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金鸡小学 赵 倩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反复朗读,接受优美 语言的熏陶。2联系全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和表达方法。2理解课题月光启蒙的深刻含义,感受母亲的启蒙教育和作者 对母亲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品味歌谣魅力。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月光启蒙,月光是那样的柔和,再读月光启蒙。2读着课题,在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3看来,母亲在月光下为我唱歌谣的情景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歌谣)母亲唱了哪些民歌民谣呢?课文写了 5 首,自己找出来读一读,可以把你喜欢的多读几遍,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4学生交流,个性化朗读。5读了那么多歌谣,你对歌谣有什么新了解? 指名回答。师:同学们的认识和作者孙友田的认识是一样的。那些民歌民谣明快、流畅、含蓄、 幽默,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充满着浓浓的乡音乡韵, 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 二、感悟月光、母亲、启蒙。1母亲是在什么时候为我唱歌谣的呢? 师生共读第一自然段。2刚才是同学们自己读歌谣,那么母亲唱出来的歌谣又是什么样的?(听音乐说感受)师:作者的感受和你们是一样的,谁来读读? (出示:她用甜甜的噪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和风, 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1)指名读。师做适当点评 (2)你能感受到音韵的芳香了吗?从这“芳香的音韵”你品出了什 么? (3)有感情的朗读3学到这儿,老师有一个疑问,母亲不识字,为什么会不那么多歌谣呢?请大家静下心来默读第五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1)学生默读。 (2)交流: (出示: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 这两句里有两“长” ,第一个“长”指什么?第二个也作“生长”讲 吗?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4母亲吟唱的歌谣,像月光般洒进了我的心田,母亲真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除了用歌谣给我启蒙,还用什么给我启蒙?(故事,谜语)快速默读后面的部份,看看从中又受到什么样的启蒙? 听母亲的故事,我看着高深莫测的夜空会想些什么?(出示: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月光下的母亲就像一尊玉石雕像呢?5孙友田对母亲充满感激、敬佩之情。课文读到这儿,你知道课文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课题? 母亲在月光下用民歌民谣、神话故事、谜语给孩子播下了一粒粒爱 生活,爱文学的种子,如今,孙友田成了名才华横溢的诗人,那是因为母亲从小给他月光启蒙。 文章的最后这样写道,让我们满怀深情,一起来读读这诗一般的语言。 (配乐齐读) 三、表达怀念之情1师:四十年后,母亲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 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 不知我来干什么, 甚至不知我是谁。 只是对着我笑, 笑得我泪流满面。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每当孙友田看到那一轮明月,他会想起什么呢? 小练笔:看到那一轮明月, “我”想起了 起了 学生回答交流。是啊,看到那一轮明月,我们就会想起母亲吟唱的那一些美妙动听的歌谣,播放歌谣 2下课后,请大家也去搜集家乡的民歌民谣,相信这些歌谣也会在你们的心中播下一粒粒种子。2012年5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及反思金鸡小学 王建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教学重点在读中感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你 把这条鱼放掉”2生质疑,少写了“必须”两个字。3啊?是吗?不就是两个字吗,意思不是一样的吗?都是把鱼放4有了“必须”是说一定要把鱼放掉,和没有必须是不同的!5齐读课题。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6生回答。(课题上有一个引号。对,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引号呢?因为它是爸爸说的话。)7过渡:哦,能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一读吗?“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二、体会坚定1你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坚定、斩钉截铁)再来看看这句话,你可以从哪儿体会到爸爸的坚定?(课件出示句子“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必须、感叹号)指名读,齐读。3自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爸爸还说了什么话让你体会到了爸爸的坚定?“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现在、还有)潜台词:规则。(了解一下这个背景)这是爸爸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说话从容但坚定。练习读。4“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不管,都,应该) 没有理由,必须遵守规定。联系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理解。练习读。5把三句话连起来对比读,再次体会坚定。(指导读出坚定、斩钉截铁的语气)三、体会鱼大1爸爸如此坚定,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2不就是一条鱼吗?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吗?这是一条怎样的鱼?(这是一条大鲈鱼)3鲈鱼,说到鲈鱼,我就想起了一首诗,江上渔者。鲈鱼的味道是那么鲜美,难怪汤姆舍不得放掉。