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拓宽知识渠道,培养探究能力苗圃里的蒲公英 (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研读教材,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苗圃里的蒲公英是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到苗圃去的第 4 课。学生通过本单元前 3 课的学习,知道了植物有哪些繁殖方式,经历了关于人工繁殖的探究活动,了解了扦插、靠接、植物幼苗移栽的方法, 这时学生很可能会产生 “自然界中野生植物的种子是怎样传播繁殖的”疑问,这样就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课文分四个部分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苗圃是繁殖植物幼苗的地方, 可是在苗圃里, 除了人工 繁殖的植物幼苗外, 还有些不是人工繁殖的植物, 这些植物怎么会长在这里?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兴趣。2、研究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要经历三个探究活动:一是吹蒲公英果实,测量果实飞行距离,知道蒲公英果实飞行能力较强这一事实; 二是观察蒲公英果实的结构, 了解蒲公英飞行能力强的原因;三是综合分析蒲公英的繁殖特点。3、认识其他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4、收集更多关于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在认真学习教材及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前提下,我确定了下列学习目标和重难点:1、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2、知道蒲公英是通过飞行来传播种子的。3、认识到蒲公英的果实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是由于结构上类似于降落伞,便于随风飘落。4、通过图片观察,了解植物种子除借助风力飞行进行传播以外的其它五种传播方式。5、能通过实验获取数据,根据数据对蒲公英果实飞行能力进行第 1页来源: 学 +科+网Z+X+X+K来源 : 学。科。网 Z。X。X 。K定量分析。 来源:学 _ 科_网 Z_X_X_K6、能借助放大镜等工具对蒲公英果实进行细致观察,发现结构上的特点,并联系对比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结论。来源 : 学|科| 网7、能进行数据记载和观察记载工作。8、能采用多种形式收集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重难点是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分析蒲公英果实的飞行能力,知道蒲公英是借助风力飞行来传播种子的。 能通过多种形式收集关于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知道植物种子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课要求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重点探究蒲公英是怎样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第二课时重点探究其他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二、为学生提供实验、分析、阅读、观察平台,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感知、体验科学知识。在第一课时学生通过吹蒲公英种子的实验和观察蒲公英种子的结构,知道了蒲公英是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那么其他植物的种子是怎样传播的呢?这样就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其他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兴趣,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受时间、季节、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让学生对所有的植物种子进行观察、 分析,因此,在课前,我收集了很多关于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和图片, 在学生阅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后,再看我收集的资料和图片,并进行交流、讨论,就能了解其他五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一)设问导入,激发探究兴趣。第二课时,先让学生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 然后问学生知道其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吗?这样很自然导入了新课, 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在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后,相机呈现出本节课的探究目标:1、了解植物种子有哪些传播方式。2、搜集更多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并交流。第 2页 来源:ZXXK这样学生有探究欲望,又有明确的探究目标,他们阅读、观察、交流、讨论的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学习实效性强,目标就容易达成。(三)阅读、观察、交流、讨论,感悟科学知识。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能最佳地领会、理解和记住他所感受的一切。 所以呈现目标后, 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猜猜这些植物种子是怎样传播的,然后分组进行讨论交流, 一是交流图片上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二是交流自己收集的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 初步感知其它植物种子的五种传播方式。(四)交流点拨、补充资料、归纳总结:在学生阅读、观察,小组交流讨论后,让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阅读观察、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点拨,出示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植物种子的六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并知道一些植物种子是用什么方式传播的。比如,生长在南方的椰子, 对我们这里的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我从网上收集了椰子种子传播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椰子种子的外观,而且知道了椰子种子的传播方式。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植物种子的几种传播方式。(五)练测反馈,拓展延伸:本节课的练习是: 1、练习册第一题:填空。 2、阅读植物种子传播的相关书籍,搜集植物种子传播方式资料并和同学们交流、分享。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延伸到了课外,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交流、表达的习惯和能力。三、课后反思1、学生自主学习、感悟科学知识。第 3页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收集植物种子传播资料的任务,开课时,我创设问题情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观察文中的插图,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了解植物种子的几种传播方式, 并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学生通过交流分享,知道了更多植物种子传播的知识,同时,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展示,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加积极主动学习。2、交流分享、点拨小结、深化知识。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时, 我在巡回观察中发现各组学生收集资料的渠道不一样,内容也有差别,于是在全班交流时, 我让学生充分发言,和同学们分享自己收集的知识, 这样学生就了解更多植物种子传播的知识。如通过交流学生们都知道了睡莲、棱角也是利用水力传播的;樱桃、桔子通过动物吞吃来传播。在学生交流时我相机出示图片、点拨,开启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认识。如当学生知道了黄豆是自已弹射传播的,我适时追问, 想想看还有哪些你们认识的植物会用这种方式传播?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豆类的种子的传播方式都是一样的。 当学生交流说樱桃是动物吞吃传播的,就有学生说出桔子、苹果、桃子等水果种子的传播方式和樱桃一样, 我问学生能概括吗?就有学生说水果类的种子大多是通过动物吞吃传播的。 在学生充分交流、 相互补充后,我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种子的六种传播方式。学生在不断探究、不断交流、不断补充的过程中深化知识,同时教师注重相机点拨引导、补充、评价,这样学生不仅能牢固掌握知识,而且思维、表达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保护, 充分体现新课程以生为本的理念。3、正视不足,积极改进。在教学前我收集了很多资料,制作了课件, 为引导学生学习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不足:一是课件的制作不够科学, 在使用时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整,弱化了课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二是在交流小结后, 学生总结的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教师没有板第 4页书,没能强化学生的印象,不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针对上述问题,一是自己加强学习, 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更好地利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率。二是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和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实效。第 5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