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手机床头支架通注塑模具设计31.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1.1选题背景及意义光阴似箭,大学几年一晃而过。为了提高我们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自己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即此次我的课题为夹持式台灯夹子上体零件的注塑模具设计。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模具CAD/CAM有了长足进步,模具CAD/CAM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我国企业。1我国之研制模具CAD/CAM软件的水平也逐渐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出现了一大批先进模具CAD/CAM示范企业,高校和企业也培养了一大批具备该方面能力的人才。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模具产品从商品化、市场占有率与发达国家都有不小差距。2模具行业以后会越来越热,因此我们要紧跟世界潮流,缩短差距。因此我们此次选则注塑模具设计很有必要,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让我们更快的加入模具行业,为缩短我国与其他国家差距尽份力。1.2国内外发展状况1.2.1国内状况 我国塑料模具从起步到现在已经有半个世纪多的历史了,模具的制作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产品种类越来越多。4有手机壳、相机外壳、塑料箱、纽扣等常见模具还有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模具挤出模、厚度仅0.008mm的航空杯模具,也有机床底座、机身外壳、大屏幕彩色电视机模具等。塑料模具应用相当广泛: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建筑器材、医用器材、汽车工业、日用五金等众多领域。(2)产品质量、寿命明显提高。注塑模型腔表面粗糙度已达到Ra1.2微米,精度达到0.002mm。淬火钢寿命可达50-1000万次,非淬火钢打10万次。(3)成型工艺有了很大进展。热流道技术已经得到了推广,多色注塑模、多材质塑料膜、抽芯脱模技术都有了很大进步。(4)制作技术上有了一个新台阶。5CAD/CAM/CAE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应用于模具制造行业。华中理工大学研发了SC5.0系统和CAE软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了CAXA制造工程师,已经成功应用于模具设计、生产中。此外,还从国外引入了先进的CAD/CAM技术,比如美国的Pro/Engineer、UGCADS5,日本的CRADE等。总体来说我国塑料模具经过几十年发展很快,但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主要体现在模具质量、模具材料、标准化程度。1.2.2国外发展状况国外注塑模具制造行业的最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网络化。追求的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国外发达国家模具标准化程度达到70%80%,实现部分资源共享,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及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制造业的应变能力 满足用户需求。模具企业在技术上实现了专业化,在模具企业的生产管理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采用以设计为龙头、按工艺流程安排加工的专业化生产方式,降低了对模具工人技术全面性的要求,强调专业化。6 国外注塑成型技术在也向多工位、高效率、自动化、连续化、低成本方向发展。因此,模具向高精度复杂、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例如:组合模、即钣金和注塑一体注塑铰链一体注塑、活动周转箱一体注塑;多色注塑等;向高效率、高自动化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例如:叠模的大量制造和应用,水路设计的复杂化、装夹的自动化、取件全部自动化。7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发达国家的模具发展非常成熟,他们未来会朝着大型、精密、复杂的方向发展。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2.1主要内容通过查阅注塑模具设计我知道了我课题的材料为ABS塑料,它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缩写。8下面分析材料各种性能。(1)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ABS的收缩率在0.4%-0.7%之间,常用收缩率0.5%ABS塑料综合性能好:强度高、刚性好、硬度、耐冲击性、制品表面光泽性好、耐磨性好ABS塑料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能和良好的介电性能,不易燃。ABS塑料有优良的成型加工性,尺寸稳定性好,着色性能和电镀性能都好(2)模具设计方面需要采用较高的料温和模温,浇注系统的流动阻力要小。为了防止在较高注射压力避免浇口附近出现变形,可采用护耳式浇口。 注意浇口选择位置,避免浇口与熔接痕位于影响制品外观的部位。 合理设计顶出脱模机构,推出力不能过大。