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班级学习简报主编:赵丽欣第 8 期地 理 的 品 质 大路一门学科就有自己独特的品质。那么,什么是地理的品质呢?空间是地理的品质。空间的品质使地理人在偌大一张地图上指点江山,整个世界尽收眼底,尽在掌中。地理人关注的并非是事无巨细的窨,而是那些空间中发生的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事象。如此,地理人天生具有以人为本的宽广胸怀。时间是地理的品质。时间的品质并不是历史的专利,地理人早已在时间的断面上考察空间现象。对若干个时间断面的连续研究会发现令人惊奇的地理规律。对最近时间断面的关注则诞生了时事地理。地理的品质是时空一体的品质。比较是地理的品质。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的品质不会孤零零地看待某个事象,而会在比较中客观地分析其价值的大小,多元化思想自然渗透其中。地理人会发现地理事象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但不会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地理人努力将纷繁复杂的地理事象加以分类,概括类型,形成规律性认识。综合是地理的品质。综合的品质使地理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进而表现出小心翼翼、瞻前顾后。地理人深知,我们的家园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当我们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的时候,自然界却报复了我们。如此,综合品质的背后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对自然规律的遵循。联想是地理的品质。从综合到联想,思想由客观再努力向主观创生递进,思想也因此完成了一个飞跃。联想不是臆想和空想,而是把事物联系起来之后做出的合理、大胆的想像,联想也因此成为孕育创造思维的温床。应用是地理的品质。应用的品质指引着建设地理的方向。从最初人们对遥远事物的好奇,到今天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用的地理早已“润物细无声”地入侵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则应运而生。广博是地理的品质。人们常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知识爆炸,强化能力的今天,广博的品质并不意味着“书橱”“弱智”,相反,仍令人肃然起敬。广博的品质是快速解决问题的基础。广博的品质使地理成为基础教育中一个“不文不理”的学科,恰与当今社会对通才的要求不谋而合。价值是地理的品质。一个学科理所当然要追求价值,也理所当然具备价值。对地理而言,价值的品质不在眼前而在未来;不在表面,只是深藏不露。这样的价值会招致急功近利者的诋毁,却会受到智者的青睐。价值的品质在于使人成为一个有品味和特质的地理人,这难道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吗?地理的品质需要建构,让我们努力去建构地理的品质吧!本次吉林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同步研修培训项目已经进入后期学习阶段,为了不影响大家最终的培训效果和成绩,请大家尽快登陆平台完成并提交作业,考虑到大家实际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作业截止提交时间统一延长至10月31日。地理好课的六度 陈鹏飞好课并非是规范性概念,而是描述性概念。好课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要靠教师不懈追求,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构建。好课虽然没有划一的标杆,但却有基本的要求。规范是好课的起步,精细是好课的过程,个性是好课的至境。有效度 传统教学中的“闷课”现象比较普遍。“闷课”的主要特征是教师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急切等待下课铃声响起。“闷课”的结果是泯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有“效度”的课堂上,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充满活力和生机。人人都跃跃欲试,人人都充满自信,人人都敢说敢做,都愿意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有深度 有“深度”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认知和情感参与的深刻性,它包括有效思维的长度和情感内化的深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内在的思维力度和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在有“深度”的课堂上,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重组,能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经常进行问题讨论和探究。学生善于观察、聆听、思考、表达、总结和反思,有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批判创新,敢于对教师说不的勇气和习惯。学生能主动寻求学习方法,发现学习规律,能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力度 有“力度”是指课前预设和课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有机整合,形成推动课堂教学走向优质高效的坚强合力。学生的发展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预设性发展是指可预知的发展,即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的发展。生成性发展是指不可预知的发展,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推演出来的,而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浮想联翩、豁然开朗。新课程注重预设性发展的同时,强调生成性发展。在有“力度”的课堂中,课前的预设科学有度、引领有力,但又不失弹性和留白,教学中宝贵的生成性资源能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预设和生成联袂打造出风生水起的精彩课堂。有风度 有“风度”是指课堂教学具有个性和特色,也就是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结合与表现就是教学风格。优秀教师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风度”的课堂教学才是最美的。教学风格因教师的常识、修养、兴趣、特长等不同而各异,会表现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境界。有高度 有“高度”是指课堂教学的不断变革和创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求新、求变、求进,不断地进行自我扬弃,从而不断完美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实验和探索,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新的高度。好课需要日积月累的积淀,是蓄势待发,更是厚积薄发。好课也是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重要途径。研究决定教师的教学品质,研究是好课的孵化器、助推器和加速器,是好课最稳定的支点。区域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通化市靖宇中学 臧海晶一、教材分析:因为是复习初中区域地理由于时间有限只能把一个区域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东亚、日本是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的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日本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国家的区域特征和学习方法。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二、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出亚洲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本节内容运用地图说明日本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通过读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日本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日本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日本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三、高考考纲要求: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并调动和运用区域知识解决问题。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分区-东亚区域中的典型国家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区域地形和河流的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识图、析图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区域、国家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分析区域的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日本的位置特点,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难点:地势对河流分布的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六、教学方法:利用课前发的导学案:以读图设置问题为线,引导学生课前读图、识图,课堂上老师以提问为主,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一个区域的学习方法。七、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导学案)课堂上老师利用地图引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答案。1、利用地图册找出日本国家的大致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目的是了解区域所处的大陆或洲、地区,按方位认识周围的大洲和海洋。2、找出日本国家领土组成的岛屿名称。3、找出主要地形区,明确位置和海拔,然后分析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最后归纳总结表述。4、首先找出在日本领土上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分布广的是哪些气候,然后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最后是分析主要气候的特点。5、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和主要工业城市,并试分析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6、日本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和我国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什么区别?7、日本的主要城市有哪些、各分布在哪里?(二)问题探究:为什么日本在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雨?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雨?又濑户内海沿岸无论冬季还是夏季都少雨?(在引领学生分析的基础、在归纳总结)八、板书设计:画板图地理位置和范围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邻国: 临海: 领土组成: 自然地理地形: 气候类型及特点 : 河流及水文特征: 植被类型: 人文地理主要工业区及工业城市: 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农业分布及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城市: 九、教学反思:一、主要优点1、在研读课标和重新整合教材的基础上,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地理课程目标的要求。突出地图为载体与问题式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与应用。2、在处理教学内容与时间的关系上,根据我们的教学进度和本课教学内容,将多个课时的安排调整到一个课时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教学结果看,进行这样的调整不仅更加方便教学,而且效果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用教材,不是教教材”的新思想。3、围绕本课重点内容,补充了许多教学材料和资源进行教学,特别对分析区域理解上能通过地图考察了学生图文转换能力、通过地图设置问题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理性认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主要缺点:1、虽然教师注重了启发式教学,但由于内容较多、学生基础较差的关系,还是反映出教师引导的过多。2、时间显得比较紧张,有些内容学生的不是很深刻,也缺乏练习巩固的时间。3、教学气氛还不够活跃,师生教学互动不足,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三、需要注意的问题1、设计的问题还要根据课标、教材和我校学生实际,突出重点并能引发学生思考,具有探究价值。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