具有猛烈活动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猛烈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屡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长条带状地带,早期猛烈差异下降承受巨厚沉积,后期猛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它是与地台相对立、相比较而区分的,在时间上一般是指古生代以来曾经有过猛烈活动的地带。地壳分为克拉通稳定区和正地槽活动区两类地区。克拉通分为高克拉通大陆地壳 和低克拉通大洋地壳;正地槽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优地槽:离高克拉通远,地壳活动性强,有蛇绿岩及火山物质。冒地槽:离高克拉通近,无蛇绿岩,缺乏火山物质,以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地槽-褶皱系有关名词概念1. 地槽褶皱区:位于两个大陆地台区之间 或大陆边缘,具猛烈活动的地区。包括不同 时期发育的、在空间上连成统一整体的假设干地槽 褶皱系及其间的中间地块所组成。2. 地槽褶皱系:是地槽褶皱区中相对猛烈活动的地带,内部差异活动显著,构造、岩浆活动都很猛烈,后期褶皱变质,并上升成为造山带。3. 地向斜褶皱带:是地槽褶皱系中相对猛烈下陷的二级单元。发育厚度大的地槽型沉积 建筑,构造简单,有时岩浆活动猛烈,内生矿产丰富,一般有区域变质作用。按火山活动强弱程度和基底地壳性质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1) 优地槽型地向斜以大洋壳基底为主,深断裂作用和火山活动猛烈显著,尤以发育蛇绿岩套著称(2) 冒地槽型地向斜以大陆壳基底为主,缺乏或很少火山活动。4. 地背斜褶皱带:是地槽褶皱系中处于相对隆起或长期隆起患病剥蚀的二级单元。沉积缺失或很薄,断裂、岩浆活动比较猛烈,尤以边缘地区为甚。中国不少地背斜广泛出露前震旦纪结晶基底, 常位于地槽 褶皱系的中心, 故称为中心结晶带或中心隆起带。5. 中间地块:是地槽褶皱区中面积较大、呈三角形或菱形、相对较稳定且固结程度较高的地 区。它是地槽褶皱区中保存的古地台碎块或早期固结的褶皱区。中生界陆相地层广泛发育, 断裂、岩浆活动较弱。6. 山间拗陷:地槽褶皱返回后,在褶皱山系内部于不同时期形成的大小与外形各异的拗陷或断陷。7. 边缘拗陷或山前拗陷:地槽褶皱返回后,在褶皱系的边缘接近地台的地方所形成的狭长带 状拗陷,具过渡带性质。在其进展过程中,拗陷往往向外侧地台渐渐迁移,使两侧构造发育具不对称性。发育磨拉石建筑、含煤建筑、含油建筑、红色岩建筑和含盐建筑等。褶皱强度向地台方向减弱。岩浆活动微弱。8. 造山作用(orogenesis,orogeny):在挤压性构造体制之下,板块边缘或板块内部发生的全部 地质过程的总和,包括断裂、褶皱、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总的效果是形成线形的加厚的地壳岩石圈。9、造山带(orogenic belt):由造山作用形成的地质体,通常出露地表,呈现山脉的形态。造山带是地壳上的一种带状的构造单元,它以具备猛烈的构造变形线形褶皱和逆冲断层)为 特征,而这些猛烈的构造变形是侧向挤压作用的产物。地槽的根本特征:1. 形态特征一般呈狭长带状,具方向性,长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宽仅数十至数百公里。如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地槽等。地台却不具此特征。2. 地貌特征常为雄伟的长条山脉,地形切割较强。如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地槽等。地台却不具此特征。3. 地质特征(1) 沉积作用:以海相为主,如碳酸盐、复理石建筑等,厚度巨大。优地槽具蛇绿岩套基性-超基性岩、枕状玄武岩、海相含放射虫硅质岩“三位一体”组成(2) 构造作用:褶皱、断裂、片理、劈理等格外发育。(3) 岩浆作用: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活动格外猛烈。(4)变质作用:区域变质格外发育。(5)矿产作用:以内生矿产为主。早期:基性岩浆活动的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和铁、铂 等。中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钼、钨矿床。晚期:浅成岩浆活动有关的稀有金属和多金属矿床。4. 地球物理特征(1) 地槽-褶皱带尤其是中生代造山带多为地震活动带。莫霍面埋藏深、具特别上地幔。(2) 重力特别成带状,为猛烈正负特别地区的结合。(3) 磁特别呈肯定规模的线状或链状分布,特别走向与地槽延长方向全都,横过走向消灭正负特别交替。(4) 热流值高。一般地说,地槽-褶皱带的时代越,热流值越高。复理石建筑:屡次重复的韵律性层理复理石韵律,每一韵律包括砂岩到泥质岩或灰质岩的韵律层序鲍马序列,总厚达数千米至万米。主要为砂岩和泥岩,海相浊流沉积。鲍马序列:浊积岩的每一个单元即一次阵发性泥沙密度流形成的沉积,往往下部物质较粗,有时含 有砾石,如含砾砂岩等,向上物质变细,顶部常为泥岩、泥灰岩;下部常形成递变层理,向上渐渐变为微细水平层理,最上变为不甚清楚层理。