(3)注塑工艺条件干燥处理:ABS塑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度下最少干燥2小时料筒温度:180-260,建议245模具温度:40-90注射压力:56-176注射速度:中高速度2.2研究方案在对模具设计方案拟定之前,首先对塑件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加好的拟定方案,塑件三维结构如图2.1所示,夹子上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塑料件,壁厚均匀为1mm,塑件结构较为复杂,在塑件左右侧壁上各分布一个孔,用于与夹子下体连接。图2.1 塑件三维图方案一:分型面位置:产品上表面型腔数目的确定:一模两腔浇注系统的设计:侧浇口顶出机构:顶板推出抽芯机构:斜推杆方案二:分型面位置:产品下表面型腔数目的确定:一模两腔浇注系统的设计:侧浇口顶出机构:顶杆推出抽芯机构:斜推杆方案三:分型面位置:塑件下表面型腔数目的确定:一模两腔浇注系统的设计:侧浇口顶出机构:顶杆推出抽芯机构:斜导柱+滑块2.2.1浇注系统(浇口的选择)由于ABS塑料应用广泛,基本适用于所有浇口,如侧浇口、潜伏式浇口、点浇口、直接浇口、扇形浇口等。我的塑件是夹子上体,故提出以下几种选择,并分析其优缺点。9侧浇口优点:适用于盒盖类塑件,在一模多腔,对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模具经常用。缺点:会留下明显的浇口痕迹。点浇口优点:浇口位置选择的自由度大,分流道在流道推板和定模板之间,不受型腔、型芯的阻碍。浇口可自行脱落,留痕小,开模时浇口自行切断,不必后加工,可以进行全自动生产。浇口附近残余应力小,对桶形、壳形盒形制品成型非常适用。缺点:注射压力损失大,点浇口模具复杂,制作成本大。扇形浇口优点:可均匀填充,防止蛇纹及制品翘曲变形,降低内应力,减小变形,可获得良好的外观成型品。缺点:去浇口麻烦。通过以上几种方案比较,塑件属于盒盖类物体,塑件体积大小一般,要设计一模多腔,由于塑件表面质量要求不高,侧浇口最为合适.选择点浇口的话,要设计三板模具,不经济。扇形浇口可以实现,但扇形浇口去除浇口麻烦,所以最后决定采用侧浇口。2.2.2脱模机构的选择模具打开时制品应留在动模上,为防止在制品推出时出现变形或损坏,要正确的分析受力情况,结构要合理,工作稳定可靠,位置合理推出安全,推出行程合理,制品可自行脱落。通过脱模的要求及塑件内部结构分析,采用推杆推出合适,圆推杆制作简单,成本低,阻力小,维修方便,适用于薄壳类塑件。102.2.3分型面的选择针对此塑件结构,既要保证最大轮廓面,又要使模具开模时候,塑件留在动模上,而且顶出机构尽可能分布在内表面,不影响塑件表面质量,塑件外表面尽可能有凹模成型,综合以上原则,由于此次产品是盒盖类产品,通常选择塑件的下表面为分型面,由于产品下表面不是平整面而是曲面,所以在设计分型面的时候,需要沿着下表面曲线构建分型面。如图所示 图2.1分型面示意图2.2.4侧抽芯机构该塑件左右侧壁上的圆孔需要成型抽芯,斜导柱+滑块或者斜推杆均可成型,但是斜推杆难度不大,所以最后决定采用最常用的斜导柱加滑块成型。2.2.5型腔数的确定根据塑件计算重量,选择设备型号规格,确定型腔数。为了是模具与注射机的生产能力相匹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性,并保证塑件精度,模具设计时应确定型腔数目。常用的方法有四种:(1)根据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2)根据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3)根据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4)根据制品精度确定型腔数目。由于塑件对称分布的侧孔结构,需要对向抽芯成型,为了方便后期左右方向的抽芯机构布置,准备采用一模两腔结构。 经过以上分析,最终方案确定为方案三。3.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3.1研究重点本体属于夹子上体,需要绘制塑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应用Catia或其它三维软件绘制出模具的三维结构图,确定分型面型腔数目,选择合适方便简洁的侧抽芯机构、浇注系统、脱模方式、浇口形式等。3.2研究难点本体研究难点在于斜孔侧抽芯成型等。3.3前期已开展工作(1)确定了选题,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该塑件的材料。(2)根据塑件画出了二维图和三维图。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 4.1进度安排: 1-2周:熟悉课题,完成关于塑料注射模的2000字文献综述,绘制塑件3D图,翻译外文资料 ; 3周: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绘制模具结构草图,准备开题答辩; 4-8周:对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进行设计计算,并运用Pro/E辅助设计完成部分模具零件,准备中期答辩 ; 9-11周:中期答辩,修改完善中期报告 ; 12-16周:运用Pro/E或UG完成模具整体结构; 17周:对所有图纸进行校核,编写设计说明书,资料提请指导教师检查,准备毕业答辩;18-20周:毕业论文最终答辩;5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6 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参考文献1 王孝培.冲压手册(修订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2 宋满仓.冲压模具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3 吴伯杰.冲压工艺与模具.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4 二代龙震工作室.冲压模具基础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5 王金龙.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6 廖念钊,古莹菴,杨兴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7.6.7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