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牛顿第三定律及力学单位牛顿第三定律一、选择题1. 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B A. 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B. 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C. 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D. 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必须用牛顿做单 位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基本单位;B.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基本单位;C.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导出单位;D. 在国际单位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导出单位4. 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B. 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5. 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B. 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C. 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D. 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 会向相反方向游去6. 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物体上。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二力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7. 如右图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C A. 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tB. 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C. 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D. Q对桌面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8. 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B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八刁B.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9.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合力为零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因为地球质量大于物体质量,所以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大于物体对地球的反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A. B.C. D.10.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D A. 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有关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11.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D A.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B. 某物体若只受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可以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C. 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D.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以卵击鸡蛋,蛋破而石头没损伤,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B. 物A静止在物B上,A质量小于B质量,所以A作用于B的力小于B作用于A的力C. 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压力和桌面对书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3. 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 只有物体静止时,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14. 一小球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细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 小球对细绳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C. 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D. 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细绳上15. 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B A. 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 作用效果也相互抵消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衡力的性质却 不一定相同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一对平衡力也是如此D. 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16. 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甲狡辩说:“我打了乙一拳,根据牛顿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那么这一事件判决的依据在哪里? BA. 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判决甲付乙的医药费B. 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但甲的拳能承受的力大于乙的胸能承受的力,乙受伤而甲未受伤,甲主动打乙,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C. 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甲的拳和乙的胸受伤害程度不相同,甲轻而乙重,判决甲付乙的医药费D. 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判决甲付乙的医药费二、填空题17.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米】、【千克】、【秒】_。18. 用绳悬挂一重物,当重物处于平衡状态时,重物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绳子对重物的拉力】 ,重力的反作用力_【重物对地球的吸引力】 。19 .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为【木块对地球的吸引力】,方向【竖直向上】,木块所受浮力的反作用力为_【木块对水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力学单位制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B、牛、千克每二次方秒都属于力的单位C、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g的值等于98cm/s2D、在力学计算中,所有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解析:力学单位制中,质量、位移、时间的单位被选为基本单位,而不是力的单位,故A 错;根据F=ma,1N=1kg m/ s2,故B对;在厘米、克、秒、制中,g值不变,g=9.8 m/ s2=980cm/s2, 故C错;在力学计算中,没有特殊说明,所有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故D正确。答案:BD2、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B、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C、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表示,只要正确应用物理公 式,其结果就一定是用这个单位来表示D、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一定同时确定单位关系 解析:A、B选项为单位制的一般性描述,是正确描;在物理计算中,物理化工既确定了各 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又同时确定了其单位关系,故错误说法为D答案:D3、下列单位中,是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单位的是()A、 cm / s2B、m / s2C、 N/kgD、 N/mu解析: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为kg,长度的单位为m,时间的单位为s,根据a =-t可知加速度的单位为m / s2。答案:B4、在力学中,测定质量、时间、长度的常用测量仪器分别是解析:天平、停表、毫米刻度尺是实验室中测定质量、时间、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答案:天平停表毫米刻度尺5、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恒力作用下,5s末的速度是多大? 5s 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析:物体受力情况已知,由静止开始运动,在恒力的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所以它做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恒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求 出加速度,然后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就可以求出5s末的速度和5s 内通过的位移。已知:m=7kg,F=14N,t=5s,求U和 X。解题时,对题中所有已知量都用国际单位制表示时,计算的结果必定是用国际单位制表 示的。既然如此,以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 正确单位就可以了。为使计算简单,上面的计算可简要写成以下形式:a = 一= m / s2 = 2m / s 2m 7u t = at = 2 x 5m / s - 10m / sX = at 2 = L x 2 x 25m = 25m 22答案:10m / s, 25m 6、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A、牛顿B、加速度C、质量D、千克E、厘米F、升G、密度H、时间I、秒试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物理量的是。(2)属于基本单位的是,属于SI制中单位的是。解析:注意物理量现物理量的单位,基本单位和国际单位的区别。答案:(1)BCGH (2)DEL ADL7、质量为40g的物体从距地面36m高处落下,落时的速度为24m /s,求物体下落过程 中受到的平均阻力。解析:物体的质量m=40g=0.4kg.设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a,根据匀变速度运动规律有u 2 = 2ax设物体所受平均阻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 F = ma 把。=24m / s, xg = 36m, m = 0.04kg 代入 解、两式得 F=0.08N。答案:0.08N8、力的另一个单位是达因,它在厘米、克、秒制中的定义为:使质量为!g的物体产生 1c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达因,则1达因=N。解析:1 达因=1g - cm / S2,又 1g=10-3 kg, 1 cm=10-2 m,故 1 达因=10-5 kg m / s2。答案:10-59、将质量为0.5kg的小球,以30m/s的速度竖直上抛,经过2.5s小球达最高点,求:(1) 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空气的平均阻力(2) 小球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大小。(3) 若空气阻力不变,小球下落时的加速度为多大?(g=10m/s2)解析:(1)设小球上升时,加速度为a,空气的平均阻力为F,则0u = atmg + F = ma把u = 30m / s, t = 2.5s, m = 0.5kg 代入,解、得:F=1N(2) 小球达到最高点时,因速度为零,故不受空气阻力,故加速度大小为a=g=10 m / s(3) 当小球下落时,空气阻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设加速度为a,则mgF=ma, 得a=8 m / s2答案:(1) 1N(2) 10 m / s2(3) 8 m / s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