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封山育林区马尾松种群天然更新初步调查骆宗诗1 , 温佐吾2(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81; 2. 贵州大学林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通过对都匀市封山育林基地内马尾松天然更新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马尾松在适生的更新迹地上具有 强大的天然更新能力,影响更新效果较重要的环境因子是更新迹地上灌草盖度的多寡。在皆伐迹地上,每公顷 保留健壮母树1520 株,在调查地区就能保证马尾松良好的天然更新。关键词:马尾松;天然更新;调查报告;封山育林区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Masson Pine Population inClosing the Land for Reforestation Area in Duyun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LUO Zong-Shi1, WEN Zuo-Wu2(1 Sichu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SichuanProvince, Chengdu 610081, China)(2 Forestry College of Guizhou University, GuizhouProvince, Guiyang 550025, China)Abstract:By the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Masson pine in the closing the land for reforestation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sson pine has a strong ability of regeneration in suitable cutting blank. The important environment factor affecting regeneration is the coverage of shrub and grass. In a cutting blank, 15-20 trees remained each hectare can give a good natural regeneration in the investigated area.Key words:Masson Pine; Nat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Report; Closing the land for reforestation are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Lamb.)是中国松属树种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也是我国亚热带东 部湿润地区典型的针叶树代表树种,其天然更新能力极强,能够“飞籽成林”,我国大面积马尾 松天然次生林主要是封山育林后天然更新的成效(周政贤, 2000)。天然更新是种群的一种生态 对策,是种群在长期适应生境这块模板上所形成的固有的种群特征。对这种特征的规律性认识 既是种群动态的研究内容,也是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的基本依据。因而,对马尾松天然 更新情况以及影响其更新因素的了解,对于林业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区域概况和调查方法1.1 区域概况本次调查在都匀市封山育林示范基地内进行。该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东经1070710746, 北纬25。5126。26。在贵州省森林立地分区系统中,属黔中中山丘原立地区中的安顺、都匀碳 酸岩、砂页岩中山丘原立地亚区。市内海拔高度7501,738 米,地势起伏较大,山地占全市总 面积的 82.4%,主要为低山、低中山、中山及丘原地貌。母岩主要有碳酸岩和砂页岩。土壤主 要类型为黄壤、石灰土及部分黄棕壤。该市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 温15.9C,极端低温-6.9U 极端高温36.3U 10C活动积温4,905C,年降水量1,400mm左收稿日期:2004-02-16作者简介:骆宗诗(1963),男,硕士,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和环境资源监测研究。右,无霜期290 天以上。都匀市从 1987 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封山育林,至 1995 年的近 10 年间,封育面积达1.93万hm2,成林面积为5,763 hm2,其中马尾松次生林占了绝大部分,主要类型有马尾松纯林、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马尾松栎类混交林和马尾松多种阔叶树种混交林。林内树种较多,乔木主(Camellia oleifer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var. elliprica)、悬钩子(Rubus palmatus )、盐肤木(Rhus chinensis)等; 早 苔草 ( Carex spp. )、铁芒箕 ( Dicranopteris 白矛 (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 等。