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力安全电弧防护服防护性能测量Genevieve Laverty最近几年,对电弧事故的本质以及电弧对周边工人形成的潜在影响的 认知取得很大进展。很多工人均处于潜在危害之下,包括电力行业职 工、化工厂工人、炼油厂工人以及那些在设施内明显带电作业的工人。 尽管消除危害永远是追求的根本目标,但是采用具有足够能力的个人 防护装备对于电弧伤害的防护作用绝对不能忽视。动力工程专刊 2001年二月号在过去十年里,对电弧事故本质 及其对电弧附近的人身伤害等方面的 认知取得了显著进展。除了触电和电 击等显著伤害外,还有其它形式的伤 害,也许影响相对不直观,如电弧事 故中形成的热效应。说这些伤害较不 直观,原因是电弧产生较大比例的热 辐射肉眼不可见,尽管如此,却可能 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二度和三度灼伤, 导致更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偶然性电弧事件定义为一种非主 观和非预期的事故。相对于爆燃情况, 偶然性电弧事故更常见,电弧事故非 常迅速,由于断路器等安全设施在事 故发生时自动引发,因此电弧持续时 间往往不到1秒。电弧产生的总能量可能是严重爆 燃事故的3到4倍以上,这种高能量 强度在短时间内作用在小范围皮肤 上,可能对附近工人形成致命影响。 另外一个显著不同就是爆燃肉眼可 见,因为爆燃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其 热能一半通过对流传递(火焰),一半 通过辐射传递。而对于电弧形成的热 量,90%以上为辐射热,也就是说即使 电弧没有产生火焰,或者产生少量火 焰,也会造成严重伤害。电弧产生的热能会点燃或者熔化 工人的防护服,会导致服装开裂,从 而对皮肤产生严重伤害。灼伤可以分 为三类:一度灼伤表现为疼痛,皮肤 发红,但没有形成水泡;二度灼伤表 现为皮肤形成水泡,表皮必须再生; 三度灼伤会彻底破坏表皮,皮肤本身 无法再生,形成结疤组织。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每年记录电弧 事故数量、事故发生中装置的类型以 及电弧条件,包括事故电压。例如, 1997年瑞典尽管已经建立非常完善的 安全管理制度,但依然报导了 48例电 弧事故。大约1/3事故发生在配电网 络,另外1/3事故发生在加工工业领 域。大约90%的事故发生在低电压情 况下,例如1000V以下。其中一半以16上发生在开关部件,包括电缆分配箱惟10B6420图1 Stoll曲线:传感器温度随之间变 化升高的典型曲线51015time, 4图2杜邦热人试验同时,在过去2-3年时间内,英 国发生很多地下电缆相关的致命重 灼伤事故。在1987-1998之间,英国 健康和安全执行局总共接收到的报 告包括10起死亡,727起重伤,以 及1197起超过3天的事假,主要事 故原因均出于低压电缆。在同一时 期,在地面挖掘作业过程中导致的 电缆损害事故超过68250起。一般工业界对咼压电系统所能 产生的伤害较为重视,从而对这些 危害进行了评估,采取措施,并使 用人体防护装备(PPE)进行防护。 但是,整个欧洲对于工业工人面对 低压电导致的电弧伤害,警惕性较 低,易造成二度或三度灼伤。这些 人员不仅包括电力工人,而且也包 括石油化工、天然气、水设施以及 炼油厂中的雇员。在不同国家,电 弧事故导致的成本估计为20万英镑,其中包括事故受害者的医疗费 用、误工费用、设备损坏费用、法律成本和赔偿费用。因此,雇主评 价在特定环境下的风险程度并给 工人提供正确的人员防护是十分 有益的。在很多情况下,这也是EC 指令89/686的要求。必须强调的是,给工人提供个 人防护装备的同时必须关注安全 操作惯例,最终目标是消除危险 源。