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 专业建设年度计划 篇一:信息系专业建设年度计划 信息工程系专业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填表人: 学院审核(签章):填表时间:2011 年3月22 日 篇二:建筑学专业2012年度建设计划 建筑学专业2012年度建设计划 建筑学新专业2012年度建设总体目标是:一 完善建筑学专业教学场地、实验室、师资队伍等基本建设,使之逐步达到五年制建筑学专业的办学基本条件要求,第二是在教学研究和改革以及学科竞赛方面有所突破。 一、 师资队伍建设 1、 新教师引进 目前建筑专业教师3名,拟于本年度引进3-4名硕士以上学历的建筑学、城市规划或风景园林专业教师,以满足逐渐增多的专业课程教学之需。 2、 新教师和在岗其他教师培训 目前新进教师两名,拟引进教师2名,计划及时做好新进教师教学指导工作,具体安排如下:程伟、张静由张平乐指导; 3、 教师定向 (1) 课程定向 随着新近教师数量增加,教师的课程定向逐步调整也日渐明确,本年度计划根据教师专业和研究方向以及教学需要,确定教师主攻1-2门课程方向,开展课程建设,包括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研究和改革,为专业建设出特色、出成果打基础。 (2) 科学研究定向 根据每位教师研究方向、专业教学要求、建筑学科研究前沿和热点,逐步引导教师从自己专业角度向地方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方向研究,形成本专业的学术团队,为未来学科建设打下基础。 二、 实验室建设 申报建筑物理实验室建设项目,力争学校支持30万左右经费,购置建筑物理基础实验设备,达到开设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定的“五年制建筑学专业设置基本条件”的必开实验项目要求。 三、 资料室建设 申报建筑学专业资料室,力争学校经费和学院经费支持,建成拥有建筑学科专业书籍2500册的专业资料室的建设目标,并向建筑学专业学生开放,做好资料室管理工作。 四、 教学场地和基本教学设施建设 建筑学专业教学要求每班必须有自己专业教室,以供建筑设计之用,但目前两个年级四个班在三个教室内学习,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又由于2012招生在即,如有新生招进,专业教室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或者如果学校教学场地紧张挑拨专用教室困难,也可暂缓招生一年,等工科楼建成使用后,再招收新生。 五、 课程建设 完成合格课程建设,全面编制新人才培养方案下的课程教学大纲。 六、 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 本年度建成两个以上专业实习教学基地,一是襄阳市文体局文物处,另一个是襄阳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或襄阳市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 2012年5月和第二建筑设计院或者襄阳市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并实质性开展联合培养建筑学专业学生教学活动,联合培养的方式以共同制定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聘请设计院所高工开展讲座或授课、暑期学生到设计院实习(工学交替学分)并接受工程师指导为主。 七、 教学研究和改革 组织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围绕专业定位再思考、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课程考核和学业评价方式改革、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项目教学法实施、项目申报、教学成果奖申报等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八、 教学管理 各类资料的管理,尤其设计课程图纸、模型等的归档管理,购置必要图纸柜将每年度设计作业保存归档,优秀作业加倍管护,为合格评估做好准备。 九、 学科竞赛:校级、省级、国家级 组织好9月份校级学科竞赛“建筑设计大赛”和建筑学专业优秀学生作业汇报展,以及在华南理工举办的“全国建筑学专业大学生论文竞赛”,正确参加“招商地产2012绿色建筑设计大赛”。 十、 专业教育 做好2012建筑学新生入学教育以及在校生的专业教育。 十一、完成年度目标责任制中对建筑学专业的相关要求。 2012年4月4日 篇三:2014专业建设工作计划 2013-2014-2体育学院专业建设计划 为了更好的推进学院专业建设,落实学生的培养方案,特制定工作计划,望领导批评指正。 1、完善体育学院管理制定,使专业建设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2、以专业建设评估为导向,健全学院专业建设体系。 3、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 4、拓展校外实训、实践基地,为专业实习寻找平台。 5、重点修订2013级培养方案,制定2014级培养计划。 6、拟定设施建设方面亟待解决的关键环节,加强校内专业教学设施建设水平,为专业教学提供支撑。 7、举办休闲体育文化体验周,深刻挖掘休闲体育文化,转播休闲体育精神。 8、继续推荐兴趣班工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9、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相关院校进行专业交流学习,开阔视野。 专业教研室 2014-01-02 篇四:专业发展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 社会学专业建设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 (2006-2010年) 一、建设意义与必要性 1.1 建设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会问题的治理和社会运行的引导及社会整合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国家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正在和平崛起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了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社会学学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对国家社会控制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社会学是一门在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功能的学科。在发达国家,社会学是与经济学、法学等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学科。在美国,约有2000所大学设有社会学系,社会学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其自身也在同其它学科交叉研究中形成了173个分支。 我校社会学专业起步较高、发展迅速,在生活方式研究、网络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优势。但由于地缘等因素的制约,与国内水平高的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我专业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发展水平和总体实力,估计处于20名左右,居于第二层次的中上水平。 面对21世纪新的机遇与挑战,哈工大社会学专业将根据未来发展趋势迅速调整主攻学术方向,保持优势方向,培育新兴方向,按照高速度、高水平的超常特色式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建设具有理工科特色的哈工大社会学专业。 “十一五”期间,通过“985工程”等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为社会专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哈工大社会学学科始建于1995年,已有十年的历史,是在我国东北地区和理工科大学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的学科之一。现有教师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教授5人,副教授1人,是一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学科队伍,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特色突出。社会学专业现为“社会工程与管理”博士点的依托单位,并拥有社会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社会学本科专业。目前,有硕士和本科生120余人,其中硕士生30余人(已有5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本科生90余人。本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高级复合人才的需要,2003年起改为社会学英语双学士五年制本科,办学特色突出。 由于社会学关注和回答了各种纷纭复杂的问题,提出种种具有操作性的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推动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大量交叉学科。可以说,社会学无疑是当代最年轻、最有生命力的一门新兴科学。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诸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学均十分重视发展社会学,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密西根大学、匹兹堡大学、牛津大学、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法兰克福大学等都有社会学研究的传统,或至今保持着社会学学科发展的优势。麻省理工学院、巴黎理工学校等世界著名的理工学府,也有很强的社会学研究能力。 国内发展概况:中国社会学从20世纪初传入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社会学是一门在社会科学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功能的学科。中国社会学1979年重建至今,学科地位得到提升和巩固,本土化、国际化、综合化和成熟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现在全国已有社会学系或专业100余个,社会学及相关研究所40余个。目前全国已有博士点的大学和研究所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近十余所。 2004年国家一级学科排名顺序是按整体水平、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等几项指标来确定的。其中以整体水平而论,在参评的单位中排名前15名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华中师大、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大、中南大学、西安交大和内蒙古师大。在理工科大学中,清华大学、华中科大、西安交大和浙江大学等已成为我专业的主要竞争者和发展的参照对象。 国内社会学科的现状的民间看法,也值得我们注意。据一项调查分析,国内社会学科学当然是社科院社会学所与北大明显领先(难分高下);接下来传统看法应该是人大,但南大从实力上看并不逊色,只是朝中无人罢了;再往下应该是清华了,势头强劲,唯建系尚短,再有10年,必超南大,南开早已辉煌不再,专业方向吃老本,名次日后恐怕还要后移;下来是中山大学、有钱、位置好、方便、后劲很大;其余武大、上大、吉大差不多,皆有若干亮点;最后是华中师大,虽有博士点,但实力比很多博士点的还差,可见人脉的重要性,不提也罢。无博士点的学校中,看好中国政法,少壮派的大本营;厦大也不错,学校重点支持,渴望下次拿下博士点。其余复旦、浙大,校方视之可有可无,暗无天日;力有限,无力回天,倒是华东师大近来搞得颇有声色,值得关注。 面向二十一世纪新的机遇和挑战,哈工大人文学院将根据国家现代化发展趋势方向,培育新兴方向,按照高起点、高速度、高水平的超常特色式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办一流学科,出一流成果,建一流基地,育一流人才,建设具有理工科特色的一流的哈工大社会学科。 “十一五”期间,通过“985工程”(二期)和哈工大文科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国家“IPM”等项目的实施,社会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争创国家知名学科提供有力支持。 1.2 建设必要性 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社会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功能和广泛需求,在规划、管理现代化社会运行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21世纪,随着经济因素在全球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增大,社会学的学科地位还将上升。 在我国,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深化和社会问题的增加,学科将得到国家的更大支持,这无疑是本学科发展的历史机遇。哈工大作为一所杰出的理工科大学,已被国家确立为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但至今尚无一个人文社科方面的博士授权点,这是与自己的身份和学术地位极不相称的。我校人文学院拥有社会学硕士点,并且有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及合理配置,才能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把这一学科建设好,并为2007年申报博士点创造有利条件。 在“十一五”期间,哈工大社会学专业要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重点建设“社会工程理论与应用”、“信息与网络的社会问题研究”、“发展与现代化研究”、“生活方式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等优势和新兴学术方向,带动本学科的全面发展。 通过上述学科建设工作,使本学科在学术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再上一个较大的台阶,进一步提高本学科的整体水平,增加学科的竞争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较大贡献。因此,加强社会学专业的建设工作非常必要,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本学科是国内较早开展生活方式与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探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参与社会软科学决策等方面形成了自已的教育与学术特色,综合实力的总体水平与国内同类学科相比进步很大,尤其是何明升教授与王雅林教授在网络社会问题与城乡现代化和生活方式的研究领域里处于学术前沿地位,已形成了有分有合、互动共生的创新学术团队 。 通过上述学科建设工作,使学科在学术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社会效益等方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