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情定“两环开放”战略京津冀一体化 之后:河北向海的已知和未知刘玉海本报记者刘玉海石家庄、唐山、北京、天津报道在一群记者的包围下,赵勇艰难挪下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的主席台,随后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突 围而出。他刚刚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共同主持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批的新闻发布会。自此,拥 有近秦皇岛、唐山、沧州500公里海岸线却错失中国改革开放后“东部率先发展”战略机遇的河北,终于 得以将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此时,长期以来被寄予厚望的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正陷入困境和更广泛的争议,来自 学界和河北省官方的质疑之声开始半公开化和公开化被表达出来,甚至直接提出“河北正因为靠近京津才 发展落后”这样的观点。于是,该规划的获批,被认为代表了最近几年河北决策者对该省省域经济发展进行战略反思的努力, 是河北省向海发展战略新思维的一个新开始。而一个引发广为关注的“巧合”是:今年8月27日、28日,张庆伟、张庆黎先后空降河北,分任河 北省代省长、河北省委书记。10月27日,久拖两年不决的河北沿海发展规划终于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样的巧合,遂被解读为河北省在“二张”主政的新时代,该省或将正式走出“自主发展还是借力京 津、环渤海还是环京津”的战略困扰,更加旗帜鲜明地在“自主发展”和“环渤海”的战略方向上寻求突 破。自此,这个拥有7000万人口的内陆型经济省份毅然转身,重心向海。“打个比方,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获批,就像2001年中国加入WTO ! ”河北省发改委系 统一位官员兴奋地说,“河北拿到了中央的路条”。这种兴奋的背后,是河北在稳定与发展、均衡发展与发挥比较优势、环渤海与环首都、借力京津与自 主发展之间,在京津冀与中央三地四方之间长达30年的纠结与坎坷探索。其间,河北方面曾多次寄望于京 津冀合作,然终沦为漫长的等待、冷遇和失落,曾为此委屈,继而愤怒,却又无助。面朝大海,能否春暖花开。对于河北省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真的可以撇开纠缠不清的京津冀一 体化发展的困扰,在自我为主、独立发展、面向大海的道路上赢得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吗?何况,在河北 省的历史上,面向大海、自主发展的战略方向并非是第一次被提出、被实践。1.畿辅河北的宿命在发布会现场,赵勇侃侃而谈,在其看来,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一一毗邻京 津。而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毗邻京津,亦被大多数河北人视为其最大的发展优势。自辽代以后,北京成为中国首都以来,河北一直是拱卫京师的要地。即便到晚清,也环绕京师,领有 天津卫。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后,将总督衙署由保定迁往天津,使天津成为河北首府。新中国成立 后,京津直辖,不断的将河北的地盘吞入日渐膨胀的北京。1949年,河北省设立通县专区,辖通县、蓟县、三河、香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昌平、大兴、 宛平、良乡、房山13县。到1958年,不足十年的时间里,通县专区下辖的县不断并入北京,最终撤销建 制,只有蓟县、三河、香河和后来成立的大厂县以及并入的固安县重新被划归河北。“北京、天津从河北区域内挖出去成为两个特大城市后,把河北割裂得支离破碎。”河北省社会科学 院原副院长杨连云说,从石家庄到承德、张家口还得路过北京!但这丝毫不影响河北对北京的期待。主流的观点是:北京作为首都,云集着中央政府机关、国有大企 业、众多科研院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河北只需承接好来自北京的产业升级及外迁,就能轻松赚个 盆满钵满,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实际上,环首都带给河北的首要任务是做首都的“护城河”,而不是经济发展。