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王均辉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认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承担着小学生科学启蒙的任务。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尤其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何解决这些困惑,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一)实验教学需要和学校教学仪器、实验设施不够完善之间的矛盾。新课程提倡“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观察、实验、制作又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实验教学需要与仪器现实条件的矛盾逐渐凸现并日益突出:仪器设备不足、实验组数较少、实验只能以二人或二人以上为一组的多人组合方式进行多种原因造成实验难以开展。关于仪器设备配备不足,有赖于学校重视实验教学,完善更新实验教学设备。建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配备的目的就是要为教育教学服务,而且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仪器设备的不足也让一些教师借机找出借口,让许多仪器原封不动的闲置在仓库中,推说没有设备难以开展实验教学。“宁可用坏,千万不要摆坏”。一些实验器材就是在仓库中闲置而失去了价值。“用坏”至少在某种意义上发挥了一定的效益。因此学校更要抓好仪器的管理和使用工作,让仪器设备物尽其用。另外,教师也可自制教具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易得的材料替代进行试验,以降低实验成本,缓解教学仪器短缺。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熟悉的、容易得到的废弃物品,如用旧灯泡作烧瓶、小墨水瓶做酒精灯、废纸盒、铁丝制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杯作量杯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创造,不仅给学生实验带来方便,而且还节约开支、变废为宝、“小材大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更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学生体验了科学的创造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增加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勤俭节约的品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教师教学观念的偏颇(1)注重知识传授过程,轻视实验教学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多以讲授为主,“画实验”、“讲实验”、“看实验”、“背实验”替代了学生的动手实验。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能自己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实验是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实验活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生动、直观的现象,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有助于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意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教师灌输式的授课,只会令学生被动的被告知,没有主动的去思考,更谈不上动手动脑学科学。(2)注重实验结果,忽略实验操作过程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过分强调实验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实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于是,有的学生迟迟不敢动手去做,有的学生实验即使失败也得到了正确结果,更有学生不动脑筋,直接从资料书上抄袭结果来应付老师成功是一种体验,失败同样也是一种体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在新课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今天,要允许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失败,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适当提醒学生是应该的,但过分责怪学生的不认真、不仔细只会令学生对实验操作丧失兴趣。教师只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合理处理学生正确或错误的操作过程,反而能让失败的操作过程成为一堂课的“亮点”。(3)注重验证性实验,忽略探究性实验实验的基本特征是有意识的改变某种变量,控制其他变量,探索改变变量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科学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如验证植物生长和阳光的关系,模拟实验,如模拟火山爆发,和探究性实验,如探究音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试验时,往往多以验证性试验为主,探究性实验涉及很少。久而久之,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就会停留在低层次的感知和操作层面,难以形成相对持久的探索兴趣和创造兴趣。学生的基础知识虽得以落实,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却难以落实。在强调创造能力培养的今天,教师应大力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4)重视书本实验,忽略课外资源的利用教师对教材上出现的实验教学已充分重视,却忽视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外资源。教师的实验教学仅局限于书本,凸现了“教教材”,这样就导致学生对科学失去兴趣和求知欲,走向“科学脱离我们的生活”、“科学与我们无关”、“学科学无用”的误区。课标指出: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学,往往把目标单一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则是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学习、科学实验应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这样学生便能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用科学的方式观察、思考问题,并试图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实验和解释。 教师教学观念的片面性还有赖于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课程标准的理论学习,正确理解新课标,科学把握新教材,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杜绝认知层面的问题。(三)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新课程实施以前,实验教学大致遵循这样的教学模式:预习演示教师讲述步骤、操作要点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小结得出结论。其中,实验过程的教学以教师灌输式讲解为主,学生实验又以简单模仿为主。笔者认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不妨采取以下模式:情景设置、猜测假想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自主操作验证假想评价延伸。 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将重点放在创设出让每个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的学习情景中,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去参与实验活动,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这样就抓住了学生思维的脉搏,为教学的成功打下基础。 实验方案最好由学生小组合作得到。不要低估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教师应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学习,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让小组在不断的假设、争辩、讨论中形成一致意见。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尝试中,我发现各小组讨论问题激烈,成员间各抒己见,分工协作,小组内集思广益、互帮互学,学生发言积极、表现极为出色,各小组之间也互相纠正、互相帮助、讨论激烈有序,学生在倾听、分析、赞赏、互动中得到了细化和完善的实验方案。探究实验方案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试验自己的想法,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畅所欲言,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全班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驱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好奇心得以触动,探究的问题及策略从学生中产生,开拓了思维,形成了科学的方法,并在探讨中构建了知识结构,提高了科学素养。 在自主操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探究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方法,自主学习、自主操作,针对问题搜集事实证据,通过实验的探究自己得出结论,从事实出发形成解释,并准确表达与交流自己的解释,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精密性,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勤于研究的科学习惯,促进了学生与人合作习惯的养成。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产物,在整个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的日益完善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复杂和长期的任务,在平时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验课的实效,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科学课堂,把教学的遗憾和无奈降到最小将是我们一线教师不懈的追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