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涉及到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等共八节知识点,这一册的内容是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认真仔细的学习,以便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目标与要求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3.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4.是学生知道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体会有余数出发的实际背景;5.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6.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7.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8.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二、重难点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来自生活中;3.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4.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三、知识点概括总结1.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2.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3.分米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0.0001千米(km)=1分米0.1米(m)=1分米10厘米(cm)=1分米100毫米(mm)=1分米10分米=1米(m)0.1分米=1厘米(cm)0.01分米=1毫米(mm)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6.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本文来自马博士教育网,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www.maboshi.net/sx/sxsc/xx/jdgn/72631.html7.加法各部分名称“+”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100(加数)+(加号)300(加数)=(等于号)400(和)8.加法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9.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10.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11.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12.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算是否正确。13.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由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14.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15.周长: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周长的长度因此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16.估计:根据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17.余数: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取余数运算:1.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18.余数的性质余数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a,b,c均为自然数):(1)余数小于除数。(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9.秒:时间单位时间单位秒(second)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是s。20.分: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21.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22.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10(因数)(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00(积)23.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示。24.分数线、分子、分母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读作几分之几。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分子等于被除数,-分数线等于除号,2分母等于除数,而0.5分数值则等于商。25.分数由来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像7/3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26.可能性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本文来自马博士教育网,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www.maboshi.net/sx/sxsc/xx/jdgn/72631_2.html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