在电气装置附近工作时,首先 避免带电作业。对于无法避免带电 作业时,根据具体工作环境的风险 评估,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 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进行电弧热 效应防护,可以为使用者增加逃逸 时间,降低灼伤等级,从而增加事 故受害者的生存机会。灼伤程度测量在19世纪60年代2,3,Stoll和Chianta的研究有助于人体皮肤和 组织对热能的响应给出定量结果。当人体组织温度从36.5C提高到大 约44C,开始发生皮肤灼伤,皮肤 灼伤等级取决于温度的升高程度。例如,在50C,皮肤伤害速度比 45C快100倍。在72C几乎立刻发 生表皮损伤。考虑到电弧的高强度 热能会产生大约13000C的高温, 是太阳表面温度的2倍多4。因此, 事故附近人体造成2度或3度灼伤 的风险非常高。Stoll和Chianta以及其他工作者研究早期,就发展了温度传感器 用来测量人体皮肤对高温的反应 情况,描述在可控实验室条件下, 2度灼伤的起始温度。这些传感器 是已知热容的铜片,后面粘附热电 偶,向计算机程序传递温度变化信图3杜邦电弧试验分析。一种这样的人体模型是杜 邦热人模型(图2),全身配有 122个传感器,燃烧时产生一定 时间的明火,软件将温度升高数 据转化为2度和3度灼伤预测百 分比。由于电弧热能远高于典型明火, 因此发展了专门装备产生可控 电弧。一种这样的装置就是杜邦 电弧-人(图3),该装置安装在 日内瓦杜邦欧洲技术中心附近。根据美国标准 ASTM F19585和F19596,这些测试装置可以 帮助最终用户对织物和服装系 统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获得产 品对电弧热效应的防护性能。图 4给出了织物和防护服测试装 置示意图。形成图像输出。图1给出了 Stoll曲线的典型输出 结果,即在传感器一侧的温度升 高速度(摄氏度)。测试可以在台 式测量仪上进行,使用可控的对 流热源,辐射热源或者是两者结 合的热源。一旦热源的热能水平 已知,将织物放置到传感器前方, 由于织物能够阻止热量传输到传 感器,从而可以测量出织物的热 防护性能。本防护参数单位为卡/ 平方厘米(cal/cm2),该数值越大, 说明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越高。这 样就可以对不同织物的热防护性 能进行评价。除去在台式测量仪上进行织物性 能测试外,本理论还可以扩展使 用,检测人体模型上的服装系统。 该模型与热量传感器连接方式相 似,带有计算机软件,用于定量图 4 依据 ASTM F1958和F1959,织物和防护服测试装置布置图电弧防护服必须具有永久 阻燃性能,暴露于电弧时绝对不 能够熔化或点燃以及持续燃烧。 不能开裂,能够对电弧热能起到 隔离作用。很多日常工作服均能 被点燃并燃烧,增加了工人灼伤 范围。容易点燃的织物包括棉、 粘胶和羊毛,能够点燃并熔化的 织物包括聚酯和尼龙。如今,有 大量的工人还使用这些织物制 备的防护服。在电弧事故中,防 护服不能够对大量的热能进行 防护,从而造成严重灼伤甚至丧 命,因此应该使用耐热和阻燃纤 维制备的防护服,提高电弧危害 的防护水平,这方面还有很多工 作要做。电弧热效应防护雇主在这方面进行改进,首 先必须对具体工作环境进行风 险评价,要考虑到最大的电弧电 流、电弧电压、电弧距离以及电 弧持续时间等造成的最苛刻的 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工人和事故 电弧源之间的常规距离。采用这 些输入数据就可以计算出那些 具体工况下的电弧热能,卡/平 方厘米(cal/cm2)。同时,对织物进行多次电弧 暴露测试,使用已有的电弧测试 装置,测量织物的热防护性能, 单位为卡/平方厘米(cal/cm2)。 