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使学生们感受到教育的感染和熏陶如何才能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呢?它不仅仅来自得体 的穿着、脱俗的谈吐,更来自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来自教 师的优良人品,来自教师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才是吸引学生 最根本的原因。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能给学生们带来足够享用一生的“热 量”,能给教育一个更加深刻的内涵。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 人白岩松曾回忆起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了,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 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他看见一位老人走过来,就走上 去问道:“您能不能帮我看一下行李吗?老人爽快的答应了。 那位学子因此得以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过了一个多 小时,年轻人回来看见老人仍在园地帮他看着他的行李。年 轻人非常感动,谢过老人后他就离开了。开学典礼上,当主 持人一一介绍学校的领导后,年轻人顿时惊讶地发现:那天 给自己看行李的老人,竟然就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 生。年轻人在强烈的震撼中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人格,才是 最高的学府。这位年轻人就是白岩松。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 以给学生心灵带来强烈的影响和冲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 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 是莘莘学子们的模仿的榜样。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爱,表里 如一、言行统一的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效 果,使他们受到教育的感染和熏陶, 弓I起他们的共鸣和效仿。 因此,教师要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 其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言传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 为和习惯就能受到约束,并得到改正。二、教师的学识魅力: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拥有深厚的学识魅力,除 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要有广博的各方面知识。 一个拥有深厚学识魅力的老师,是指引孩子们前行的一盏明 灯,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 自由驰骋。教师的才华如云中白鹤,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羡慕感、敬 佩感、感召力、吸引力,使学生自觉不知觉地模仿教师,向 教师看齐,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爱因斯坦说过;“学 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无德无才的 教师是绝对不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的”。教师要有出 色的表达能力。雄辩的口才至关重要。 教师要能识人、用人, 恰当地从学生中挑选出学生“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 动的积极性。教师的领导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把班 级活动领导组织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可以充分体现出教 师的才华,可以树立教师的威信。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教 育时,要勇于创新,主动探索并跟上时代潮流,富有时代气 息,不拘泥于老一套的方法和理念,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时 代感、新鲜感、自豪感。教师渊博的学问如源头活水,总能给学生以滋养。一个 具有较强文化素养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伟大,会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除了对自己的业务要精通之外,对其他 学科也要有所涉猎和了解,因为现在要真正教好每一门课都 要综合许多学科的知识,而且现在有一部分学生上网多,知 识面广,如果他发现教师的知识面都不如他,会引起他的轻 视和鄙夷。教师对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交叉科学都要 有所了解和涉猎。甚至教师对学生感兴趣的新潮话题,如流 行音乐、网络游戏等都要能略知一二,如果教师言之无文, 老生常谈,如老古董一样和时代格格不入,对学生津津乐道 的东西一无所知或者不屑一顾,必定会使学生轻视和抵触。三、教师的语言魅力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作为教 师,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语言 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而教师的语言仅仅靠规范和 科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语言应该尊重学生、唤醒 学生、激励学生,让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 极的影响。我们必须都来重新认识教师语言对学生发展的影 响,重新学习教育教学语言,重新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语言, 让我们的语言都来一次“革命”。1 .艺术化幼儿园相对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来说,教师的语言要更加 生动、富有感情,贴近幼儿心理,使幼儿会教师的语言所吸 引。比如幼儿园日常的故事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用平淡的 语调来叙述这则儿童故事的话,那只会让幼儿昏昏入睡,心 不在焉。因为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 形象、夸张、有趣的语言。2.鼓励化幼儿是受教育者且个性多样,我们就应该承认:有的幼 儿不遵守纪律、喜欢打闹惹事、文明卫生习惯差等等,因为 他们的需求有异、进步有大小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所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