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笔记小学三年级上数学笔记第一单元测量1、 1 枚 1 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就是2、1 厘米的长度里有10 个小格 ,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就是 1米。 10 厘米长的一段就就是1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0米 ,1 米 =10 分米1 毫米。毫米 ,1 厘米 =10个 1 分米就就是毫 13、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 ,常用米做单位 ;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也叫公里。千米就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4、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都就是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就是 10(千米除外 )。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6、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 0,就添几个 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末尾去掉 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 0) 。如:1 千米 =1000 米 ,关系式中有 3 个 0,把千米换成米时就在数字末尾添三个 0;10 分米 =1 米 ,关系式中有 1 个 0,把分米换成米时就在数字末尾去掉 1 个 0。7、进率就是10:1 米 = 10 分米 ; 1 分米 = 10 厘米 ; 1 厘米 = 10 毫米 ; 10分米=1 米;10 厘米 = 1 分米 ;10 毫米 = 1厘米进率就是 100:1米 = 100厘米 ;1 分米 =100 毫米100 厘米 =1米100 毫米 =1 分米 进率就是1000: 1 千米 =1000 米 ; 1公里 = =1000米 ;1000 米 =1 千米 ; 1000米 = 1 公里8、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9、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 克 )做单位 ;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 (千克)做单位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小学三年级上数学笔记量,通常用 ( 吨 ) 做单位。吨就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0、换算质量单位时,把吨换算成千克,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 个 0;把千克换算成吨,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 个0。把千克换算成克,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 个0;把克换算成千克,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 个0。 (大化小乘才好,小化大除一下)11、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都就是1000。1 吨= 1000 千克1 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1、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不要忘加进位1)2、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当十 ,加上本位原有的数再减。(不忘减去退位1)3、被减数中间带 0 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时 ,当个位不够减 ,十位上又就是 0 时 ,要从百位上退 1 当 10,放到十位上 ,再从十位退 1 当 10 放到个位 ,这时十位上剩 9。 (0 上有点用 9 减 )4、加法的验算方法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与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与另一个加数 =一个加数5、减法的验算方法 :差 +减数 =被减数 ; 减数 +差 =被减数 ;被减数差 = 减数第三单元四边形1、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 ,有四个角围成的封闭图形。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易变形。 (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 长方形 : 四个角都就是直角 ,对边相等。 正方形 :四个角都就是直角 ,并且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 联系 :三种图形都就是对边相等 ,对角相等。小学三年级上数学笔记区别 : 边的区别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角的区别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长方形与正方形四个角都就是直角。2、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周长的求法:不规则图形 :绳测法 (用绳子围 ,在测量绳子的长度)。 规则图形 :尺测法 (直尺、米尺 )。3、四边形的周长就就是四条边的与,三角形的周长就就是三条边的与4、长方形的周长= 长 + 宽 +长 +宽 ;长方形的周长= 长 2+ 宽 2;长方形的周长=( 长 + 宽 ) 2;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边长 + 边长 + 边长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4、5、要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个长加上两个宽,要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正方形的边长。6、把一个长 (正)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周长不变。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 (正 )方形 ,周长也不变。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商与余数都有单位; 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3、公式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余数 =被除数 -商除数除数 =( 被除数余数 )商商 =(被除数余数 )除数4、列除法竖式要注意: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5、除法竖式的写法:笔算除法先写号,被除数写在里,除数写在左 ,商在头上戴。商乘除数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最后别忘减一减。小学三年级上数学笔记6、在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中,要考虑用“商加一”得到准确结果,尤其就是提到“至少”“最少”时。7、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等式后面别忘了写余数,把余数写在商的后面,在余数前加上 6 点。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为“ A ”时 ,余数有“ A 1”种情况 ,最大为“ A 1”,最小为 1、第五单元时、分、秒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电子表中变化最快的数字跳动一次就就是一秒)2、钟面上有三根针,又短又粗的一根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 ;较长的一根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 又细又长的就是秒针,它表示多少秒。3、钟面上有12 个数 ,也就就是有12 个大格 ,每相邻两个数间就是5 个小格 ,即每个大格分成5 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60 个小格。4、钟表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这时的时刻就就是几时;钟表上时针刚走过数字几 ,分针从 12 起走了多少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就是几时几分。当分不足 10 分时要在前面添0 补足两位。 (如 :8:05、 12:08)5、时针、分针重合在一起时就是12 时整 ,时针、分针成一条直线时就是6 时整 ,时针、分针成直角时就是3 时或 9 时整。6、分针走半圈就是30 分 ,时针走半圈就是6 时,秒针走半圈就是30 秒。7、秒针走 1 小格就是 1 秒 ,1 大格就是 5 秒,走一圈就是60 秒 ,分针走小格就是1 分,秒针走一圈时 ,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 分 =60 秒。8、分针走1 小格就是1 分 ,1大格就是5 分,走一圈就是60 分 ,时针走1 大格就是1 时,时针走大格,分针正好走1 圈 ,就是60 分 ,由此得出1 时=60分。9、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60。10、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就是1 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就是5 分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笔记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就是5 秒。 11、时间就是指做某件事情所花的时间 ,时刻就是指能在钟表上读出来的具体时刻。12、经过的时间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 +经过的时间 ; 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经过的时间第 6 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方法:用多位数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瞧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2、估算方法 :把多位数瞧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用这个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去乘一位,就得到了估算的结果,如 4977 3500。3、 0 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0 与任何数相加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1 与任何数相乘都得原数。4、计算时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5、多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计算时应注意 ,乘完后要瞧瞧后一位有没有进位的数 ,如果有不要忘了加。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有可能就是三位数,也有可能就是四位数,还可能就是0。6、计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忘了加进位的数 ;进位加错 ;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7、 (关于“大约 )应用题 :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 )条件中没有 ,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 ,用估算。 ( )条件与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 ,用估算。 ()8、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的乘法: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时,0不能漏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