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一节 父母的职责(一)、影响父母角色的因素:社会地位;2、教育背景;3、性格;4、成长经历。(二)、父母的作用: 1、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期举足轻重的作用;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任老师,是他们第一个直接模仿的对象。(补 2: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 1、幼年的孩 子不仅生活上依赖父母,同时由于缺乏生活经验2、模仿;3、可塑性大。)(三)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1、身体素质;2、道德品行;3、观念意识;4、文化修养;5、 人生态度。(补4称职父母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必须要有文化修养,能不断地学习,接受新 知识。)二、父母的角色分工及教育责任(一)父亲的教养作用:对于男孩来说,经常与父亲接触会更有阳刚之气,父亲常常是男孩 模仿和崇拜的对象。父亲能给孩子带爱稳定,安全的心理感觉,父亲是力量的象征,父亲主 动参与家庭教育可以增加孩子的兴趣和自信。(二)母亲的教养作用:训练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促进孩子的社会 性发展和智力发展,以了解孩子为基础,管教好孩子。第二节 祖辈的职责(二)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 1、隔代家庭; 2、主干家庭; 3、监护人家庭; 4、留守家庭等。 (补:隔代家庭是主干家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主干家庭是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监护人家庭是祖辈作为孙辈的监护人与孙辈居住在一 起的家庭。留守家庭指孙辈父母因故离开家乡只留下祖辈和孙辈的家庭。(一般来说祖辈家 长的家庭类型以主干家庭,隔代家庭,留守家庭为主)补:1、主干家庭的祖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比较小。(三)祖辈家长的主要作用:1、承担部分家务劳动,在生活上帮助子女解决后顾之忧,满 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2、弥补年轻父母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3、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思想, 将我国优秀的道德观念一代代传输下去。二、祖辈家长的教育特点:与年轻父母相比,他们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爱”。他们的文 化知识、外界信息、身体状况等较为欠缺,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应处于配合、弥补的地位。1、祖辈家长家庭教育的优势: 1、有充足的时间与孙辈进行互动接触。 2、祖辈家长在家庭 中特殊的权威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 3、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他们在教育孩子往往能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 4、具有较好的继承性。2、祖辈家长的教育局限性: 1、教育条件不平衡, 2、祖辈家长相对比较封闭,接受新事物、 新信息的能力比较弱。第三节 子女的职责我国1991年9月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子女的权利可以主要概 括为:生存的quality,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尊重的权利,个人隐私(包括自由通信等)不受 侵犯的权利等。第四节 亲子关系一、社会转型期的亲子关系特点的新发展: 1、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加,亲子之间 交流接触的机会降低。 2、子女的自主意识加强,他们追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 子女对父母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3、家庭结构小型化,亲子关系更趋直接、集中。二、亲子间的良性互动的表现特征:相互尊重、对方之间有一种责任感、彼此亲和,真诚地 欣赏对方。三、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1、父母自身的因素(父母自身的素质、性格、文化程度、观念 意识、身体状况、家庭传统、夫妻关系、道德品行等其中观念意识、文化程度、夫妻关 系、个性品质的影响尤为深刻)2、子女方面的因素(价值观念、品德行为、文化修养)。3、环境因素(主要指传统文化背景和时代风尚)第五章1、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包括: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2、1989 年,联合国大会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体现四条原则:无歧视原则;儿 童利益优先的原则;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3 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四个基本观点:一、孩子是一个非成年人,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照 顾。孩子处于年幼时期,知识经验少,能力弱都是正常现象。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 应当尊重他的权利和人格。三、孩子是一个有潜力的人,家长应当信任和培养他。四、 孩子与孩子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4、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素质发展的需 要;家长应了解学前儿童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个体,支撑其躯体、协调其行为的是丰富的 精神世界。5、提倡树立现代的儿童观对儿童实行六解放:解放其脑、解放其眼睛、解放其耳朵、 解放其嘴、解放其手、解放其脚。6、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辈分、不同的受教育程度、 不同的职业。(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相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更倾向于“没有教不好的 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持“严厉管教会使孩子失去活泼的天 性”的看法比率高于低的父母)7、祖辈参与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具有以下心理状态:慈幼心理;义务心理、补偿心 理、享福心理、返童心理。一、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的划分: (一)以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因素)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1、以接受拒绝和 支配服从二个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2、以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二 个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3、以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二个向度划 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二)以家长人格特点划分家长的教养方式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 (三)以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2、学前儿童教养方式类型(利用爱与权威):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 忽视冷漠型。