在具体的电弧防护情况下,这个 热防护性能参数称为电弧热性 能值(ATPV )。这个数值定义为 使用者出现2度灼伤前能够承受 的最大事故热能。显然ATPV值 越大,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越好。雇主结合风险评价以及不 同织物的ATPV测量结果,就可 以为工人选择正确的防护服。例 如,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如果风 险评价电弧产生的热能为 6卡/ 平方厘米(cal/cm2),则防护服 的ATPV值至少为6卡/平方厘 米(cal/cm2)。电力安全事故热能测量值,cal/cm2服装级别服装描述(层数)总重量,g/m22度灼伤的防 护测量水平,cal/cm20-20非阻燃(1层)150-240N/A2-51阻燃衬衫、裤子(1层) 非阻燃内衣+阻燃衬衫150-2705-75-82A和裤子(2层) 阻燃内衣+阻燃衬衫和300-4008-185-162B裤子(2层)非阻燃内衣+阻燃衬衫340-48016-228-253和裤子+阻燃连体服(3层)非阻燃内衣+阻燃衬衫540-68025-5025-404和裤子+双层外衣(4层)800-100040-60表1电弧危害用防护服导则杜邦在可控实验室条件 下已经进行了 8000多次电弧 测试,制定了导则表(表1), 该表给出了不同工作条件7_9 下可以使用的工作服。例如, 按照此表,最坏条件下电弧热 能为6卡/平方厘米(cal/cm2) 工作环境中使用的工作服总 类为2A。对于这种情况,一 般的棉质内衣(未处理)+单 层阻燃服就可以为电弧热能 进行有效防护,多次测试表 明,这种工作服一般具有的 ATPV最小值为8卡/平方厘 米(cal/cm2)。随着工作服的重量增加, ATPV也增加。另外,双层轻 薄织物相对于单层厚重织物 具有相对较高的电弧防护性 能,并且是单层轻薄织物防护 服防护能力的2倍以上。其主 要作用是2层织物间的空气 起到了隔离效果。例如, 220g/m2的Protera舒适型防 护服的ATPV值为8.7 cal/cm2,这种布料的双层防护 服 ATPV 值不是 17.4 cal/cm2(2X 8.7),而是 33.1 cal/cm。热防护 性能增加了 15.7l/cm2。回到上个范例,最坏条件下 电弧能量值为 6卡/平方厘米 (cal/cm2):这个能量等级可以通 过不同方式获得,因为能量计算 结果中结合了电弧电流、电弧电 压、电弧持续时间、电弧间距以 及工人和电弧之间的距离等综合 因素。6卡/平方厘米(cal/cm2) 可以米用表2中给出的方式获 得,其中电弧电流是4kA,电弧 持续时间为 0.5s,电弧电压为 300V,电弧间距为 15cm,工人 与电弧之间的距离为30cm (表示 肘部到指尖的距离,这是一个典 型的低压操作工况)。从表2可以 看出,如果电弧电流或电弧持续 时间增加,电弧热能将显著提高。对于电弧间距,结果相同。 工人和电弧之间的距离平方与电 弧热能成反比,并且非常关键; 将工作距离减少一半,即工人靠 近电弧,电弧能量相对于原来的 工作距离将增加到4倍。动力工程专刊 2001年二月号注:电压=300V,到电弧的距离=30cm,电极间距=15cm表2工况和电弧能量范例电流,kA持续时间,s电弧能量估计值,cal/cm2推荐服装等级40.55.92A41.011.82B80.514.12B81.028.14120.522.83121.045.64150.529.74151.059.34电力安全采用其它方式,改变工作方法和工作规范,例如增加工人与带电设备的距离,可以大幅度降低电弧热效应。 此外,有一点也非常明 确,在较高的电弧能量水平下, 工人也不能够 仅仅依靠PPE就能够获得足够的热防护能力, 还应当增加自身和带电设备之间的距离。在电弧实验室装备上进行的服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