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鉴赏学习的方法关于古典诗歌鉴赏学习的方法1.读“题”凡读诗,必须读全诗,即从题目入手,直到最后一个字,凡有注释的,包括注 释在内。事实上,许多读者,特别是中学生,尤其是面对考题上的诗,往往只记住 诗句,而忘了题目。殊不知,有些题目也是诗整体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丢了题 目,等于给自己的理解设置了障碍,抛弃了对诗内容或情感把握的切入口。因为题目往往含有可资我们理解诗的信息。例如,王维过香积寺,寺,特 殊的地点,题目点明了地点,事情(“过”)。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既交待 了季节、时间、对象,又表达了心情(“喜”)。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题 目不仅交代了人物间的关系,同时,又叙述了情节(“见”“别”),更重要 的是描写了情感的不同特征(喜悦与哀愁)。面对这样的题目,纵然不读诗,也可 以引发丰富的联想。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题目既明确了地点,一个富 有历史厚重感的地点,又交待内容,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指向。读题目,可以帮助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所抒情感的把握。2识“人”这里的“人”,指诗人、叙述者和被叙述者(诗词中的主体对象)三者。凡诗 文皆有叙述者,相对于文而言,对诗的叙述者的辨识,对理解诗的情感内容更加直 接。诗的“叙述”者有两种形式:一处于诗的景物人事之外的叙述者,作者以旁观 者或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一是置身于景物人事之中的叙述者。处于诗的景物人事之外的叙述者,作为局外人,与诗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 的。例如,卢照邻的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 君不知。”这首咏物诗,叙述者和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的。叙述者是诗人,主体 对象是池荷。诗句是围绕主体对象展开的,诗人的思想情感是依附在主体对象允许 的范围内的。要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首先要解读主体对象。该诗写荷花的香艳, 也写荷花担忧因秋风而过早的飘零。只有解读了荷花的这一形象,才能品味出诗人 在诗中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情感。又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诗 人与诗中的主体对象思妇也是分离的。诗句都是扣紧思妇写,诗人渴望和平的愿 望,是通过思妇的思念丈夫(良人)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表现出来的。置身于景物人事之中的叙述者,叙述者往往和主体对象合二为一。例如,陶渊 明归园田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九月 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登高、陆游书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声声慢等。这些诗词,都直接表露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我们读诗,就是 与诗人的直接对话。读诗,不应忽略叙述者的立场,这对鉴赏诗不无帮助。另一个识“人”的含义,指对作者的认识。对作者的认识途径有二:一是调动 文学常识记忆库中的知识储备,二是借助现场的材料诗词后面的注释。了解作 者,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他的诗,因为有些诗,作者抒发的情感往往与他的背景有 关。3辨“文”所谓辨“文”,指从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诗描述的内容各不相同,有山水田 园的、边塞羁旅的、宫廷闺怨的、送别酬答的、咏物写景的、寄兴咏怀的,不一而 足。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辨认,有助于对诗歌情节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例如,李白 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 鹧鸪飞。”当我们得知这是一首咏史感怀诗,那么,我们就可以较容易地明了所写 的史实内容:越王破吴凯旋,战士尽衣锦荣归,如花般的宫女挤满华丽的宫殿,真 是荣极盛极一时。掌握了这一叙述情节,再与“只今”一句所写的荒凉形成鲜明的 对比,我们就较容易把握诗人对盛衰的感慨。柳永雨霖铃,当我们获知这是一 首离别词之后,我们同样可以比较轻松地掌握它的情节:一对恋人长亭惜别,他们 缠绵留恋,无奈船夫催发,他们哽咽着离别,女主人公想象着情人的去处和途中的 景况,并且设想自己日后生活的寂寞孤凄。明白了词的情节,就能进一步体会它所 表达的情感。又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使众生 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这是一首咏物诗,它的主体对象是“病牛”。当我们 辨清了“文”之后,它的情节就很清楚了:病牛为人耕种,结果,他们收获了很 多,而病牛自己却筋疲力尽,无人为他的老病衰弱而伤感;然而,只要众生能够温 饱,他甘心情愿让病弱的身躯倒卧在残阳里。了解了情节之后,诗人的为民奉献的 情怀也就从诗句中透露出来了。辨“文”,对我们进一步赏读诗歌有一定的帮助。4看“注”赏读诗歌,离不开注释。注释往往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背景以及其他 有关情况,有些注释还能替我们解释一些生僻难懂的词,介绍有关典故的出处和提 示用典的意思。高考中出现的鉴赏古诗词考题,它的注释更具实用性。它除了帮助考生理解诗 句的意思外,还往往暗示诗的内容,或意境或其写作风格。