3、学儿家长教养方式对其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A、民主权威(采取非干涉性 的、合理的、民主宽容的教养方式,培养出的孩子情绪稳定,乐观向上,自信,独立, 爱探索,能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直爽,亲切,宽容,忍让,大方,能和同伴友好相 处,在人格等各方面均得到较好发展)。B、绝对权威(采取拒绝的,干涉的,支配的, 独裁的,压迫的家养方式,儿童就显示出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强,反抗性强,情 绪不稳定等性格特征,表现为逃避或反抗,胆怯或粗暴。他们既依赖、顺从别人,又常 常对别人反抗、凶残。)C、娇惯溺爱型(儿童显示出幼稚、神经质、依赖性强等性格特 点)D、忽视冷漠型(儿童的个性表现为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社会性和创造力强。4、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一、家长本身特点(夫妻关系、家长受教育程 度与职业)二、孩子本身的特点(性格、年龄、性别)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类别:A、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游戏活 动中、劳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了解孩子。B、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评价儿童发展的 趋向、评价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水平)c、协 调亲子关系的能力(委婉真诚、表达希望、表达失望、表达异议)D、处理儿童问题的 能力(要弄清情况、情节,分清是非,作出恰当的判断,分析情况和问题的原因,然后 再着手去处理,解决)一论述:1、了解儿童需求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A、了解儿童安全需要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 影响(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的和睦、同伴和团体的肯定和容纳、对自己的信心,自信 心能够使孩子获得内心的稳定和安全感。B、了解儿童交往需要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 响(了解儿童交往需要能力强的父母深知孩子需要与伙伴一起玩耍,弱的家长常陪孩子 玩,忽视了孩子需要与伙伴一起玩)C、了解儿童被信任需要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了解儿童被信任需要能力强的家长不但在孩子顺利成功时给予信任,当孩子在遭到失 败和挫折是更给予信任。D、了解儿童创造需要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强的家长 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有创造的需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去创造。弱的 家长虽然爱子如命,却步知道满足孩子的创造需要。E、了解成功需要能力。F、 探索需要能力补充:儿童的心理特点(陈鹤琴家庭教育:小孩子好游戏的、小孩子好模仿 的、小孩子好奇的、小孩子喜欢成功的、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的、小孩子喜欢合群的、 小孩子喜欢称赞的。2、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一、评价儿童发展能力强的学儿家长,能 用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对孩子作出纵向的发展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 子,并及时鼓励、表扬孩子。 弱的学儿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幼儿身心 发展的基本知识,不能把握评价儿童发展的大方向,导致错误的评价。3、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能力强的家长给孩子时间、空间上的自由, 注意亲子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让孩子有自己做主处理事情的自由。能力弱的家长,由 于父母子女相处的时间相当长,家庭关系又没有相当的宽容和松弛度,造成孩子极为被 动,失去行为空间和心理空间,亲子冲突必然频繁。4、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能力强的家长具备一定的技能、技巧,在 处理儿童问题是采取慎重态度。能力弱的家长往往面对儿童出现的问题,要么在激情和 冲突状态下处理和解决问题,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很容易把事情搞糟;要么在片面了解 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二、影响学前儿童家长了解儿童需求能力的因素:家长的主观随意性、忽视沟通,拒绝 沟通、轻信、胡猜。三、影响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能力的因素: 1、评价缺乏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及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知识;2、评价缺乏依据,贬低孩子;3、带有过重的感情色 彩;4、错误归因评价。四、影响学儿家长协调亲子关系能力的因素:1、亲子关系没有一定的宽容和松弛度。2、 家庭教育没有规约。五、影响学儿家长处理儿童问题能力的因素: 1、片面了解、掌握情况;2、未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知识。一、家庭(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1、未成年人通过家庭教育最早获得最基础的生活 技能和知识;2、为成年人通过家庭教育获得对社会的最初认识;未成年人通过家庭教 育逐步懂得一些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指 导着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原则、任务、内容和方法。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控制、 促进着学前儿童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行教育和审美教育。 1、健康教育的要求:首先,应关注孩子饮食的安全,其次,应注意孩子游玩的安全, 第三应关注孩子大脑的安全,第四,应关注孩子看电视的安全。2、认知教育的安全:首先,应发展孩子倾听语言的能力;其次,应发展孩子理解语言 的能力;第三,应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第四,应发展孩子识字的能力。3、品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塑造孩子文明的行为,陶冶孩子积极的 情操,提高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形成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品行教育的要求:首先应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其次,应培养孩子的合群性,最后,应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4、审美教育的任务:引导孩子感受美,启发孩子表现没,鼓励孩子创造没,塑造孩子 美的心灵。要求是:首先,应加大孩子的艺术投资,其次应尊重孩子的艺术爱好。再次, 应鼓励孩子的艺术创造。一、论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1、寓教于生活和娱乐中的原则:A、由于学前儿童还狠幼小,他们不能独立生活,需 要成人照料,孩子的任务就是成长和玩(。家长要再潜移默化中给孩子施加教育的影响, 利用娱乐,在玩中教,在玩中学)B、寓教于生活和娱乐的原则,并不要求家长话费专 门的时间和精力。(学前儿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只需在平时的生 活中做个有心人)2、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A、理性施爱:、扩展:围绕该时期家庭的变化进行指导:1.指导家长为满足 孩子的活动需要,扩充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游戏设备,充分利 用附近的公园、运动场、儿童乐园等活动设施。 2.指导家 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