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能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与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历史学科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下几十年,纵横几万里,既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又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和丰富的活跃的文化思想,这些广博的知识对中学生极富吸引力。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注重历史材料引用,激发学生兴趣历史材料是历史知识形成的源泉,重视运用历史材料,创造有历史感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史料引用可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时,可以利用时局图讲述,还可以引用陈天华诗句:“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彊,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这种具有针对性的材料和图画,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无疑会加深学生对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瓜分豆剖”局势的感性认识。2.以引人入胜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方法丰富多彩有故事导入还有设疑问导入,最根本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新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如在讲阿拉伯帝国时,利用阿拉伯人的图片,提问这是那一个民族,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对此产生了兴趣。使学生有如听一段有趣的故事或乐曲之快感,如同看一部艺术价值很高的电影或文学作品,有一种获得艺术享受的欣慰和满足感。3.以学生为主体。要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显而易见,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题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要关照到所谓容易被老师遗忘的“角落”,那些沉默寡言,不爱表达,甚至内向怪癖的学生,给他们参与教学的各种机会。一些历史教师因材施教,实行了分层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讲述、提问等环节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发挥团队精神,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上台演讲,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谈自己的认识、理解,教师适当点播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让课堂成为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肥沃土壤。4.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疑激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问质疑,采用步步深入启发诱导,化解疑难等,循序渐进的方式探究教学内容,这样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既要难易适度,又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循序渐时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级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如讲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看标题分哪两个部分?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这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战争性质有什么不同?既参加秦末农民战争又参加楚汉之争的是谁?这两场战争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疑入文,兴趣浓厚,记忆深刻。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正确树立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提高学习效果。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向学生提出小而具体、新而有趣、难易适当,富有启发性的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讲元朝的统治一课中,讲述“文天祥抗元”时,引导学生思考:文天祥在一次战斗中被俘,后囚于大都,表现坚贞不屈的品格和崇高的气节,能不能因此就否定元统一战争呢?这一问题涉及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地看待元朝统一战争,这种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们积极地谈出自己的看法,这一战争给人民生活所带来的苦难和对江南经济破坏应持批判态度,同时元朝统一在历史上有重要意义。这样,恰当而有深度的提问,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6.运用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历史课讲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要想把遥远的历史事件,历史场面再展现给学生,教学时就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学生步步引入历史的殿堂,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进行课时教学时注重导语的设置,设置时要结合本节课内容,联系以前相关的事件,能抓住学生心理,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真正进入教学内容中。在历史教学中如能巧妙地利用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在笑声中使学生领悟到其中蕴藏的智慧和哲学。如在讲意大利统一进程中撒丁王国首相加伏尔认识到靠一国力量不能完成统一的重任,他环顾四周,想找一个同盟者,这时插入一句歌词“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学生哄堂大笑,教师趁热打铁,分析法意为何结盟的原因,学生意犹未尽,听得津津有味。课上教师语言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能以形象、生动激情饱满的语言给学生描摹出一幅幅生动可感的历史画面,且要有较强的逻辑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环环相扣。7.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提高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图片、引入相关相近的历史故事、自制一些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再现当时的历史情景、具体的感受,才能不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历史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主要有地图、画片、幻灯片、电影、录像、插图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讲北宋文化时,就以清明上河图真实生动地向人们展现了800我年以前,北宋都成汴京近效,在清明时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情景和社会风貌,画面上的街市、村野、车船等安排得错落有致,人物栩栩如生。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历史上不朽的作品,是研究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民俗的珍贵史料。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史实的落后,我们可充分发挥其优势,强化文字与图像、声音的结合,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构建图文并貌的画面,无论是对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都比平面的文字、单调的讲解要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电影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它集视、听、触等多种感官作用于一体,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无目的、盲目的进行,要善于捕捉兴趣点,有针对性的使用。如红军长征一课,最能体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例四渡赤水,学生最感兴趣,如何将声东击西的战术活灵活现地向学生展示这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功能:切入电视剧长征中四渡赤水进行播放,让学生从视觉角度去感受;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制成动画,并标明几个重要的地点如古蔺、桐梓、楼山关等,箭头方向动态变化。同时指出,一渡赤水主要是想摆脱国民党军队的追剿,二渡赤水迅速脱离川、滇两敌的侧击,回师黔北,完全出敌意外,三渡赤水将金沙江两岸的川、滇敌军调开其防线,四渡赤水完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红军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彻底跳出了敌人的包围。教学中,毛泽东率领红军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声东击西的战略战术折服了学生,学生也在极高的兴趣中感受到了那段难忘的历史。这样做渲染了课堂气氛,创设凝重的历史情境,较之传统教学法(教师口头描述)效果更加到位,达到了激发学生爱国感情和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8.将历史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内容有机联系,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缘由的探究性学习兴趣。 历史是事物发展的反映,初中历史主要是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阐发的人类发展史与现代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将历史课堂与当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生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各个时期的历史其内在联系的紧密性、一致性和连贯性,提高他们对当前社会的认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历史是一面镜子,不知道过去就不了解今天,学习历史并不是为历史而历史,而是通过历史的今天,更好地认识现实。例如,1997年的香港回归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香港是怎样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为什么到今天才回归,通过这一线索梳理,唤起学生对历史内容本身的亲近感,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当教师讲到,清末民初服饰的变化,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教师联系今年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问:在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上,我们的胡锦涛主席穿的什么服装?同学们表现出兴奋积极态度说:中山装。然后再看几个画面:新中国成立时开国大典、国庆35周年、50周年庆典等,让学生观察思考: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穿的是什么服装?说说中山装的样式特点?为什么我国领导人在国庆庆典活动上要穿中山装?说说你对中山装的看法?通过这样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社会问题的历史缘由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认识能力。9.及时作业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是未知的东西。”及时作业对于学生及时掌握当天知识、有效学习日后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孔子言:“温故而知新。”通过作业,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有时能从中悟出新的涵义,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对某个知识的兴趣,极大程度上与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密切相关。因而,教师平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布置适量作业,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养成其严谨治学的态度。10.各种教法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这是教学的最高原则。课堂上,教师教学的内容和气氛是不断变化的,为达到教学目的,教师须灵活采用各种教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点面结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各种教法教学历史。如原始社会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用讨论法,列举黄帝时人们的发明用抢答法,对夏商周青铜等手工艺品的欣赏用讲述引导和情感熏陶法,春秋战国的纷争用开故事会法,戊戌变法用自学答题法,其中康有为驳斥荣禄用表演法,还有课外阅读材料辅助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师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善于创新,使历史教学永远保持新鲜和活力。总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单是学好历史课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先决条件,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将以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才能达到让学生重视并喜欢历史课,达到历史课的教学目的,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