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得体会:内外兼修培引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最新)人才是第一资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必须破解人才瓶颈。 强化人才队伍振兴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工作,要加强农村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民教育和农村人才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 爱农村、爱农民的 “三农”工作队伍,不断增强党在农村的创造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对内挖掘乡土人才。 什么是人才, 有一技之长的都叫人才。我们要打破高学历才是人才的旧观念,挖掘发现本村有养殖技术、种植技术、手工技术等“土专家”,让他们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技术发家致富,另一方面把自己的“独门秘籍”教授给村民,让养的猪羊多长膘、 种的水果少病害、编的草鞋更好看。同时,还要积极引导本村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积极发挥自身眼界开阔、懂技术、学历高等作用,发展出自己的产业, 把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开展致富能人与党员“双向”培养,对特别优秀的,要引导他们加入党组织,把优秀的农村青年人才发展为党员,选拔培养一批文化高、能力强、群众拥护、 爱做群众工作的村级后备干部,不断建强农村党组织,发挥本土人才的率先示范作用。对外引进专家教学。 着力抓好招才引智,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充分调动城镇优秀人才的积极性,用农村的机会和资源把他们吸引回来,引进各路人才 “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建好本乡本土产业发展平台,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为外来专家提供搞科研、 谋发展的良好平台, 让他们有一个可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充分利用农业局的种养殖技术培训、人社局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大学专家教授的专业培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培养适应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造就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通过对人才作用发挥的公平评价,让人才看得到智力投入后的成果,有助于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自身产业发展较好的, 应当给予政策倾斜和适当补助;技术培训搞得好的,受训群众掌握了一定技术,获得一定收益的,要给予一定奖励,并鼓励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提高培训积极性;不能以经济形式奖励的, 要给予如“荣誉村民”“优秀讲师”“产业发展能手”等荣誉性奖励。健全“基本工资+ 绩效报酬”制度,完善住房、子女教育、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农村干部人才的经济待遇。 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从优秀农村干部人才中选拔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 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后顾之忧。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人才谈心谈话制度,县级党委、乡镇党委、村“两委”分级开展谈心谈话,在思想上、关心关爱上留住农村人才。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指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 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人才是基本保障,必须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提供坚强支撑。1.突出政治引领,建设党性过硬的党员队伍。 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等问题, 必须坚定不移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基层党员干部团结起来、任用起来,推动战斗堡垒坚不可摧。切实用好“本土干部”。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严把能力关、先进关和纯洁关,突出把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农村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进而培养为村干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健全完善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村干部撑腰鼓劲。 大力培养“接力干部”。 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主阵地, 结合能力专长, 推进年轻干部进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助理、村秘书、扶贫专干等职务, 明确服务年限, 加强能力培训, 提高报酬待遇, 强化考核督查,督促履职尽责, 切实解决好当前部分农村基层班子队伍“青黄不接”问题。注重回引“资深干部”。 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党员年龄偏大、务工人员偏多、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等实际问题, 县一级需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在保留原来职级待遇基础上,参照村干部标准提高报酬待遇,严明工作纪律,重点把党性意识强、 熟悉热爱农村工作、临近退休或已退休且体健力强的县直部门优秀“老干部” 选聘为村支部 “第一书记” 、村“两委”班子成员,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补充力量。2.突出示范带动, 建设引领文明的乡贤队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农村实际,突出各领域乡贤人士示范引领,移除传统陋习,催生时代新风。精准选树“乡贤”。多渠道挖掘老百姓心中优秀的乡贤人士,大力推选出一批爱国爱乡、热心公益,诚实守信、忠孝友善等农村各领域优秀人物,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或群众喜乐见闻方式广泛传播乡贤事迹、 乡贤文化, 并通过他们的言行垂范乡村,引领社会风尚、 涵育乡风文明。充分展示“乡贤”。积极搭建乡贤人士参与乡村重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及全面小康推进、 乡村社会治理、 村居环境整治、 乡风文明养成、和谐社会构建等服务平台,推动作用充分发挥。 组织乡贤人士向群众讲授乡村建设的新知识、新技能,讲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事迹等,提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进一步传播道德文明。培养更多“乡贤”。广泛发掘培养更多的乡贤人士,突出把乡村德高望重的老人,退休返乡、打工回乡中有管理能力、有知识、懂技术、有经济头脑的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乡村教师、经济能人等人员,纳入到乡贤群体中来, 并建立乡贤管理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乡贤活动和召开会员大会, 向他们全面灌输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增强责任感。3.突出产业支撑,建设兴业富民的产业队伍。实现“生活富裕”目标,“产业兴旺”是关键所在,必须强化产业人才支撑。用心用情招引产业人才。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区域内产业人才需求台账,进一步整合区域内各类产业人才资源,鼓励支持部门单位人才以“包片区、联产业”等方式下乡服务,努力为乡村招引“部门技能人才”牵线搭桥。大力推进“组团引才”,鼓励支持农村重点产业企业赴产业人才集中地招引产业人才。 引导人才返乡创业, 因地制宜鼓励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培育产业人才。 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还要把重点放在本地产业人才的培养上。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新动向,健全完善农村实用产业人才库、工作台帐,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采取下派科技专家服务队普及化“训”、聘请外地专家“1+X ”结对“帮”、选派优秀人才外出“学”、专业合作社定期交流技术“促”等方式,培育造就更多乡土产业人才。突出重点扶持产业人才。坚持把招引产业人才、 培养产业人才和扶持产业人才聚焦到带动当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上,建立与利益联结政策挂钩的带动激励机制,加大与群众建立平等互利的利益联结产业人才的扶持力度,让带富产业人才有干劲,让参与群众可实施、能融入、有增收,带动更多的群众投入到产业开发中来。4.突出均衡共享,建设扎根乡村的民生队伍。以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教育、医疗和文化等方面人才向乡村聚集,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着力改善乡村教师教学条件、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让乡村教师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努力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加快推进乡村办学体制、 办学模式、 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热心农村教育的人参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进一步满足农民对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厚重乡村医卫人才。 探索乡村医卫人才工资奖金与经济发展、绩效相联系的动态增长机制,建立适度倾斜的农村优秀医卫人才表彰奖励制度,营造良好的“用人”“留人”氛围。 坚持招录和培养并重,做到人才聘用上优先满足乡村需求,培养上优先安排乡村医卫人才,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农村医卫人才梯队。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着力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 大力整合乡村文化资源, 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去浸润、感染和引领群众。 鼓励民间文艺团体、 文化示范户、民间艺人、文化传承人等的发展,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在经费、技术、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建立吸引乡村文化人才责任机制,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招聘、引进文化人才,为繁荣乡村文化储备中坚力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