latiusculum )、要有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柳杉 (Cryptomeria fortunei)、泡桐 (paulowina fortu nei )、光皮桦 (Betula luminifera)、响叶杨 (Populus adenopoda)、香椿(Toona sinensis)、刺楸(Kalopanaxpictus)等;灌木主要有白栎(Quercus fabri)、 川榛(Coryius heterophylla var. szechuensis)、油茶(Camellia oleifera)、火棘 小果南烛 (Lyonia ovalifolia 本主要有蕨 (Pteridium aquilinum var. dichotoma )、狗脊 (Woodwardia japonica)1.2 调查方法采用常规群落学的样地调查方法,在林缘、林窗、采伐迹地和不同类型的马尾松林分的天 然更新树团中设置样地,面积视树团大小而定,20 m2200 m2不等(朱守谦,1999)。样地内以 1mX1m为基本单元逐株查数马尾松林的年龄、地径、树高和生长状况,同时记录样地的环境 状况,并调查样地内灌木、早本的种类组成、盖度、高度,共计46 个样地,利用以上获得的资 料,分析马尾松的天然更新情况。2 调查结果与分析2.1 不同生境的更新效果在五种不同生境上,马尾松一年生幼苗数有很大的差异(见表1)。从表1 可见,其更新苗 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林缘弃耕地皆伐清理迹地林内林窗皆伐未清理迹地;更新频度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林缘弃耕地皆伐清理迹地林窗皆伐未清理迹地林内。显然造成这种差异的 原因是各种因子的综合作用,但影响更新的物质基础种子来源不是主要因素,因为五种迹 地上都有着丰富的种子来源,而灌早盖度的大小则是阻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首要因子。林 内和皆伐未清理地的更新频度小,前者可能是由于村民采集地被物时,带走部分种子和幼苗, 后者则是由于灌早的不均匀分布所使然。同时也可以从表中看出,在有种源保证的情况下,其 幼苗每公顷更新的数量超过或远超过人工造林的密度。可见,马尾松有很强的天然更新能力。表 1 不同生境马尾松飞籽新生苗数量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eedling numbers of Masson pine in different sites生境样地数面积盖度平均株数更新频度(m2)灌木草本(N/hm2)(%)林缘弃耕地1240000.3554,50077.50马尾松纯林内93200.300.1527,50045.00林窗182800.350.6022,50070.00皆伐未清理迹地36000.300.8410,26747.50皆伐清理迹地44000 050 0829 87573 462.2 不同坡位、距林墙不同距离的更新效果表2和图1 是按不同坡位、距林墙远近不同统计的林缘空旷地的天然更新情况。该空地是 1999年秋因农网改造皆伐林木所致,呈长约200m,宽25m的带状,偏东南走向,坡度为15, 两边林墙是林龄为20a的马尾松中龄林。到2002年3月调查时已成为以白栎萌生枝为主的灌草 地,灌早分布不均匀。坡位盖度()幼苗数N/hm2更新频度如簇生数*(N/1m2)灌木草本上坡107033,30085.53.89中坡15856,95057.02.10下坡117522,90074.53.07一年生苗二年生苗一年生苗二年生苗0.100.210.130.240.100.660.120.230.080.160.100.21平均株高(m)平均地径(cm)*指有马尾松幼苗的小样方内的平均苗数从表 2 看出,幼苗株数、更新频度、有马尾松幼苗的小样方内平均株数(簇生数)这几个 指标,上坡优于下坡,下坡优于中坡。除了中坡二年生苗平均株高远远大于上、下坡的外,其 余的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之间的差距极小,且生长势较弱,平均地径低于马尾松人工造林时所 要求的苗木标准(国家标准:I级苗:地径0.35 cm0.30cm,苗高20cm; II级苗:地径0.20 cm 0.30cm,苗高15 cm20cm)。但有幼苗的小样方(lmxlm),其个体数最多的有24株,平均 也超过 2 株以上。由此推论,为使天然更新的马尾松幼苗生长良好,达到人们所要求的基本标 准,有必要在皆伐后进行林地清理,割灌割草,减少灌草同马尾松的竞争;同时结合抚育,间 去长势弱的幼苗,每2m2保留1株健壮的幼苗,补植人工苗,使更新数量达到5,000株/hm2左 右。图1表明,在每lm长的10m2面积范围内,马尾松幼苗数量在不同坡位以及各坡位内表现 出很大的随机性,但总的趋势是靠近林墙近,其数量就较多。引起这种随机性除了马尾松种子 的传播远近受到诸如种质、动物搬运、风向、风强、风速和大气湿度等随机因子的影响外,种 子落地后的状态、种子发芽时的条件以及幼苗成长时的光照强度等外界条件,以及人为的干扰 则是其后续原因。从样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坡中部灌草盖度最大,坡下部次之,坡上部最小, 且灌草呈团状分布。凡灌草密的小样方,没有马尾松幼苗。由此可见,灌草盖度的多寡是影响 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6050403020100上坡下坡中坡1m 2m 3m 4m 5m 6m 7m 8m 9m 10m 11m 12m 13m 12m 11m 10m 9m 8m 7m 6m 图1不同坡位距林墙不同距离的幼苗更新数Fig. 1 Numbers of regeneral seedlings at the different slopelocalities by wall of forest6050403020102.3 保留不同数量母树的更新效果保证马尾松天然更新良好的物质基础是要有充足的种子来源,即保留多少母树的问题。我 国“封山育林技术规程”规定,在无林地上每公顷要有针叶母树60株以上。据1996年4月在洛 邦村马尾松中林调查时,3个2 500m2样地,保留的母树数量分别是21株、10株、20株,母树 的平均直径分别是30.4cm、27.3cm、30.6c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