更何况这是一条(大鲈鱼)这是一条大鲈鱼,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生自读找出相关语句)(课件)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4指名读,齐读四、放?不放? 1是呀,这么大的鲈鱼,味道一定异常鲜美,这是我钓上来的!然而,爸爸却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汤姆舍得吗?(不舍得。)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2至11自然段,这里讲述了汤姆钓大鲈鱼、放掉大鲈鱼的过程,这里有一段这对父子的对话。(课件)4同桌合作,自由读。指名读。五、得与失1从爸爸坚定的语气中,从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中,汤姆(引读知道已经)2指名读。(从你的朗读,我听到了一丝遗憾。不舍)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出示:“真的”3汤姆非常遗憾、不舍得放掉了大鲈鱼,他得到了什么呢?4学生谈体会。六、迁移明理1是的,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之中,我们有的时候也需要这一份坚定,比如:过马路时,不管( ),都( )。自习课上,不管( ),都( )。在公园里,不管( ),都( )。 2好,让我们也坚守这份“坚定”,去收获更大的“鱼”,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一些大鱼的时候,我们也能坚定地对自己说(齐读课题)。附:板书设计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 惊喜 不情愿 爸爸: 赞赏 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2012年5月狼和鹿教学设计金鸡小学 邵爱花教学目标1.能自主识字,积累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懂得不仅要关爱、救助动物,有时,也要遵从自然之道,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存规律,要懂得怎样做才能维护生态平衡。教学重难点明白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懂得怎样做才能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逐个出示狼和鹿的图片,在生活中,狼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狼,出示:凶恶、凶残;)出示:鹿图,这是什么?在生活中,鹿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板书:鹿,出示:温驯、美丽、活泼;)(板书:和 齐读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9、狼和鹿 )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课文告诉我们凶残的狼是森林和鹿的(生:“功臣”),活泼而美丽的鹿却是森林的(生:“祸首”)3.凶残的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活泼而美丽的鹿却是森林的“祸首”,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看。二、森林对比,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就是100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着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这美丽的森林吗?准备交流(同桌说给同桌听听)指名交流2.学生介绍森林。师:是啊,森林郁郁葱葱,小河静静地流淌,鸟语花香,多么美丽的森林呀!文中也有写到凯巴森林的句子,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描写森林的句子来读一读。(指名回答,师出示句子: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谁能将这个句子读好?(指名读,点评,齐读,伴乐朗读)3.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可事隔25年,这座森林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示:二十年森林变化的图)(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二十后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指名回答)(2)指名读:“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出示动漫,理解“蔓延”、 “消退”)(3)师引读:二十年过去了,整个森林绿色在枯黄在(范红再读句子,指名读,点评,齐读。)(4)出示:两种不同森林的图及句子。伴乐朗读。师:这是一百多年以前的凯巴伯森林,(女同学伴乐朗读这一段文字);这是二十多年以后的凯巴伯森林(男同学伴乐朗读这一段文字)4.同学们,同一座森林,25年前 郁郁葱葱,25年后却是一片枯黄,看着两幅画面,此时此刻,你最想问什么?(学生质疑)(1)是呀,同是一座森林,二十多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第二、第三小节。(交流:是什么原因使森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指名回答)师(小结):使森林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大量的捕杀狼。(板书:人捕杀狼)(2)人们大量的捕杀狼,是因为美丽而活泼的鹿群后面,(出示句子: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师:这里有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读准它【提防d】,还有另一个读音【提高t】(3)狼总是吃可爱的鹿(板书:狼吃鹿),为了保护鹿(板书:保护),美国总统罗斯福还特意颁布了一条“剿杀狼”令。(4)有了法令,人们就肆无忌惮地大量捕杀狼。(出示枪杀狼图)(5)师引读:同学们,可爱的、美丽的鹿要被狼吃光了,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于是人们大量地地捕杀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人们大量地捕杀狼,所以(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二十多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再齐读。(6)引读: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二十多年,狼与其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