每逢“两会”及“非典”等“特殊”时期,河北需全力投入以保持首都稳定:河北境内进入北京的铁 路、公路沿线,得派人24小时轮流值班,值班任务分解到各机关单位,不出人就出钱。维护首都稳定之外,越来越多的任务也开始落在河北头上:保障首都供水、空气质量、环境等,这迫 使官厅、密云水库上游的张家口、承德地区农民只能放弃打井取水,放弃种植水稻;迫使河北不得不下马 一些工业项目。而这一切在相当长时间里并未获得补偿或者补偿很少。河北的这一首都“护城河”角色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时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在进京交通线24小时 派人值班,电线铁塔派人值守;严控人员进京,以免给北京增加人口交通压力;首都周边一些工业企业停 产6个月,造纸厂、化肥厂等地方支柱工厂纷纷下马;卡车不准进北京,前往宣化、张家口需绕行山西从历史上来看,国都周围地区称为京畿,承担支援和服务首都的重要职能,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畿 辅河北,首先需要直面“稳定与发展”的关系,这并非偶然,甚至可谓其宿命。发展终究是绕不过去的课 题,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河北省发展省域经济的战略选择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陷入了长期的争论和 自我犹疑当中。京津冀一体化之后:河北向海的已知和未知改革开放前,河北的发展战略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提高两线、狠抓两片、建设山区、开发沿海”: “两线”分别是河北境内连接北京的京山(山海关)铁路和京广线河北段;“两片”则是河北的两大贫困 集中区:坝上和黑龙港地区一一黑龙港流域的53个县,主要是衡水、邢台、邯郸、沧州四市;山区则是指 燕山、太行山地区;沿海则是秦唐沧。改革开放后,河北的第一个发展口号是1985年时任河北省委书记邢崇智提出的“山海坝”。因为河北 有太行山、渤海、坝上草原。“山海坝都是比较穷的地方。”河北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陈璐介绍,这是一种经济均衡发展的 指导思想,“哪儿穷就发展哪儿”。“山海坝”提出后并未得到认同。当时河北理论界多次讨论后认为,这一提法并没有充分反映河北的 区域经济特点,只是个地理概念。“河北是有渤海、太行山和坝上,但还有大平原没提。而且山海坝 这个地理概念到底应该怎么和区域经济结合起来? ”河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杨连云回忆道。于是,1986年河北提出了 “环京津”战略,试图依托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带动河北。“这是河北借力发展思想的开端。”陈璐说。此后,借力京津还是自主发展,重点是环首都还是沿渤 海,成为河北发展的两种不同取向,交替主导着河北的发展路径。但“环京津”战略提出未及两年,河北又于1988年提出了 “两线一区大开发”的主导思想。“两线” 依旧是京山、京广线,“一区”成了河北沿海地区。“这个战略的提出,有非均衡发展的思想,开始把目光转向沿海。”陈璐说。可仅仅过了4年,河北又将发展口号换成了 “一线(秦唐沧沿海一线)两片(石家庄和廊坊为代表的 冀中南和冀东)带多点(开发区)”。就在河北的发展指导思想摇摆不定之时,在邓小平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其他沿海省市纷 纷抓住机遇,加快港口建设一一而且交通部对地方建港口给予投资总额1/3的资助,深圳、珠海、厦门、 浦东、天津以及青岛、威海、大连等沿海城市的开发区增长速度更是令世人震惊。直到1993年,在中央提出环渤海开发开放的背景下,主政河北的程维高重提80年代中期就为理论界 所推崇的“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带动战略”。所谓“两环开放带动战略”,完整的表述是“外向带动,两环结合,内联入手,外引突破”。“两 环”就是环渤海、环京津,环渤海就是面向海洋开放,环京津就是对京津开放。“两环开放战略提出后,河北上下欢欣鼓舞。”持续跟踪研究河北发展政策20多年的河北省政府 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于刃刚记得,当时河北省委、政府、政协、理论界频繁召开 会议,上下热议,相关文章铺天盖地,“都觉得两环恰如其分的体现了河北的特色”。