典型的鲍马序列通常分为 A、B、C、D、E 五层,A 层:具递变层理的杂砂岩组成,底面具有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B 层: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岩;C 层:为具小波痕穿插层理,变形层理的粉砂岩;D 层:为具有水平纹理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E 层:为块状泥岩。软泥沉积:常见的软泥沉积物有含硫化铁的蓝泥和灰泥、含氧化铁的红泥和含海绿石的绿泥。深海带则主要为各种生物软泥,如抱球虫软泥、硅藻软泥、放射虫软泥。蛇绿岩 Ophiolite:是一种特别的超镁铁质和镁铁质岩组合,由底向上为:1、超镁铁质杂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通常具有变质组构,多少有蛇纹石化。2、辉长岩类杂岩:常具有堆晶构造。经常含有堆晶橄榄岩和辉石岩,但较少变形。3、镁铁质席状岩墙杂岩。4、镁铁质火山杂岩,通常呈枕状。5、伴生岩石包括: a.上覆沉积岩系:硅质岩、薄层页岩和少量灰岩; b.与纯橄榄岩伴生的豆荚状铬铁矿;c.钠质长英质岩浆岩。细碧-角斑岩建筑细碧岩(spilite):在水的参与下形成的变质基性火山岩,或是变了质的玄武岩。角斑岩(keratophyre):一种中性海底喷发岩,呈致密角岩状,大多为斑状构造,斑晶主要是钠长石或钠长石-更长石。磨拉石建筑 molasse formation:以砾岩为主要成分的陆相粗碎屑岩,反映近源、快速积存, 一般位于造山带前缘。地槽构造旋回:地槽从开头下陷承受沉积到最终褶皱上升称为褶皱山系的整个构造进展过程大地构造旋回: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地壳构造运动明显呈现出周期性重复进展的过程, 一个周期连续时间约为 150 个百万年左右。地质历史时期中重要的构造运动:海西运动又称华力西Varisian运动,以德国海西山得名,指晚古生代造山运动,其所形成的褶皱带,称海西或华力西褶皱带。海西运动的完成标志着古生代的完毕。加里东运动Caledonian movement这一概念是 1888 年由休斯E.Suess创立的,以英国苏格兰的加里东山而命名,志留系及更早地层被猛烈褶皱,与上覆泥盆系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说明早古生代期间发生了褶皱运动。加里东运动的完成标志着早古生代的完毕。休伦运动Huronian orogeny 休伦运动是北美休伦纪24 亿21 亿年地层沉积之后、元古宙发生的褶皱运动,是依据北美休伦族的名字命名。有人还认为此运动发生在太古代末。阿尔卑斯运动Alpine orogeny 是指中、生代发生在阿尔卑斯旋回内的地壳运动, 不管是造山运动或是造陆运动,都统称为阿尔卑斯运动。欧美大局部地质学者把阿尔卑斯运 动的时间限制在第三纪,在不同的地方表现为不同强度的很多幕,在中世或上世完毕。中国地质学界一般不承受这个名称,发生于中生代的地壳运动称为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发 生于生代的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印支运动(Indosinian movement):法国地质学家Gromaget (1934)在争辩越南的地层时, 首次提出印支运动的概念。后经黄汲清的提倡,这一概念在中国也得到广泛使用。最初,印支运动只是指中南半岛和中国华南地区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所表现 的构造运动,现在已经把三叠纪期间的构造运动都统称为印支运动。燕山运动Yanshanian movement:1926 年翁文灏在题为“中国东部的地壳运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燕山运动” 。他在次年发表的“ 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一文中将北京西山九龙山组中侏罗统与髻髻山组上侏罗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所代表的构造运动称为燕山运动, 代表侏罗纪末期、白垩纪初期产生的不整合、火成岩活动和成矿作用。现在指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发生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Himalayan orogeny):黄汲清1945 首先引用,指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这一运动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因首先在喜马拉雅山区确定而得名。这一造山运动使 中生代的特提斯海变成巨大山脉。喜马拉雅运动,不仅限于喜马拉雅山区,也发生在中国台 湾省以及地中海、高加索、缅甸西部、印尼、菲律宾、日本和堪察加等宽阔地带。这个带是地壳上最的褶皱山系,直至今日它的活动性仍很猛烈。由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褶皱带叫喜 马拉雅褶皱带。喜马拉雅运动有人简化为“喜山运动”。总结:地壳的演化就是从一个构造旋回向另一个构造旋回螺旋式进展的过程,地壳在一 个构造旋回或一个进展过程中,在肯定空间范围内所形成的地质综合体,称为一个构造层。划分构造层的依据是:区域性不整合或假整合、大型沉积旋回、沉积建筑类型、沉积岩相、变质程度、地层的含矿性和构造格局的变化等。造山作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