例如,有一道高考模拟 题是阅读两首诗,一首是朱余庆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 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另一首是张籍的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考试 的第一题是: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 么看法?在这两诗后试题之前,命题者给出一个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 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两首诗都用了“比”这种写法,如果没有这个注释,许多考生恐怕看不懂诗的内 容,更谈不上回答准确了。有了这个注释,就大大降低了答题的难度。又如 2007 年福建省的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的是宋朝谢枋得的武夷山中:“十年无梦得还 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有一道题是:这首诗 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同样,命题者对原诗给出了两个注释:谢枋得: 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 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 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有了这两个注释,诗人所抒发的国破家亡之恨和 决心学习梅花凌寒独开的不屈的斗争精神,就容易明白了。二、象、境体悟象境体悟,这是读懂诗歌无法回避的,也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品读 意象和体味意境两个方面。1品“意象”所谓意象,指含有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世间物象无数,诗人选此舍彼, 或舍此选彼,完全是根据创作时内心情感和表达志趣的需要。在不同情感或志趣的 导引下,就是同一物象也会选取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意象。例如,同是咏蝉, 虞世南写:“垂绥饮清露”、“居高声自远”。骆宾王却说:“露重飞难进,风多 响易沉。”两位诗人都选取了露水和声响两个客观物象,但因为当时诗人的处境不 同,情感有很大的区别。虞世南身居高位,以清高风雅自许,自负才华;骆宾王无 辜遭诬身陷囹圄,含冤莫白。所以在诗中的意象完全不同:一是“清露”“声 远”;一是“露重”“响沉”。又如,同是月,不同诗人笔下的意象也不同。王维 说“明月松涧照”,刘禹锡感慨“淮水东边旧时月”,柳永却道“杨柳岸晓风残 月”,李清照又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里“明月”、“旧时月”、“残 月”、“月满 ”,都是根据诗人当时的心境选取的不同意象,传达的是诗人的情 感志趣。另外,有些意象,还有着传统的文化象征意义,它们的意义较为固定。例如, 梅花象征不屈和高洁,鸿雁象征相思和信使,浮云象征游子或小人,梧桐象征凄凉 和悲伤,菊花象征清高和坚强等等。如果,我们懂得这些意象的传统文化象征意 义,对我们理解诗歌有较大的助益。就考试答题来说,帮助更大。例如2002年全 国高考卷中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有“此夜曲中闻折柳”句,考题恰好考到了“折 柳”二字,考生如果掌握了“杨柳”的传统文化象征意义,那么,解题就变得容易 了。意象,承载着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我们要理解诗歌的 内容,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志趣,就要仔细品味意象和意象的含义。2味“意境”意境,是择取的意象与灌注诗人情感的氛围共同营造的境界。营造意境是诗人 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手段。解读意境,就能把握诗人的情感志趣。例如,王维山 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前三联选取十二个意象:秋天、日 晚、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清泉、石上流、竹喧、浣女、莲动、渔舟。这些 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和平、宁静、纯朴的生活环境,表现诗人乐于归隐田园生活的 意趣,同时也从反面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生活的放弃。杜甫登高前两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联 八个意象,展现了一幅深远空旷的深秋图景,与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独登台”共同营造了沉郁、苍凉、悲壮的意境,抒发了诗人那种忧时伤世,感怀自 身飘零的深广无极的情怀。意境,离不开情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解读意境要从景入手,入景而悟 情。例如,杜甫江汉的颔联和颈联:“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 壮,秋风病欲苏。”我们从“片云”和“孤月”入手,可以从它的无依孤独中把握 诗的凄凉意境,悟得诗人孤苦无助的苍凉心境。从“落日”“秋风”中,可以体验 到景物的壮阔境界,从而感受到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情怀。意境的营造,是心与物的融合。解读意境,就能解读抒情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例如,宋朝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 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诗人在这里营造的正是景与情会,心与物融,共同营造出 孤冷寂寞的意境,塑造了主人公凄凉孤独、愁怨难眠的形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