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校协同共筑学生未来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家校协同育人存在不少问题。学校要达到教育实效 性,必须重视家长地位,激发家长乐意参与共育;加强组织建设,保障家长可以 参与家校共育;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家长积极介入家校共育;呈现量化考核结果, 推进家长坚持家校共育,从而使学校和家庭之间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 提供和谐的教育环境。【关键词】线上教学 家校携手 共育一、孩子线上学习的不同类型 在这疫情的特殊时期,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的时间是相当充分的。家长能否 对孩子进行引导,把握孩子身心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管与引领作用,成 为孩子学习成效的关键一环。根据几年的工作经验,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喜 欢当甩手掌柜。孩子在校学习期间,家长让孩子放学后去家教那里做作业,或请 家教到家里为孩子辅导作业,有的干脆让孩子住家教家等。如此一来,家长只关 注孩子作业与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其他学习情况一概不知。没有今年的新冠肺炎 疫情,似乎大家都觉得这样也没什么。,这样司空见惯的现象,由于疫情期间的 宅家学习彻底打乱了。1 . 放任型放手让孩子学,孩子几乎没学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学习自制力不怎么强,线上网络学习没有学校里面的那 样相互竞争的氛围,使学生学习环境处于没有约束或比较自由的空间中,学习容 易被其它好玩、喜欢的事物吸引而无心学习。再加上有些父母要上班,因工作忙, 无奈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学。孩子没有家长的监督,借要上网课为由,手机或电 脑再也不离手了。看似在学习网课,实际在玩游戏、看抖音和发短信。发过来的 作业都是网上“作业帮”里直接下载,其中数据不一致,他们也毫无察觉。2. 叛逆型 想陪孩子学,但孩子不愿意 有些家长从来没有管过孩子,疫情期间,孩子也不让家长管。有些孩子从早 到晚关着房门,连房门也不让父母进,更不用说管孩子学习了。直到老师打电话 告知孩子的学习作业情况,家长只能向老师诉苦自己的无能。对于那些不愿学习 或假装的学生,老师也是鞭长莫及,也无能为力。3. 陪同型 和孩子一起学,彼此共同进步 一些家长乐于陪伴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他们觉得孩子的学习,自己 一定要参与。若白天上班,那网课就等到自己下班后,与孩子一起学。家长不时 按下暂停键,引领孩子一起记笔记,一起讨论,此时,父母与孩子成为了 “同学”。 50 多天的网课,家长和孩子一起进步。4. 自律型 孩子自觉地学,线上线下无异 一些学生自上学以来,就很懂事,对自己要求特别严,上课非常认真,在家 上网课,就如在学校上课,认真摘录笔记,及时上交作业,且作业正确率也特别 高。50 多天的网课与线下上课没有什么区别。难怪这些孩子的家长知道学校复学 的消息,还表示不如继续在家学习。但这样的学生纯属“珍稀动物”,全班可能都 屈指可数。二、推动家长参与共育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善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没有家校 育人协同,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大大打折扣。在今年特殊的疫情期间,由于家长早 期很少介入学生的学习与教育,以致家庭教育失控,使得部分家长出现教育孩子 的严重心理焦虑,有的家长与孩子出现了严重冲突,甚至部分家长打110 求助等 无奈的现象。从而,如何提高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能力、如何提升家校共育的协 同作用,是我们教育者所要思考新问题。1. 重视家长地位,激发家长乐意参与共育在新入学的第一天,在家长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让家长们充分感受 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教师应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及时地把自己的教育理念、 教学活动介绍给家长,并耐心解答他们的各种疑问。作为班主任,更应主动与学 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家长觉得老师尊重他们,他们更喜欢 为班级做事。重视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尊重家长,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责任 感,激发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从“旁观者”转变为真正的“参与者”,从而丰 富学校的教育资源,分担学校教育的压力。2 、加强组织建设,保障家长可以参与共育家校共育,必须加强组织建设,以保证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家委会是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家委会不能是个摆设,家委会主任工作若不尽责 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着手建立务实、高 效的家委会。为了推选出名副其实的家委会,首先,我们印发了给全班家长的调 查问卷,摸清楚了每位家长的学历、职业、教育观念等情况;然后,制定了家 委会成员评选方案,制定了产生家委会成员的具体办法;最后,根据候选人是 否有一定的威信与影响力,是否热心班级工作,是否有自由的时间参与学校活动 能否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能否反映家长的意愿等因素,经过层层推选,成立 了家委会,让他们成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桥梁,让学校赢得家长的信任。学校里 的一些决策,我事先都与家委会沟通,再把讨论计划或决定发在班级微信群。若 家长没有异议,就按这个计划或决定执行。3 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家长积极介入共育家校共育,还必须激发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教育工作 中。我们评选优秀家委会成员。每学期让家长投票,从中评选出优秀委会成员并 进行表彰。获奖家长将与孩子同框,在班级钉钉群推送。这既调动了委员参与家 委会活动的热情,也激发了家长协同策划活动的积极性。其中“亲子阅读”指的是 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然后相互交流阅读感受的一种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是 低年级学生很喜欢的。很多学生会向父母打听书中的人物生死等问题,父母借助 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机会,便一步一步走进孩子的心灵,促进亲子关系更进一步。4 呈现量化考核,推进家长持续坚持共育自孩子入学的那一天起,所有的家长都非常希望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但 苦于与老师有隔阂,又怕给老师添麻烦,不好意思打电话等。我采用“作业星星” 量化考核的办法,引领家长全面了解家校共育的成效。除了假期作业打星,我们 把学生在学校完成作业情况也打星。一张张记着红色数字的名册,就是我们对每 一个学生每一星期学习情况的全程跟踪。家长可以通过这些数据,了解自己孩子 本星期在校的表现情况。这张张记着星星的表格是我和家长交流的凭证。这些数 据就是我对学生的量化考核的依据。单项的分数由我和学生算,总分每一个家长 自己算。学期结束的优秀评比,就从作业分和考试成绩的累计分里,强中选优。 每星期,前面的学生分数非常接近,后面学生都在替换着。家长一看作业就知道 自己孩子本星期在学校的表现,也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学生“你追我赶”,家长 卯足了劲,达到引领家长全面持续参与共育的作用。总结:非常时期,非常之举的线上教学,让我们清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 的掌握,更需要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和自我学习等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 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孩子是看着父母背影长大的, 每个孩子都是研究父母的专家,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要想教育有实效,就 需要学校与家长多沟通,多指导,提升了家长的教育力。学校与家庭紧密联系, 形成了教育合力,共筑学生美好的未来。参考文献:1亲子阅读的现状、对策及反思 福建论坛2010-03-202用爱心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生活日报 2014-07-083寄宿制学校家校沟通胡问题与对策 东北师范大学2008-06作者简介:张兰芳 (1970.1), 女 ,汉,临海,本科,哲商现代实验小学,一 级教师,31700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