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范文 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时的策略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时的策略 本文关键词:德育, 渗透, 班级管理, 策略, 小学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时的策略 本文简介:班级德育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范文之第八篇: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时的策略为了给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必须逐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满足其成长需求。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当中, 教师对于学生成绩的重视程度较高, 导致学生的德育缺失, 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小学生在思想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时的策略 本文内容:班级德育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范文之第八篇: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时的策略为了给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必须逐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满足其成长需求。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当中, 教师对于学生成绩的重视程度较高, 导致学生的德育缺失, 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小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 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引导其健康成长。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时, 应该重视德育的科学性, 遵循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与教育规律。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教师也应该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通过提升德育的科学性,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德行与品质, 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 明确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 德育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当中, 而是要在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渗透, 增强小学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在现代化发展当中, 社会对于人才的品德要求更高, 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现代化科学知识与技能, 更重要的是具备完善的人格与品质。德育科学性的提升, 能够增强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 了解其遇到的问题, 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一、强化班级管理科学性班级是一个有机整体, 只有在班级管理中确定一定的规矩, 才能对每一个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为了充分体现德育的科学性, 应该重视班级制度制定时的民主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使其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 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意识, 满足学生的德育发展需求。教师应该让每一个人提出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现实问题讨论解决方案, 在管理体制当中体现学生的实际需求, 增强班规的民主性与科学性。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班规与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规范自身行为。这种方式也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意识到教师不是一个严肃的管理者角色, 而且与自己处于平等关系当中。这不仅有利于德育的渗透, 而且有利于消除学生对班规的反感, 增强其接受度。二、完善课程资源科学性在德育中, 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 防止授课单一性对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德育教育当中, 应该以课堂教育为主, 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 在班级管理中体现德育的科学性。语文是较适合开展德育教育的课程, 教材中包含大量情感充沛的文章, 可以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帮助其树立健全人格。如可以借助关于亲情的文章加强情感教育, 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教学情境当中净化心灵, 加强学生对亲情的重视。对于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该在德育教育中对多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学生的行为方式与思想态度。德育的范围较广, 教师应该对渗透方法加以创新, 以消除学生对德育的固有偏见, 使其应用于班级管理工作当中, 增强班级凝聚力。三、提升习惯养成科学性公德、私德与职业道德, 是德育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公德培养中, 应该重视其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道德的培养, 使其在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遵守交通规则和维护国家统一等习惯。而在私德培养当中, 教师则应该重视学生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的引导, 使其在生活与学习中养成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等习惯。职业道德的培养, 是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工作, 包括了团结合作精神与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等。在德育教育当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够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总之, 班级管理的科学性、课程资源的科学性和习惯养成的科学性, 是德育科学性提升的主要效果, 能够促进教师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同时,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 明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渗透, 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时的策略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 如产生版权问题, 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第 1 页 /共 1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