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殖鱼塘水质调控措施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 2017年第5期“鱼儿离不开水”,水是水产养殖“三要素”(水、种、饵)之一,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 本条件。在当前高密度养殖情况下,水质的好坏与鱼的健康生长息息相关。水质调控好,鱼类 生长快、发病率低、饲料利用率高;若水质管理不善,就容易造成有害物增多、溶解氧下降, 使得池水老化,导致泛塘和鱼病暴发,轻则抑制生长,造成饲料系数上升,重则引起死亡。 “要想养好一塘鱼,先要调好一塘水”,这句话就是养殖户对水质调控重要性的高度概括,是 在养殖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一、清池消毒渔谚说得好:“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由此可见,清池消毒至关重要,它是改善水 质和底质,取得鱼类养殖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清池消毒主要包括清池和消毒2个方面。1清池。当养殖的成品鱼起捕上市后,应及时排干池内残水,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保留淤 泥10厘米左右,然后让阳光曝晒池底2030天,以促进有机物的风化分解,延缓池塘老化。2消毒。使用生石灰消毒,干法用量为75100千克亩:湿化用量为12 5150千克, 亩,方法是将生石灰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不留死角。使用生石灰清池消毒,不仅可杀灭潜藏 于底泥中的寄生虫、病原体,而且还能中和有机酸,使底泥呈弱碱性,有利于营养盐的释放。二、合理施肥于放养前10天投施生物有机肥,主要成分为肥水菌群、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 母菌、固氮茵等,用量为810千克亩(鲢、鳙鱼为主的池塘可适当加量),加水稀释溶解后 全池泼洒,以培育浮游生物,为即将入池的鱼种提供生物饵料。为促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繁 殖状态,养殖期间每隔1015天还需追施1次氨基酸肥水素,主要成份为氨基酸、动植物蛋白 多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1米水深用量为1.01.5千克亩,以补充浮游生物所需营养, 加快繁殖速度和增加密度。生物饵料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是任何人工饵料无法替代的,是提 高鱼种放养成活率和加快生长速度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三、加换新水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随着鱼体长大和饲料等投入品的增加,池中残饵、污物也随之增多, 经厌氧发酵会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造成自身污染,导致水体恶化,尤其是高温季节, 水质变化更快,因此,必须适时加换新水。一般每隔710天加入新水1次,每次加水1020 厘米,高温季节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每隔2030天换水1次,高温季节池水恶化时应及时换 水,先排出池底污水,然后再补充新水,每次换水量为30%左右。四、使用生石灰生石灰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消毒剂和水质改良剂,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深受广 大养殖户的欢迎。一般每隔1015天使用生石灰对池水消毒1次,用量为1015千克亩, 方法是加水乳化全池均匀泼洒。使用生石灰消毒的优点有:一是杀灭病原菌,降低发病率:二 是中和池内酸度,调节池水呈偏碱性:三是促进池底厌氧菌群对有机质的矿化和腐殖质分解, 促使水中悬浮的胶体颗粒沉淀,提高池水透明度;四是增加池水中钙离子的含量,满足池鱼生 长对钙质的需求。五、使用生物制剂生物制剂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生态环保等优点。每隔1015天使用1次浓缩EM原 液(主要成份:乳酸菌、酵母菌、芽抱杆菌等),1米水深用量为l千克,亩,以降解池中的 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提高水体透明度,调节酸碱度,改良水质:每隔1520 天使用1次底改活菌颗粒主要成份枯草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沸石粉、钙 质、腐植酸钠、EDTA、增氧物质等),1米水深用量为1千克/亩,老化严重的池水可适当加 量,以将底泥中的残饵、粪便等有害物质转化为浮游植物可利用的营养元素,改良底质。六、使用机械增氧精养鱼塘应按照0.6千瓦/亩的标准配备叶轮式增氧机。使用增氧机的目的是增加水体与 空气接触面积,使池水形成上下对流,将上层溶氧充足的水输入底层,散逸池水中氨氮等有毒 气体,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一般应根据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规律,确定开机增氧的时段和 时长。35月份,阴雨天气半夜开机至日出;69月份,晴天早晨开机2小时,午后13: 0014:00开机23小时,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夜间22:00开机至次日中午: 1011月份应 勤开机,保持池水溶氧充足。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物联网技术,将增氧机与溶氧控制仪并网 使用,科学设定池水溶氧的上下限,实现养殖池塘全自动增氧,始终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 升以上,为养殖鱼类提供舒适、快乐的生长环境。222344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岗埠农场37号农业办王同翠 电话:0518-87433234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