1994年的河北省人大会上,这一战略被进一步明确化,写入河北“九五”计划,成为河北影响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战略。但“两环开放战略”的支点是京津,开放对象也主要是京津,难免受制于人。河北自此更是陷入了京、 津、冀、中央“三地四方”复杂的博弈之中。3. 环京津环出了贫困带河北向京津敞开大门,遭遇到的却是冷遇。“2004年以前,除了供应农副产品外,河北与京津的合作很少。”杨连云说,“除了水,天津不需要 河北;北京更无所谓”,北京需要河北保障洁净的水、空气、环境,“要你保障时你必须保障”,奥运前, 北京市和环保部到河北搞联合调查,污染水资源的工业项目就得下马,河北只能执行。“北京人说了,我需要什么产品就打开城门,不需要的时候就关闭城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 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城市学会副会长牛凤瑞深有感触地说,“一种居高临下的风范。”他曾在河北 工作,为做市场规划而去北京调研。河北省一位专家对此愤愤不平。他认为,在京津关系中,河北一直处在被动地位,话语权比不了北京 北京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动不动就打中央的旗号。如此情势之下,“两环开放战略”提出之初河北方面曾寄予厚望的京津产业向河北转移自然落空,而 大都市的“虹吸效应”更在京津周边的河北地区形成环京津贫困带。2005年,由亚行委托上海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社科院会同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发改委、河北 省社科院及河北省科学院等部门联合调研形成的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数据显示:在京、津以 北的张家口、承德,京、津以南的保定西部、沧州,形成了一个由32个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6 个)3798个贫困村组成的面积达到8.3万平方公里、人口 272.6万的贫困带。以张家口为例,这个曾经位居河北第四的京北重镇,2008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北京市农民人均纯 收入10662元的30.8% !甚至不及新疆、内蒙!“有些专家说河北靠着京津发展怎么还这么落后,我认为正因为河北靠着京津才发展落后。”杨连云 举例说,比如一个跨国公司来投资,考察过后当然会首先投资北京、天津,而不会投资河北,“什么时候 京津到了扩散辐射阶段,河北才能发展起来。”4. 京唐港往事当然,河北也并非一无所获,唐山就一度成为三地博弈棋局的受益者。1984年,唐山震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当时全国正大张改革之风,包括邻居秦皇岛在内的一批沿海城 市因近水楼台而率先搭上开放快车,景象一派繁荣。有200公里海岸线却还只能被定位为内陆城市的唐山 意识到,没有自己的出海口,经济发展永远要比别人慢几拍,遂铁下心来建造港口。准备了 5年后,1989年,唐山港动工建设,全部资金由唐山市自筹。当时唐山港是1.5万吨一3.5万 吨级的浅水港,1991年简易通航后,只为开滦煤矿、三友碱业等企业出口煤炭、海碱和水泥,1993年的吞 吐量仅为45万吨,利用率不到1/10。这不算一个好的开局。转机出现在1993年。当年7月,北京和唐山市政府签署了联合建港协议,唐山港就此更名为京唐港一 虽然北京只投入了 1.5亿元,在24亿元的投入中微不足道。时任唐山市计委工业处处长的胡世宁,将这 次合作称为“给唐山港刻上京字招牌”。这项唐山市几经努力、最后靠一位唐山籍的老北京副市长才促成 的合作,被外界解读为“北京抛弃天津,自行在唐山建港口”。自元代以来,天津一直作为北京的东南门户和出海口而存在。1860年开埠后,天津依托港口优势在半 个世纪后开始超越北京,一跃而为北方经济中心。但新中国成立后,京津地位逆转,京津关系也变得微妙 起来一一互相不服对方,通俗的说法就是互相“掐”。这从两个城市球迷之间紧张关系就可看出。天津敢于和北京叫板的便是依持其港口资源。“北京进出口走天津港处处受制:人家经常卡它,给它 压货,你北京来的就候着吧,人家三天就走了,你半个月也走不了;另外摊上各种费用。”杨连云介绍, 为此北京和唐山合建京唐港,想走这个小港口,不再经过天津。但市场有其自身运行逻辑,北京抛弃天津另建京唐港作为出海口的想法并未成真:京唐港除了给首钢 进口一些铁矿石外,北京的大型集装箱等货物仍仰仗天津进出港一一毕竟北京到天津港的距离近过京唐港, 而且配套物流设施,京唐港也远不能和拥有百年历史的天津港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